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年內不足五成券商IPO承銷進賬 收入同比降54%

王思文
2018年11月28日08:16 | 來源:証券日報
小字號

  ■本報見習記者 王思文

  A股IPO承銷保薦業務一直是券商投行業務的重要部分。今年前11個月,共有41家券商參與到87單IPO承銷保薦項目當中,攬入承銷保薦費共計64.57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40.9億元大幅下降了54.17%

  在IPO承銷收入下降、投行“馬太效應”逐漸顯著的背景下,多項IPO項目卻逆勢刷新了募資記錄,成為市場關注焦點,也成為了各大投行承銷項目的“香餑餑”。其中邁瑞醫療實際募集資金總額達到59.34億元,不僅是創業板近一年來新股發行價的新高,該募集金額也刷新了創業板新紀錄,目前僅次於工業富聯和中國人保。

  券商IPO承銷收入65億元

  同比大幅縮水54%

  今年以來,証券行業對首發上市保薦業務出現明顯分化,龍頭券商擔任主承銷商的比例不斷走高,中小券商卻難分一杯羹。

  此前,《証券日報》記者曾梳理統計過今年前10個月券商IPO承銷保薦業務:92家擁有保薦資格“牌照”的券商中,僅有39家券商有IPO承銷費“入袋”,承銷費僅47.49億元,創4年來新低,另外53家券商的IPO承銷仍“顆粒無收”。而排名前十的中金公司、華泰聯合証券、中信証券等券商共攬入33.42億元承銷費,佔比達70.38%,券商保薦業務馬太效應明顯。

  年底將至,前11個月券商IPO承銷收入排行榜也已出爐。據《証券日報》記者了解,今年前11月(截至11月27日),僅41家券商有IPO承銷收入“入袋”,佔比45%,承銷保薦費共計64.57億元,比去年同期的140.9億元驟降54.17%。同時,還有約一半的券商年內IPO承銷“顆粒無收”。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今年前11個月87單首發項目共計為41家券商貢獻約64.57億元的承銷收入,其中有14家券商的承銷保薦收入在1億元以上,而在去年同期,首發項目承銷收入超過1億元的券商達32家。

  IPO承銷數量(包括聯席保薦家數)上,中信証券以承攬11個IPO項目位列第一位﹔緊隨其后的是華泰聯合証券,承攬9個IPO項目﹔中金公司、中信建投政權和招商証券分別承攬9個項目,並列第三位。此外,廣發証券、海通証券、國泰君安的IPO承銷家數也位居前列。

  承銷收入方面,今年前11個月,中金公司力壓其他券商,以7.26億元承銷收入位居首位,其中約3.4億元來自工業富聯IPO項目。中金公司目前承銷收入佔所有券商公司承銷收入總額的11.24%,遠超廣發証券、國信証券等IPO保薦業務實力強勁的券商。而在去年同期,中金公司的IPO承銷收入僅有4.62億元,市場份額佔比僅有3.28%。不難看出,今年以來中金公司的投行業績成績可嘉,承攬工業富聯IPO項目讓中金公司投行收入驟增。

  華泰聯合証券的承銷收入暫列第二,攬入5.06億元,佔市場份額7.84%﹔與之相近的是中信証券証券,實現承銷收入4.76億元,佔市場份7.37%。此外,主承銷收入超過2億元的依次還有中信建投証券、招商証券、廣發証券和國泰君安,分別實現承銷收入3.23億元、2.67億元、2.52億元、2.43億元,位列第4名至第7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排名前十的券商共計攬入IPO承銷收入32.99億元,佔上半年總承銷收入的51.1%,而承銷收入低於5000萬元的券商數量則達19家。

  《証券日報》記者發現,今年以來,已有87家公司成功登陸A股,從這87家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年內券商承銷與保薦的平均費率在6.33%。券商的發行費率並不固定,今年以來承銷與保薦的平均費率最高時可達14.53%,最低時僅有0.98%。

  邁瑞醫療募集金額

  刷新創業板新紀錄

  今年以來,多項IPO項目刷新了募資記錄,備受市場關注的同時,也成為了各大投行承銷項目競相爭搶的對象。

  盡管10月份A股IPO市場新股數量出現大幅回落,創下今年以來的月度新低,但邁瑞醫療的市場卻刷新了創業板開板以來的募資記錄。據投中數據顯示,今年10月16日,邁瑞醫療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發行價格48.8元/股,實際募集資金總額為59.34億元,該項目不僅創下創業板近一年來新股發行價的新高,其募集金額也刷新了創業板新紀錄。

  據《証券日報〉記者梳理統計,今年以來,邁瑞醫療的募集總額僅次於工業富聯和中國人保:工業富聯、中國人保這2家IPO項目的實際募資金額分別為271.2億元和60.12億元,承銷保薦費用分別為3.4億元和1.14億元。

  與此同時,87單IPO項目在新股申購時的棄購部分由承銷商包銷,認購余股共計6.19億股,券商在IPO項目中獲得的收入還將繼續增加。

  近年來,監管對IPO市場的態度“嚴”字當頭,對想要上市的優質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排隊上市企業數量有所放緩。毫無疑問,這也是對券商投行業務的一次考驗,即便是有著天然競爭優勢的大投行,也無法避免這場愈演愈烈的承銷業務爭奪戰。

(責編:李棟、朱一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