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珠海銀隆內斗升級 魏銀倉反訴董明珠

張珩
2018年11月19日08:18 |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小字號

近日,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珠海銀隆”)的內訌升級。

在珠海銀隆確認起訴原董事長魏銀倉、原總裁孫國華之后,11月14日,由魏銀倉控股、孫國華擔任法人的珠海市銀隆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銀隆投資”)發布了一封名為《致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全體股東的函》(以下簡稱“股東函”),聲稱格力電器董事長、珠海銀隆第二大股東董明珠為了一己私利,利用公司對大股東發難。

企查查顯示,目前由魏銀倉控制的銀隆投資擁有珠海銀隆25.99%的股份,為第一大股東﹔孫國華全資控股的珠海厚銘投資有限公司持有珠海銀隆9.5%的股份,排名第四﹔董明珠個人持有珠海銀隆17.46%的股份位列第二。

針對兩大股東“互懟”一事,《國際金融報》記者多次撥打魏銀倉的手機,但對方一直處於關機狀態。格力電器方面相關人士則向記者表示,入股珠海銀隆是董明珠的個人投資,格力電器不方便評論。

股東“互懟”

11月13日,珠海銀隆在其微信公眾號上承認,網絡上流傳的《致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各股東的函》(以下簡稱《函件》)屬實。

《函件》稱,公司新一任董事會、監事會及管理層在履職過程中,發現珠海銀隆與大股東之間存在頻繁的關聯交易,其中部分交易存在異常與疑點。隨后在聘請律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調查時發現,原董事長魏銀倉及原總裁孫國華涉嫌侵佔公司利益超10億元。其中,民事訴訟金額7.8億元,涉嫌侵佔公司資產的刑事責任2.7億元。目前已向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交易中涉嫌刑事犯罪的,也已經向珠海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報案。相關機構已經正式受理。

另有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魏銀倉已滯留香港3個月。

面對珠海銀隆的指控,魏銀倉先是在11月13日當天接受《汽車商業評論》記者採訪時稱:“用我的公司告我!你覺得真實嗎?”次日,魏銀倉就展開了反擊。

11月14日,銀隆投資發布《股東函》稱,大股東為公司負債經營是全體股東明知並接受的事實,個別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董明珠為了一己私利,利用公司對大股東發難,實在用心惡毒,手段惡劣,大股東對此非常憤慨。

《股東函》還稱,珠海銀隆已經淪為董明珠驅趕大股東出局的工具,為了打壓公司估值,爭奪控制權,董明珠置公司和全體股東利益於不顧。為了保障公司、投資者及創始人團隊的合法權益,大股東將向法院起訴個別股東及公司實際控制人董明珠侵犯大股東權益,以及向有關部門舉報實際控制人涉嫌違法的事實。

2.5億糾紛

究竟誰在說謊?

按照魏銀倉的說法,雙方爭執的“種子”早在2年前便種下。

2016年,曾經默默無聞的珠海銀隆因為董明珠的介入突然“名聲大噪”。當年8月,格力電器擬議130億元收購珠海銀隆100%股權,引發了中小股東的全面反對。隨后在2016年12月,董明珠以個人名義,聯合萬達、京東等知名企業,以30億元共同入股珠海銀隆,共計持股22.388%,其中,董明珠表示將投資10億元。在此次注資完成后,董明珠還多次進行增持。

但魏銀倉向騰訊《棱鏡》表示,董明珠注資的2.5億元實際是“借給他”的,雙方也是為了這2.5億“翻臉”。但是,至於這2.5億元究竟是借款還是能換取股權的投資,魏銀倉沒有直接回復,隻說這是“事件核心所在”。

數位熟悉格力的業內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董明珠入駐珠海銀隆遭到了太多人的反對,度過了蜜月期之后出現矛盾完全不意外。

家電產業分析師劉步塵也向記者表示,董明珠的個性非常強勢,再加上雙方的理念也不一樣,“鬧翻”太正常了。

雙方的裂痕早在2017年央視《對話》欄目中便顯露無疑。董明珠在節目中表示,包括珠海銀隆在內的汽車普遍粗制濫造,銀隆自己的客車連接縫隙很大,無法做到“無縫對接”。但是魏銀倉認為,日本的車每輛要90萬元,珠海銀隆的車價格相對低廉,此外造車時間也不長,不足以滿足要求。

董明珠對此非常不滿意,直接在台上放話:“就是這個錢,你能做到90萬元的品質,那就是你的水平。”

“格力系”入主

隨著董明珠的入駐,珠海銀隆也開始改革。

去年11月,珠海銀隆完成了第一次高層變動。公司的法人代表由魏銀倉變更為孫國華,同時魏銀倉也從董事長的位置退下,由“二把手”孫國華接任。

但僅僅4個月后,“格力系”的高管便全面接手了公司的管理。

今年3月25日,珠海銀隆召開臨時董事會會議,選舉盧春泉擔任新的董事長,聘請董明珠手下的“得力干將”、格力電器鄭州公司原總經理賴信華擔任公司總裁,孫國華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及總裁職務。2018年4月,公司監事會亦發生變化。

在賴信華“空降”的同時,還有3名原格力電器管理層加入珠海銀隆,擔任分管核心業務的副總裁。

很快,“格力系”的高管便發現了珠海銀隆的種種弊端。7月底,董明珠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之前意識到珠海銀隆的管理有問題,不過確實沒想到問題會這麼嚴重。”

一位已經離職多年的珠海銀隆前員工也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先前公司的情況“很一般”。

賴信華也向外界承認了珠海銀隆的各種問題,如應收賬款較多、盲目生產造成庫存積壓嚴重等,但最深層的問題來源於管理的無序和企業文化的缺失,“內部人浮於事、利益盤根錯節”。

賴信華把目前的過程比喻為“刮骨療傷”,並表示珠海銀隆“會有一個陣痛期”。根據現在的情況來看,董明珠的“陣痛”或來自於前高管。

下一步怎麼走

“銀隆是沙子裡的金子,把沙子撥開,就能讓它發光。”董明珠曾經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對珠海銀隆的看好,並且還稱“自己將全部身家壓在了銀隆上”。但是現在,深陷風波的珠海銀隆是否還能夠“發光”?

2018年,珠海銀隆的負面消息開始一個接一個出現。

今年年初,有媒體爆出珠海銀隆拖欠供應商12億元貨款,多個新能源產業園陷入停工狀態。隨后,廣東証監局披露珠海銀隆IPO失敗,公司的“上市夢”就此中斷。7月,南京銀隆產業園因為糾紛,一度被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查封,更是把外界對珠海銀隆的質疑推向了高潮。

與此同時,珠海銀隆的負債情況也並不樂觀。格力電器在2018年4月披露的一份公告顯示,珠海銀隆2017年的營業收入雖然高達87.52億元,同比2016年上漲10.8%,但是淨利潤僅有2.7億元,同比下降了67.94%。截至2017年年末,珠海銀隆的總資產為315.12億元,總負債為237.67億元,負債率為75.4%。

在業績不佳的情況下,珠海銀隆在投入方面卻不吝嗇。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珠海銀隆陸續在甘肅蘭州、天津、廣東珠海、江蘇南京等地簽署了總投資高達800億元的新能源產業園項目。目前,珠海銀隆在全國布局多達11個產業園區。

除了資金問題,針對珠海銀隆爭論更多的是技術方向。

數位汽車行業的資深人士均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汽車屬於重資產投資,珠海銀隆擴張太快,導致董明珠的資金壓力非常巨大,而且目前珠海銀隆所採用的“鈦酸鋰”電池和市場主流不符合,未來的技術前景並不被看好。

不過珠海銀隆也並非沒有支持者。一家大型電池企業總經理先前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包括珠海銀隆在內,各大廠商在技術方面實際上沒有本質性的區別。從運營費用上計算,目前各個公司生產的電池運營支出已經非常接近1瓦時/元的目標,在成本上即將和汽油車持平,未來甚至可能更低。

隨著補貼的退坡,上述電池企業總經理認為,未來商業上如何贏取訂單、維護客戶關系等將會成為影響公司發展的主要因素,現在說珠海銀隆“不行”還太早。

(責編:李棟、朱一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