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深市多層次板塊各有千秋 折射中國經濟變革脈絡

姜 楠
2018年09月25日08:18 | 來源:証券日報
小字號

  上市公司作為實體經濟中各行業的優秀代表,其業績變化也往往能夠折射出中國經濟發展的脈絡。目前,深滬兩市上市公司半年報已披露完畢,以板塊層次更分明的深市為例,除ST長生外,211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8年半年報。總體而言,深市上市公司2018年上半年業績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多層次市場服務實體經濟不斷深入,那些紛繁的數據背后,也訴說著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的喜和痛。

  2018年上半年,深市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總收入5.41萬億元,同比增長17.24%﹔合計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963.50億元,同比增長16.86%。各個層次又展示著不同的風貌。受益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入,主板、中小板上市公司收入與盈利均實現兩位數的較快增長。創業板由於個體差異大,致使整體表現稍遜,但中長期向好趨勢不改。

  主板績優藍籌蓬勃發展

  展現實體經濟風貌

  深市主板整體業績實現較快增長,實體行業表現更優。隨著國民經濟趨穩向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入,同期,創業板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合計5910.67億元,同比增長19.92%,公司平均營收為8.10億元﹔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合計544.76億元,同比增長8.13%。

  績優藍籌公司的蓬勃發展是主板業績持續攀升的主動力。2018年上半年,主板盈利排名前十的公司合計實現營業總收入5935.01億元,同比增長21.35%﹔合計實現淨利潤791.44億元,為主板貢獻超四成淨利潤。同時,績優公司2018年上半年平均淨利潤增長36.03%,比如格力電器2018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920.05億元的歷史最好成績,淨利潤也首次突破百億大關,以128.06億元的高額利潤領跑家電行業﹔招商蛇口持續深化業務轉型實踐,積極統籌城市區域綜合發展,2018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71.17億元,淨利潤增速高達97.54%。藍籌企業保持蓬勃發展,業績持續攀升,對主板整體業績發揮了顯著的帶動作用。

  此外,深市主板近六成公司為國有企業。數據顯示,270家中央國有企業、地方國有企業中,有236家實現盈利,其中165家淨利潤同比增長。其收入、盈利增速均高於板塊平均水平,體現了國有企業平穩發展態勢。國有企業借助資本市場平台實現債轉股、資產証券化、專業化重組等方面卓有成效,在助推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分析認為,深市主板國有企業業績大幅增長主要得益於以下方面:第一,主要集中在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等傳統行業,受益於周期性行業復蘇,業績增長顯著﹔第二,積極踐行自我革新、轉型升級。報告期內,國有上市公司持續大力推進國企改革,通過集團產業整合增加業務協同效益、通過產品結構優化實現產業升級轉型、通過剝離虧損資產減輕歷史包袱、通過整合企業結構及提高生產技術實現成本費用壓降,多舉並行,成效顯著﹔第三,不可忽視的重組效應,深市國有上市公司積極優化深化國有資本布局,國企重組也從“高數量”逐步進入“高質量”時代。

  細分行業龍頭聚集中小板

  轉方式優結構表現亮眼

  中小板上市公司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和科技創新力,2018年上半年整體業績穩中有進,收入、淨利潤持續增長,平均實現營業收入23億元,同比增長21.29%,平均實現淨利潤1.63億元,同比增長13.57%。

  中小板是國內細分行業龍頭的聚集地。板塊內,380家公司的主導產品或服務在國內市場排名前三,111家公司進入世界前三。這些細分行業龍頭2018年上半年平均營業收入21.18億元,同比增長23.91%﹔平均淨利潤1.55億元,同比增長21.53%,均高於板塊平均水平,業績表現突出。

  從行業分布看,淨利潤前30名的公司主要集中在零售業、金融服務、設備制造、信息技術、傳媒、醫藥等領域,平均營業收入150.45億元,同比增長25.27%,平均淨利潤18.88億元,同比增長39.84%。這也明顯契合了國內經濟轉型發展的代表性方向。2018年上半年,板塊內32家公司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22家公司淨利潤超過10億元。蘇寧易購、比亞迪、順豐控股分別以1106.78億元、541.51億元、425.04億元位列收入前三名,蘇寧易購、寧波銀行、洋河股份分別以60億元、57億元、50億元位列淨利潤前三名。

  這半年來,中小板公司並購重組質量持續提升,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的主旨更加突出,提質增效更加明顯。截至2018年6月30日,共29家公司推出重大資產重組方案,同比下降30.95%,涉及金額2133.47億元,同比增加62.07%。但從標的資產和公司主業的關聯度看,深耕主業、圍繞產業整合進行的產業並購始終佔主導地位,超過一半的重組方案為產業整合,質量和結構與往期相比有明顯改善。

  創業板業績短期增速放緩

  不改長期增長勢頭

  創業板本報告期的業績表現似乎令投資者失望,這也構成創業板指大幅波動的一個成因。不過,如果剔除樂視網、堅瑞沃能、溫氏股份、寧德時代,創業板整體淨利潤增速則從8.13%升至18.32%,可以提升10個多百分點。可見,創業板內部公司質量的分化程度,也體現了創業板孵化創新創業的獨特板塊屬性。依據中位數統計來看,創業板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淨利潤同比增長率的中位數分別為19.25%、13.6%,而全部A股的這一數據分別為13.76%、13.02%,創業板表現略優於A股整體。

  更值得一提的是,創業板戰略性新興行業的公司共有539家,佔板塊總數的74%,呈進一步上升趨勢。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新材料產業公司分別有204家、73家、79家,佔創業板數量近40%,這三個行業公司上半年業績增速較快。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公司營業收入增長率為23.4%,淨利潤同比增長率21.4%,有61家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率超過50%,遠超A股整體水平。新材料產業、生物產業2018年上半年淨利潤增長率均超過30%,行業表現突出。

  2018年上半年,創業板前十大市值公司成長性突出,其中有9家公司營業總收入同比增幅在25%以上,6家公司淨利潤增幅在30%以上。近年來,創業板涌現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創新企業,智飛生物、東方財富、愛爾眼科、樂普醫療、光線傳媒等18家創業板上市公司2018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達到5億元以上,利亞德、當升科技、寒銳鈷業、信維通信、先導智能等29家創業板上市公司近三年淨利潤累計增長5倍以上。

  可以說,創業板的產業結構代表了未來經濟的發展方向,是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新動能,短期增速放緩不改其長期增長趨勢。

(責編:李棟、朱一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