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支付機構備付金賬戶將成歷史

劉雙霞 吳限
2018年12月03日07:40 | 來源:北京商報
小字號

  第三方支付機構備付金賬戶將成為歷史。北京商報記者從支付機構處獲悉,央行支付結算司日前宣布將於2019年1月14日前撤銷人民幣客戶備付金賬戶,同時要求支付機構和相關銀行做好及時報備銷戶進展工作。在業內人士看來,備付金繳存使得支付機構利潤減少,與銀行的議價能力也減弱,此外,撤銷備付金賬戶也相當於給“斷直連”一個大限,支付機構應重新考慮未來自身的商業模式。

  撤銷備付金賬戶設時限

  北京商報記者從第三方支付機構處獲悉,11月29日,央行支付結算司發布《關於支付機構撤銷人民幣客戶備付金賬戶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規定支付機構應於2019年1月14日前撤銷人民幣客戶備付金賬戶。

  具體來看,支付機構能夠依托銀聯和網聯清算平台實現收、付款等相關業務的,應於2019年1月14日前撤銷開立在備付金銀行的人民幣客戶備付金賬戶,規定可以保留的賬戶除外。同時,支付機構應制定切實可行的銷戶計劃,與備付金銀行做好溝通,明確銷戶時間。

  《通知》要求支付機構及時報送銷戶情況,規定2018年12月起,支付機構填報備付金賬戶周報表,每周二之前(逾節假日順延)向所在地央行分支機構和備付金存管銀行報送截至上周末的人民幣客戶備付金賬戶數及銷戶情況。央行分支機構於每周四之前(遇節假日順延)向支付結算司報告轄區內銷戶工作情況,以及銷戶進展、問題及下一步工作措施等。

  此外,對於未按計劃撤銷的賬戶,《通知》要求支付機構逐個說明不能撤銷的具體原因和解決辦法。對於無故拖延銷戶時間的,應加大對相關支付機構以及相關備付金銀行的檢查、督導力度。

  支付機構議價能力減弱

  所謂備付金專用存款賬戶,是指支付機構在備付金銀行開立的專戶存放客戶備付金的活期存款賬戶,包括備付金存管賬戶、備付金收付賬戶和備付金匯繳賬戶。

  備付金賬戶撤銷的主要原因,是央行宣布要求支付機構全額交存備付金。今年6月29日,央行發布《關於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關事宜的通知》,宣布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同時指出,除跨境人民幣備付金賬戶、基金銷售結算專用賬戶、預付卡備付金賬戶和外匯備付金賬戶外,支付機構應於2019年1月14日前注銷在商業銀行的其余備付金賬戶。

  在備付金交存進展方面,央行最新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第三方支付機構交存客戶備付金規模達7638.43億元,環比增長1225.12億元。從7月數據來看,當月該項目余額為6413.31億元,環比增長1404.95億元。

  在備付金100%交存之后,客戶備付金賬戶便沒有使用的價值了,因此需要進行撤銷。易觀支付分析師王蓬博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支付機構的備付金賬戶有一個管理體系,相當於每一個支付機構都能和銀行進行備付金的轉移、清算。而在備付金100%交存之后,這些賬戶需要進行撤銷,而撤銷也等於加快進程。

  對於備付金交存的影響,上述支付公司人士指出,會減少利息收入,全行業備付金將近1萬億元,按照協定存款利率1.6%計算,少160億元,此外,與銀行合作的話語權降低。無備付金存款,銀行配合度下降、手續費增加。

  近日,微信支付宣布將民生銀行提現服務費提升至0.15%的公告,引發熱議,也引來一場與民生銀行的“口水仗”。這背后就有支付機構議價能力降低的因素存在。一位不願具名的支付機構人士指出,銀行通道成本一直是存在的,不同類型的通道、不同銀行以及支付機構在不同銀行備付金存款數量的不同,都會導致通道成本有差異。

  “斷直連”進程加快

  在分析人士看來,撤銷備付金賬戶也相當於給“斷直連”一個大限。王蓬博表示,央行還是希望能夠加快備付金100%交存的力度,同時也為“斷直連”的進展加快進程。此次下發的文件相當於給支付機構一個最后的時間點,也是給“斷直連”一個大限,就是央行規定的撤銷賬戶的時間。

  今年6月30日“斷直連”大限以來,由於網聯銀聯博弈、業務協調工作量巨大以及技術等問題,導致支付機構接入網聯的進展頗為緩慢。而延遲后的“斷直連”時間表沒有新的統一版本出爐,不過,市場人士普遍認為,此次央行下發的文件,意味著“斷直連”的工作進展將進一步提速。

  值得注意的是,國有銀行切斷直連接口,也釋放了加快的信號。日前,交通銀行宣布已於11月30日關閉原直聯業務模式下與持牌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合作通道,成為今年第四家明確斷直連通道的銀行。在交通銀行之前,已先后有中信銀行、光大銀行、郵儲銀行3家銀行明確終止直連時間表。業內人士指出,“斷直連”大限的到來,重構商業模式成為第三方支付機構需要思考的問題。

  王蓬博認為,隨著備付金賬戶的注銷、備付金100%交存之后,第三方支付機構應考慮清楚自身發展的重點,以及未來利潤空間的拓展。對於清算機構,需要考慮技術能力的問題,網聯和銀聯能不能承擔現在清算的業務量,特別是在“雙11”等高峰時段。北京商報記者 劉雙霞 吳限

(責編:李棟、朱一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