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五大行理財子公司“出齊” 將如何影響你的投資?

李延霞、吳雨
2019年02月20日08:26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原標題:五大行理財子公司“出齊” 將如何影響你的投資?

新華社北京2月19日電 隨著日前工行設立理財子公司的申請獲批,工、農、中、建、交5家大型商業銀行均已拿到設立理財子公司的“通行証”,預計不久將會陸續開業。

銀行理財子公司這一新事物的到來,將如何影響你我的投資?

投資門檻降低:銷售起點不設硬性要求

“平時自己的一些小錢散錢會放在余額寶,但收益率一路走低,七日年化收益已跌到2.5%左右。”日前,北京市民許先生向記者分享了近期的理財規劃,“隨著銀行理財門檻的降低,我正考慮把更多的資金投向銀行理財。”

根據《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將不再設置銷售起點。這意味著銀行理財與公募基金一樣,1元錢就可以起投。

業內人士表示,去年銀行理財新規將理財產品銷售起點從5萬元降至1萬元。盡管如此,一些才開始攢錢的年輕人仍覺得受困於投資門檻,隻能選擇“寶寶類”貨幣基金產品。此次通過理財子公司進一步降低投資門檻,無論對銀行和投資者來說都是利好。

“隨著投資者不斷成熟,降低銀行理財產品門檻確有必要,有助於銀行理財產品更加普惠化,覆蓋更多的普通投資者。”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希淼說。

投資范圍拓寬:產品可直接進股市

除投資門檻下降外,理財子公司將帶來的另外一大變化就是產品投資范圍的拓寬。當銀行公募理財資金可以直接投資股市了,你會不會來“嘗嘗鮮”?

根據現行監管規定,銀行私募理財產品可以直接投資股票,但公募理財產品需要借道各類公募基金間接進入股市。而隨著理財子公司的成立,其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可以直接投資股票。

“這對銀行來說意味著理財產品投資范圍擴大,產品創新的空間更大。對股市來說,將可以引入更多的長期穩定資金。”董希淼說。

當然,有投資者擔心:銀行公募理財產品面向的是普通投資者,放開投資限制會否增加風險?

對此,專家認為,雖然從制度上允許銀行理財資金進入股市,但並不意味著理財資金會立即大量進入股市。在審慎經營策略下,銀行資管對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可能不會快速提升,畢竟穩健安全才是銀行理財的核心優勢。此外,基於對風險防范的考量,監管對股票投資的集中度提出了嚴格要求。

“投資者會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選擇相匹配的產品,畢竟一部分投資人選擇銀行理財是為了求穩,這類產品對他們的吸引力可能不大。”一家大型銀行個人金融部人士表示。

投資方式便捷:面簽環節不再強制

首次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需要到網點櫃台面簽,並進行風險評估測試。雖然是對投資者權益的一種保護,但使購買產品的便利性大打折扣。不過,隨著理財子公司的成立,這一狀況將得到改變。

根據監管規定,投資者首次購買理財產品前,通過理財子公司或其代銷機構渠道(含營業場所和電子渠道)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這意味著,個人投資者首次購買理財產品將不再強制要求進行面簽。

便捷性不僅僅體現在取消面簽,銷售渠道方面也迎來拓寬。業內人士介紹,此前,投資者隻能通過銀行購買本行或他行發行的理財產品。但理財子公司的理財產品不僅能由銀行代銷,還能通過銀保監會認可的其他機構代銷。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梁棟材表示,盡管這一舉措難以撼動銀行的銷售主渠道地位,但一定程度上有助於理財子公司拓展接觸客戶的新渠道。

投資風險自擔:購買產品要更用心

很多投資者選擇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看中的是有銀行信用做背書,能夠穩賺不賠。但銀行理財子公司成立后,強化了理財業務風險隔離,逐步打破剛性兌付。有人不禁擔心,這是否意味著理財產品難再保本了?

“按照資管新規,以銀行信用擔保的保本型理財產品將不再推出,但不意味著銀行理財產品風險的上升。”一家股份制銀行的資產管理部負責人表示,資管新規實施后,嚴格意義上的銀行保本產品就是一般性存款和結構性存款,但是銀行的資產管理人可以通過專業能力、資產配置和組合管理,幫助投資者實現穩妥的收益。

記者了解到,在當前過渡期,不少銀行正在調整產品結構,保本型理財產品發行額度大幅減少。銀行理財子公司成立后,其發行的產品也不可能再承諾保本保收益。

董希淼表示,未來以子公司形式開展業務將成為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經營的主流模式,理財子公司作為獨立的法人機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這對銀行的投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也要求投資者購買產品時更用心。

(責編:李玥、仝宗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