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銀行結構性存款結束“狂奔” 有網點仍在銷售“假結構”產品

劉 萌
2018年11月13日08:12 | 來源:証券日報
小字號

隨著資管新規、理財新規等逐步落地,商業銀行攬儲新寵“結構性存款”放緩了“狂奔”的步伐。

近日,《証券日報》記者查詢多家銀行官網並走訪北京地區部分銀行網點發現,部分中小銀行的結構性存款產品已經停止增量發行。而在售的結構性存款產品中,“假結構”現象仍然在個別銀行存在,同時,在多家銀行網點,結構性存款產品仍然佔據網點推薦“C位”。

結構性存款增幅逐漸下降

今年以來,結構性存款發行仍舊火熱,但是熱度也在逐漸下降。

央行數據顯示,1月份-5月份結構性存款規模環比增速分別為14.69%、4.84%、5.18%、4.05%和1.21%,6月份環比下降0.62%,7月份-9月份結構性存款規模環比增速分別為5.44%、3.21%和1.06%。

與此同時,中資大型銀行和中資中小型銀行的結構性存款發行規模增幅從9月份起開始出現增長和減少的分化。央行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大型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為3.256萬億元,中小型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為6.763萬億元。而截至9月末,大型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為3.423萬億元,中小型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為6.701萬億元。就環比增幅來看,中資大型銀行增長5.13%,中資中小型銀行減少0.92%。其中,中資中小型銀行結構性存款中,個人存款和單位存款均有所下降。

根據資管新規和理財新規的有關規定,衍生產品交易部分按照衍生產品業務管理,應當有真實的交易對手和交易行為。商業銀行發行結構性存款應當具備相應的衍生產品交易業務資格。《証券日報》記者調查發現,部分中小銀行結構性存款已經停止增量發行。

融360監測的數據顯示,上周(11月2日-11月8日)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共1870款,較上一期減少了156款,近兩周發行量連續下降﹔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43%,較上期略微上升0.01個百分點,暫時止跌,但繼續反彈概率不大。

據融360不完全統計(部分地方性銀行未披露結構性存款數據),上周結構性存款發行量共60款,較上一期減少了15款,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4.29%,較上一期上升了0.4個百分點。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結構性存款的收益率上漲,《証券日報》記者查閱各銀行官網數據發現,上周,某股份制銀行有3款結構性存款產品的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在10%以上,一定程度上拉高了平均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由於此類產品到期收益率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最終的實際收益還是要看最終兌付水平。

“假結構”仍然存在

《証券日報》記者走訪北京地區多家銀行網點發現,雖然監管機構三令五申,但產品設置接近於完全觸發預期最高收益率條件的“假結構”類產品仍然存在。

在某股份制銀行網點,理財經理以正在發售的一款20萬元起售、投資期限為91天的結構性存款產品為例介紹稱,“該產品挂鉤黃金價格,從存款交易日當天倫敦金市下午定盤價到到期前第二個倫敦工作日,每盎司黃金波動區間從‘期初價格-400美元’至‘期初價格+400美元’的區間范圍,則該存款到期利率為3.7%(年化)。在該區間外則該存款到期利率為1.35%。”

“三個月內,每盎司黃金價格上下波動超過400美元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可以說99.99%能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率”,上述理財經理篤定表示。

除此之外,還有部分結構性存款產品的最高與最低預期收益率的差值較小,並且最低預期收益率設定較高。也就是說,無論是否達到觸發最高預期最高收益率的條件,投資者都能拿到較高的收益。

在某國有大行網點,當《証券日報》記者表示想購買結構性存款產品時,該銀行的大堂經理表示,“您看一下理財宣傳單上收益率區間相差較少的產品,挑一個最低預期收益率較高的購買就可以。”

上述理財經理拿著理財產品宣傳單給本報記者舉了個例子:“您看這款最低預期年化收益率為3.8%、最高預期年化收益率為3.9%的產品,可以當作保本的固定收益類產品。”

同時,在《証券日報》記者走訪過程中,不少銀行的理財產品宣傳單都將結構性存款寫在了最醒目位置,在記者咨詢時也是多次推薦。

某國有大行理財經理告訴本報記者:“大多數投資者對保本的需求仍然比較高,大額存單的起購金額又相對較高,對比之下,結構性存款起購金額僅為1萬元,盡管預期收益率比今年上半年低了不少,仍然是保守型投資者的首選。”

(責編:李棟、朱一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