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知名互聯網企業赴港上市再掀熱潮 中資投行搶佔承銷業務市場

呂江濤
2018年11月28日08:16 | 來源:証券日報
小字號

  ■本報記者 呂江濤

  昨日,母嬰在線社區平台寶寶樹集團成功赴港上市,成為本周既同程藝龍之后又一家登陸港股市場的知名互聯網企業。不斷涌現的赴港IPO項目,也帶來規模不小的保薦承銷收入。

  《証券日報》記者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在港交所上市的企業共計185家,這其中以中資企業為主,同比增長近50%,就IPO數量來說,全球居首。

  有業內人士指出,全球中企赴港上市,中資投行自然比較有優勢,而且隨著資金通過滬港通、深港通南下,現在除了資產端優勢外,中資券商客戶端的優勢也開始體現出來。

  中資券商多為

  聯席保薦機構

  11月27日,母嬰在線社區平台寶寶樹集團成為本周既同程藝龍之后第二家成功登陸港股的知名企業,“赴港上市熱”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話題。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同程藝龍和寶寶樹的“赴港之行”,不僅有中金公司和德意志銀行的“保薦”護航,還有中信裡昂、農銀國際、建銀國際、工銀國際等多家中外承銷商的鼎力相助。

  今年以來,港股市場IPO規模持續火熱,且大型項目頻發,其中,全球中企赴港上市功不可沒。有評論認為,這是騰訊等公司掀起的內地互聯網企業赴港熱潮后,又一次由新經濟企業引領的赴港上市潮,而此次盛況空前。

  不斷涌現的內地企業赴港IPO項目,也帶來規模不小的保薦承銷大單。而要在港股IPO中分得一杯羹,券商的國際化水平則顯得尤為重要。

  在2018年以來內地企業赴港IPO保薦名單中,頻現中信証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國泰君安、招商証券等大型券商子公司的身影。

  有券商投行人士分析,上述中資券商較早在中國香港設立分支機構,擁有港交所保薦人資格,且具有豐富的港股IPO保薦經驗。不過,中資券商更多地是作為聯席保薦機構,承銷方面則基本是國際投行主導。

  例如,作為中信証券的全資子公司和國際業務平台,中信裡昂証券今年先后拿下小米集團、齊屹科技、匯付天下、江西銀行等大單,擔任聯席上市保薦人﹔7月19日登陸港交所的齊魯高速,其聯席保薦人為中泰國際融資、中信建投國際﹔中信建投國際還擔任指尖悅動H股發行的獨家保薦人,九江銀行的聯席保薦人等。此外,申萬宏源、中國銀河、興業証券、東興証券等券商香港子公司也積極參與港股IPO保薦。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資券商在港股券商板塊的力量已經不容忽視。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港交所証券及經紀板塊共有54家公司,流通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中,中資券商佔據九席。

  頭部券商

  國際化水平持續提高

  在A股市場震蕩下行,成交量持續低迷的背景下,今年以來,券商的業績也是持續承壓。從上市券商發布的2018年三季報來看,絕大部分中小券商利潤下滑幅度較大,而具體則表現在自營業務以及投行業務的利潤急劇下降,而大型券商總體表現良好,個別頭部券商的淨利潤同比甚至還有小幅增長。

  對此,有分析認為,進入2018年以來,A股市場行情低迷,相關監管政策趨嚴。尤其是IPO方面,大型投行本身便佔據先天規模優勢,且儲備項目較多。而中小券商在嚴監管下,IPO項目更加“捉襟見肘”,不少中小券商在IPO保薦承銷上甚至處於“無米下鍋”的狀態。

  而另一方面,大型券商在鞏固內地優勢的同時,還高度重視其國際化水平的提高,從而不斷拓展國際業務。據了解,包括中信証券、海通証券、廣發証券等頭部券商,長期將國際化布局作為公司的重要戰略布局。

  在此背景下,中國香港成為中資券商國際化戰略的重要平台,國際業務對於母公司營收的貢獻度也持續上升。2017年,中信証券、中金公司、海通証券的國際業務收入佔比均超過10%,分別為12%、17%、21%。

  不過,和外資大行相比,目前中資券商仍然存在一些短板。例如,缺少具備全球化分銷網絡和能力,缺少具備國際影響力的投資銀行家等。中資券商要成長為真正的國際大行,還需要繼續努力。

(責編:李棟、朱一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