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財險市場變革“沖擊”傳統估值模型

鄧雄鷹
2018年11月22日08:12 | 來源:証券時報·e公司
小字號

近日,某外資保險公司擬出資逾40億元收購某國內合資財險公司50%股權的新聞引發行業廣泛關注。對於逾80億元估值,有業內人士認為估值較高,也有人士考慮到行業發展前景,認為這一估值並不高。觀點分歧的背后,反映的是財險市場新舊動能轉換和財險市場變革對傳統估值模型的“沖擊”。

以傳統估值方法看,証券市場對保險公司進行估值主要有兩種典型的分析方法:絕對估值法和相對估值方法。相對估值法種類較多,也應用較廣,最常用的包括市盈率法(P/E)、市淨率法(P/B)等。其中,歷史市淨率提供了一個相對穩定、直接評估保險公司價值的方式,被經常用於財險公司估值。

從目前行業普遍情況看,保險公司的市淨率一般在1∼3倍,例如11月21日的數據顯示,A股上市公司中國人壽、中國平安(601318,股吧)、中國人保、中國太保的市淨率分別約為1.88倍、2.22倍、1.87倍、2.03倍。某保險公司2017年保費收入81.29億元,2017年年末淨資產38.461億元,以80億元估值計算,折合PB為2.08倍。從這個角度看,估值稍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持估值並不高觀點的一方則認為,保險公司估值需要考慮中國保險行業發展前景和互聯網對傳統保險的顛覆和再造,還要考慮牌照價值和未上市保險公司的發展空間。其中最典型的是眾安保險一舉打破了傳統財險估值模型。雖然目前其市值較上市時“腰斬”,11月21日總市值仍近500億元,PB為2.55倍。

當然,這只是粗略的橫向比較。由於資本投入和會計處理差異,比較市淨率時還需將分母即淨資產和分子都調整到合理水平。但最近的財險估值案例都反映出一個突出變化,即對財險公司的估值方法正在突破傳統估值模型和范疇。

一個最基本的考慮是,按照全球保險業的成熟度類比,外國公司或投資機構對中國保險行業的成長空間非常樂觀。中國是保險業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2017年中國原保費收入3.85萬億元,壽險保費收入規模居全球第二位。1980∼2017年,中國保費密度增長5600倍,保費深度增長達44倍。2008∼2017年,除了2011年和2012年調整期,中國保險業一直保持11%以上增速。雖然新車銷量增速下滑等原因帶動車險業務進入空前激烈的競爭紅海,但責任險、農業險等非車險業務,已開始步入高速發展階段。

此外,金融科技已成為對財險公司的估值考量因素。例如,傳統保險公司2018年市淨率區間約為1∼3倍,而金融科技公司市淨率區間約為3∼6.5倍,巨大的估值差異源自不同估值體系。財險公司是互聯網創新最積極的機構代表之一。公開信息顯示,已有逾60家財險公司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移動端已成財險公司最大的網銷保費收入渠道。雖然財險公司的互聯網創新程度有所差異,但仍是不可忽視的發展增長點。

保險公司估值除了與行業大勢相關,也有其自身發展因素。但不可忽視的是,財險市場正在發生重要變革,一個更注重差異化和創新性的時代正在形成。未來,財險公司差異化發展將推動形成更加多元的估值體系。

(責編:李玥、李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