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報告預測我國全年GDP增速6.6%左右

孫韶華
2018年10月26日08:46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原標題:報告預測我國全年GDP增速6.6%左右

  當地時間10月25日,新華社《經濟參考報》與廈門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在倫敦聯合舉行“中國宏觀經濟高層研討會暨‘中國季度宏觀經濟模型(CQMM)2018年秋季預測發布會’”,發布“中國宏觀經濟預測與分析——2018年秋季報告”(以下簡稱“預測報告”)與百位經濟學家“2018年中國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問卷調查”(以下簡稱“問卷調查”)的結果。

  本次發布是CQMM預測與政策模擬結果的第二十五次發布。發布會上,由《經濟參考報》總編輯張超文發布的百位經濟學家問卷調查顯示,在110名國內經濟學家中,有超過56%的專家預測2018年中國經濟增速將在6.5%至6.6%之間。與此同時,近半數經濟學家預計全年民間投資增速達到8%至9.9%之間。超過66%的經濟學家預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在6.85至7.412之間。總體而言,經濟學家普遍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表示樂觀。

  經濟學家的問卷調查結果與預測報告的觀點基本一致。發布會上,廈門大學宏觀經濟研究中心教授林致遠發布預測報告指出,自2018年三季度開始,中國經濟面臨下行的壓力不斷加大。面對當前錯綜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課題組通過設計中美貿易摩擦不再升級和進一步升級兩種可能的發展態勢,基於CQMM模型對今明兩年中國的宏觀經濟主要指標進行預測分析結果顯示,2018年GDP增速可能保持在6.58%至6.64%的區間,增速比2017年降低0.26至0.32個百分點﹔2019年,GDP增速可能進一步下降至6.42%至6.48%的區間。

  預測報告稱,2018年,以人民幣計,出口總額增速預計保持在8.72%至9.08%的區間﹔2019年,出口總額增速預計能保持在9.08%至10.02%的區間。2018年,進口總額增速預計保持在16.99%至17.13%的區間﹔2019年,進口總額增速預計下降至14.04%至14.88%的區間。

  此外,2018年按現價計算的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速可能保持在5.49%至5.61%的區間,增速將低於2017年7.2%的水平﹔2019年,投資增速預計將進一步下降至4.15%至4.45%的區間。

  2018年CPI預計將上漲2.09%,漲幅比2017年提高0.49個百分點﹔2019年,相對有所放鬆的貨幣環境可能將助推CPI漲幅提升至2.50%。2018年PPI漲幅將為3.09%,比2017年降低3.21個百分點﹔2019年漲幅進一步回落至1.16%。今明兩年通貨膨脹水平仍在可控范圍。

  2018年按現價計算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將為9.34%,比2017年降低0.96個百分點﹔2019年增速有所回升,至9.74個百分點,但仍不及2017年增速。

  “綜上,面對當前經濟的下行壓力,我們認為兩個方面的問題需要高度重視。”林致遠指出,一是當前貿易摩擦對以制造業出口為導向的民間投資的負面沖擊。民間投資增速如果不能持續反彈,那麼,固定資產投資的減速將抑制經濟增速。而隨著經濟減速,地方政府基礎設施擴張的需求、其對土地財政的依賴,金融部門對國有企業和房地產行業的偏好就可能重新恢復。信貸資源“脫實向虛”或在金融體系內部空轉的局面就難以扭轉,金融與非金融國企的兩大金融風險點更難從根本上消除。

  對此,報告課題組提出,貨幣政策在總量控制的同時,要保持流動性的合理充裕,把重點放在調整信貸結構上,確保對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的比重穩定在50%以上,以切實扭轉信貸資源“脫實向虛”的局面﹔應當充分考慮“去杠杆”所面臨的金融風險因素和市場承受力,在把握好監管力度的同時,協調好各項政策的出台時機,並提高各級政府金融監管體制的聯動性﹔通過機制創新,切實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意願。積極財政政策將通過減稅降費等措施,配合貨幣政策,確保流動性能真正進入實體經濟,同時推動扶持中小企業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升級調整。

  二是應高度警惕居民負債率快速上漲對居民消費支出增長的負面沖擊。對此,報告課題組提出,在房地產管控政策方面,應在總量限制國內貸款流入房地產投資的同時,堅持因城施策,發展住房租賃市場,促進地區房地產市場的供求平衡,並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此外,應該進一步推進財稅體制改革,使地方政府擺脫對土地財政的依賴。通過改革和完善財稅體制,精簡地方政府機構,以保証地方財政收入與支出的相匹配。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金融與管理系系主任萊茵哈德-巴赫曼說,當前世界經濟面臨諸多新的不確定性,在此背景下展開經濟形勢分析和調研是非常有意義的。他說,中國經濟成就有目共睹,當前關鍵是要樹立信心,應對新的挑戰。他還表示,對中國經濟未來前景充滿信心。

  與會嘉賓也指出,盡管當前國際經濟環境錯綜復雜,但中國經濟開放和創新的發展思路不會改變,高質量發展和深化改革開放將是中國下一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的主線。

(責編:仝宗莉、楊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