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支付下半場 服務B端的新競賽

劉雙霞
2019年01月16日07:55 | 來源:北京商報
小字號

  隨著監管趨嚴、牌照收緊、備付金紅利逐漸消失,第三方支付正迎來競賽下半場。在C端紅利漸退之后,服務於消費金融、P2P借貸、第三方托管、供應鏈金融等B端領域,受到諸多支付機構熱捧。分析指出,第三方支付在交易數據的收集上具有天然的優勢,尤其是B端支付企業,能夠低成本地獲取中小企業的交易信息,也為進一步布局金融科技業務構建了壁壘,不過,由於B端的特殊性,難以形成C端那樣的迅速擴張。

  B端已迎來厮殺

  按照央行此前要求,1月14日起,支付機構應注銷在商業銀行的所有備付金賬戶﹔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也要實現100%比例的繳存。隨著備付金的利潤消失,支付機構分化加劇,從總體趨勢來看,第三方支付市場將會進一步向頭部企業集中,小機構生存越發困難,B端市場成為新的厮殺方向。

  事實上,在C端紅利漸逝的背景下,兩大支付巨頭早已發力B端。2018年,低調的“騰訊金融科技”品牌正式浮出水面,騰訊金融板塊業務也歷經了從支付到金融業務再到科技輸出的三次蝶變。有分析認為,騰訊金融業務正經歷從C端流量向B端轉道的關鍵期。在新階段,騰訊開始將To B業務推至陣前,即騰訊金融生態及騰訊安全。

  支付寶方面,在2018年5月,支付寶正式對外宣布,將全面整合商業支付能力,推出“碼商成長計劃”。一位支付行業人士指出,支付寶有電商背景,推出“碼商成長計劃”意圖向B端發力,並借助B端商戶拓展更多場景,完成進一步業務下沉。

  除了兩大支付巨頭,也有一批第三方支付深耕B端。中金支付布局了招投標、電子政務、供應鏈、物流、B2B交易市場等領域,這兩年也在探索轉型升級,目前重點推出了產業鏈綜合支付、供應鏈金融科技、大數據業務和跨境支付等創新的產品和服務。拉卡拉聚焦於B端商戶收單服務,據易觀智庫數據統計,2018年上半年,拉卡拉的受理終端交易規模和終端規模已經處於行業領先地位,累計服務商戶1500萬,覆蓋城市近400個,已覆蓋餐飲、零售、保險、旅游等各類細分收單場景。此外,匯付天下也在航空票務、物流、大健康、垂直電商、跨境電商等垂直行業及小微商戶的支付解決方案等方面發力。

  一位支付機構人士指出,隨著C端競爭的告一段落,此前補貼拓客、紅海競爭的策略將逐步被支付機構拋棄,精細化經營、深耕B端和特定領域、追求盈利將成為支付機構新階段的發展目標。

  中小支付機構存機會

  相比C端市場,B端市場仍是藍海,部分存在先發優勢的支付機構從細分行業入手,做大、做深,還存在一定的機會。不過,由於B端的特殊性,難以形成C端那樣的迅速擴張。

  據悉,B端市場的業務布局一般包括:傳統支付業務、供應鏈金融、現金管理、跨境支付、大數據業務、金融科技輸出以及其他增值服務(如為行業提供解決方案)等。

  對於支付機構在B端的布局策略,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支付機構在B端市場普遍在踐行“支付+”策略,在支付基礎上,疊加ERP、會員服務、營銷支持、經營大數據分析、電子發票、融資、理財等多元服務,為B端用戶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上述支付機構人士指出,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支付機構的轉型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推行“支付+”戰略,拓展應用場景﹔輸出技術能力,拓展業務范圍﹔積極拓展三線以下市場,做大市場規模﹔不斷開發細分市場,滿足個性化的支付需求。

  在市場人士看來,布局C端和B端邏輯不通,支付巨頭不見得佔據優勢,中小支付機構仍可一搏。匯付天下助理總裁鐘紅波指出,“To B與To C是不一樣的,To C端可能上個App,流量就可以起來,而To B端行業打磨的周期會比較長,而且投入的技術也會比較多,需要沉下心來做,進而通過提供支付的解決方案,來幫這個行業提升效率以及盈利模式”。

  艾瑞咨詢報告指出,中小第三方支付機構缺乏場景和流量,和巨頭相比資金實力不夠強,C端競爭優勢較小﹔但目前在面向中小B端客戶時具備著交流成本較低、服務靈活的優勢,同時B端客戶一般單筆資金較大,較C端更為集中,在開拓客戶資源時對流量的要求較低,對第三方支付機構來說存在著爭奪市場的空間。

  上述支付機構人士指出,中小支付機構應結合自身優勢,找准B端市場的某個或者某幾個細分市場,真正吃透其需求,從而贏得一定的市場規模。

  在薛洪言看來,大多數情況下,“支付+”的最終目的是提升B端用戶服務C端消費者的能力和效率,所以支付機構自身的C端實踐和對產業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構成了B端“支付+”競爭的護城河,整體上看,C端支付巨頭和深耕產業的B端支付龍頭均有比較大的競爭力。

  布局金融科技成未來趨勢

  支付與科技如同一對孿生兄弟。有不少支付機構基於支付入口布局金融科技業務,成為金融科技隊伍中不容忽視的一支力量。在分析人士看來,支付數據是支付機構布局金融科技的差異化和壁壘所在。

  央行科技司司長李偉發表署名文章指出,近年來,金融科技創新方興未艾,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技術與支付業務深度融合,推動支付行業不斷創新與發展。

  事實上,支付機構布局金融科技已成為趨勢。普華永道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通過對來自46個國家544名CEO、CIO、技術創新高層管理等組成的受訪者的調查,發現有90%的支付公司認為,在2020年前其25%的業務將會被Fintech(金融科技)公司搶走,也因為如此,目前84%的支付公司都已將發展Fintech作為戰略的重中之重,35%的支付公司已創建了自己的Fintech子公司。

  從應用層面看,薛洪言表示,金融科技以數據為基礎,支付數據是支付機構布局金融科技的差異化和壁壘所在,從這個角度看,C端支付巨頭依舊佔據著較大的優勢。在業務類型上,支付機構的金融科技布局多體現在消費金融大數據風控、智能營銷和系統服務費等方面,短期內仍很難成為支付機構的主力營收來源,做大支付交易量、降低支付成本仍將是支付機構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經營重心所在。

  中金支付相關負責人表示,金融科技是支付機構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未來支付機構之間的競爭是金融科技的競爭,更應該是人才的競爭。另外,支付企業應充分發揮和保持自己的競爭優勢,不斷豐富和培育新的應用場景,提高服務“長尾”客戶的能力,滿足市場個性化的支付需求。

  北京商報記者 劉雙霞

(責編:李棟、朱一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