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年內1200多家上市公司購銀行理財產品 金額達1.37萬億元創近五年新高

王明山
2018年11月19日08:30 | 來源:証券日報
小字號

上市公司利用其閑置資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可以有效地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因此,近年來,上市公司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規模也不斷“水漲船高”,這一情況在今年尤為明顯。有業內人士分析稱,一些上市公司所屬行業不景氣,這些上市公司苦心經營產生的ROE還往往不如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所以有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將其閑置資金用來購買銀行理財。

《証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截至11月18日,已經有1211家上市公司在今年以來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合計認購金額總額已經達到1.37萬億元,無論是上市公司參與的數量還是認購金額總額,均創下近五年來的新高。

不過,《証券日報》記者也注意到,上市公司對於銀行理財產品的認購熱情與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直接相關:三季度以來銀行理財收益率持續下降,上市公司的購買熱情也迅速遇冷,今年三季度購買理財產品金額僅為3972億元,尚不足第二季度的8994億元認購金額的一半。

上市公司購買銀行理財金額逐年增長

近年來,上市公司對於銀行理財產品的喜愛有增無減。一方面,上市公司認購銀行理財能夠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短期的銀行理財流動性和安全性有保障,且能夠為上市公司帶來穩定的收益。於是,隨著上市公司數量的不斷增加,上市公司閑置資金的規模越來越大,上市公司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規模也隨之“水漲船高”。

《証券日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上市公司認購銀行理財的金額總額逐步攀升,今年以來截至11月18日,已有1211家上市公司在今年以來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同比增長近5%,合計認購金額總額達1.37萬億元,同比增長18.61%。毫無懸念,今年以來無論是上市公司參與的數量還是認購金額總額,均創下近五年來的最新記錄。

不過,上市公司對於銀行理財產品的認購卻十分敏感,一旦銀行理財的收益率出現比較大幅度的下跌,上市公司對於銀行理財產品的認購熱情也會隨之驟減。今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數據便十分明顯:今年第三季度,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出現萎縮且產品預期收益率持續回落,而上市公司在第三季度認購銀行理財的數量為5438份,總金額為3972億元,而在今年第二季度,上市公司認購銀行理財的數量有13225份,認購金額達8994.06億元。

進入四季度以來尤甚。近日,融360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上周銀行理財收益率下跌0.07個百分點至4.36%,創下了近18個月的新低。反觀上市公司的動作:截至11月18日,四季度已經過半,期間認購銀行理財的數量僅有1738份,認購總金額僅有1212.54億元。

天茂集團斥資533億元

先后認購11隻理財產品

天茂集團在今年以來出手最為大方,《証券日報》記者根據Wind咨詢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天茂集團認購興業銀行結構性存款的總金額已經達到533.5億元,在1211家上市公司中居於首位。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天茂集團先后11次買入銀行理財,已有7筆已經到期,截至11月18日,該上市公司購買銀行理財到期實現的收益已經突破1億元。

另一家上市公司寶鋼股份也在大手筆認購銀行理財產品,年內認購總金額已經達到490.2億元,僅次於天茂集團。但是,與天茂集團鐘愛一家銀行理財產品情況不同,寶鋼股份先后買入了6家銀行的理財產品,目前這些理財產品均尚未到期,該上市公司還尚未從其購買的銀行理財中拿到收益。

另外,還有歐普照明等8家上市公司在今年以來購買銀行理財的金額均超過了100億元。實際上,從這10家上市公司購買銀行理財的紀錄中也能夠發現,下半年以來上市公司購買銀行理財的熱情大不如上半年,四季度以來的認購紀錄更是少之又少。

《証券日報》記者了解到,通常情況下,上市公司購買的理財產品主要分為三類:一是短期銀行理財產品,一般期限在3個月左右,風險和收益都相對較低﹔二是信托、資管等固收類產品,期限一般在1年至2年之間,其收益情況要視依據項目風險而定﹔另外,也有些通過多層嵌套,參與到潛在戰略合作伙伴的定增方式等。

而隨著銀行理財收益率的不斷下降,上市公司的閑置資金又去往何方?珀源基金董事長吳國平分析表示:“目前銀行理財的收益大幅下降,吸引力也在進一步減弱。而資本市場則不斷新低,估值優勢逐步顯現,特別是管理層多次喊話,‘政策底’已經顯現,所以一些公司也採取左側布局的方式,從長遠來看,在當前時點布局,賺錢的機會確實比較大。”

(責編:李棟、朱一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