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老六家”拿走行業超九成淨利潤

近期,由中保協和深圳前海管理局聯合主辦的“2018中國壽險業十月前海峰會”在深圳召開。會上,中保協首次發布《2018中國壽險業發展成果回顧與未來發展趨勢研判》(下稱“報告”)課題研究報告。
報告指出,保險業市場競爭加劇,馬太效應明顯,行業公司將出現分化。2018年上半年,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泰康人壽、太平人壽、新華保險等“老六家”合計市場份額53.7%,同比增長8%,相對壽險業-2.3%的增長率,領先10個百分點的保費增速。
同時“老六家”壽險公司半年合計實現淨利潤736.75億元,佔整個壽險市場淨利潤的92.5%。報告預期,隨著監管政策調整,壽險業轉型壓力加大,大中型公司基礎好、轉型早,其品牌、渠道、管理、機構優勢進一步強化,行業引領作用突出,馬太效應愈發凸顯,市場集中度可能還會提升。中小公司經營模式將出現分化,專而精、小而美將成為中小公司的選擇。
報告預期未來3年-5年內,個險仍將是壽險銷售的主要渠道。但勞動力人口下滑及客戶需求方式改變決定了依靠代理人數量增長推動壽險發展的傳統方式難以為繼,營銷人員專業能力與客戶需求相匹配的問題需要重點解決。同時,銀郵代理、網銷仍將佔有一席之地。
此外,科技在壽險業發展中的作用日益顯現,或將對行業產生顛覆性影響。報告指出,壽險業未來將更多通過科技賦能,顛覆原有運營模式:一是提升經營效率,降低經營風險﹔二是從以保單為中心的運營模式向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模式轉變,提升消費體驗﹔三是為銷售渠道賦能,提升營銷產能。行業可能出現部分專業型公司或大中型公司借助科技優勢,通過對外科技輸出增加利潤來源的現象,大型保險公司科技化、小型保險公司共享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在此過程中,需要防范數據過載、虛假信息與隱私泄露給壽險公司帶來的新挑戰。
未來抱團消費將成為常態。消費者將更多通過第三方比價平台、獨立代理人或專業中介機構進行保險產品的橫向比對,傳達保險需求,倒逼壽險公司改進和優化產品,提升服務。另外,隨著保險行業生態鏈的不斷拓展和商業模式創新層出不窮,為滿足消費者全消費周期的需求,未來自建生態圈或成為生態圈中的節點實現跨界“融合”,將成為大部分壽險公司的必然選擇。
最后,報告對壽險公司的發展提出五大建議:一是認清壽險業轉型發展大趨勢,重塑發展理念,杜絕“監管套利式的創新”。二是切實圍繞客戶為中心開展經營服務,將其提升到公司的核心戰略層面,並貫穿各經營環節。三是充分認識渠道發展的挑戰,前瞻布局各渠道發展路徑。四是結合“數字原駐民” 的特點,審視保險產品設計理念,將精算的“專業價值”和營銷的“情感價值”有機結合。五是建議公司股東回歸理性思維,系統性地設計中長期的考核指標體系。(本報記者 蘇向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