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改革開放看工行

工商銀行伊犁州分行駐村工作隊的“群工密碼”

2018年12月06日11:14 |
小字號

近日,工商銀行伊犁州分行工作隊的“群工密碼”在當地被傳為佳話:“成就”來源於實干,“成果”由人民共享。這也是工商銀行伊犁州分行駐特克斯縣喀拉達拉鎮瓊庫什台村工作隊來到這裡開展群眾工作的落腳點。

瓊庫什台村是國家歷史文化名村,該村距離特克斯縣城90公裡,由於遠離電網負荷中心,這裡的農牧民一直以光伏發電提供日常生活用電。光伏發電夏季日照時間較長尚可以自給自足,冬季光照時間短,日常用電就成了大問題。今年9月21日,在工作隊的協調和國網施工人員的幫助下,瓊庫什台村的村民們終於告別光伏發電,用上了大電網的“長明電”。這裡的農牧民用上長明電,只是“成果”之一。

駐村工作隊自從2月1日起駐村開始,克服瓊庫什台村屬於農村牧區,人員高度分散,路程遙遠、基礎設施差、無電、陰天無信號等困難和不利因素,與上屆工作隊快速交接工作,快速投入工作。為全面推進村級事務精細化、常態化、規范化,加快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結合特克斯縣、喀拉達拉鎮“訪惠聚”工作要求,按照“五大中心”開展工作,每日召開“早派工、晚研判”會議,由第一書記牽頭,對“五大中心”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將工作安排到人、落實到位。

堅持“三會一課”制度,每周至少組織開展一次瓊庫什台村各支力量集體學習,舉辦專題黨課等﹔在后盾單位領導重視和措施得力的情況下實現兩輪“全覆蓋”,對村民宣傳政策法律等知識﹔每日組織農牧民夜校的開展﹔每周對村內主街的環境衛生進行清理和打掃,保証村內環境的整潔,為生態環境保護和鄉村振興戰略助力。

可喜的是,今年以來,工作隊積極創新,發揮瓊庫什台村的自然資源優勢,不斷升級產業結構,在現有畜牧業基礎上,依托各項惠民生政策和各級財政支持,不斷優化畜牧種群,增加養殖收益。目前已購置3.2萬元公牛2頭,做好本村畜牧業牲畜改良工作﹔依托派出單位優勢,大力發展旅游產業。扶持村民發展牧家樂和家庭旅館。目前,農家樂數量和規模不斷擴大,開辦農家樂的戶數達到50多家﹔大力開展職業培訓,計劃年內舉辦中式烹飪、養蜂、汽車駕駛培訓班,爭取做到戶戶有門路、人人有活干﹔以貧困戶為重點,積極開展富裕勞動力轉移就業和勞務輸出,每個家庭至少有1人掌握實用技術或致富技能,至少有1人轉移就業,積極創辦專業合作社、小微企業和農村電子商務平台,大力發展庭院經濟﹔積極引進資金和項目,發展新疆褐牛養殖、哈薩克土特產及手工藝品銷售點、哈薩克傳統刺繡合作社、養蜂、肉食深加工五個項目,採取牧民+項目+合作社的模式,吸收牧民入股,參與就業,年末分紅模式發展,創收增收,共同致富﹔發揮農牧民合作社和電子商務服務平台的作用,使瓊庫什台村集體經濟收入在2017年基礎上,2018年再增長30%,使村集體經濟收入力爭達到15萬元﹔計劃2018年新建84戶富民安居房,協調解決塔西巴扎舊址建房問題。目前,富民安居房全面開工,部分已建成投入使用﹔加快旅游特色村建設。今年積極爭取47戶牧民完善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加快傳統居民外牆及內部功能改造工程完成。

工商銀行伊犁州分行駐特克斯縣喀拉達拉鎮瓊庫什台村工作隊的“群工密碼”,為瓊庫什台村注入了澎湃活力和磅礡動力,改善了農牧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責編:仝宗莉、朱一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