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銀保監會:表外理財“有保有壓”

劉雙霞
2018年09月25日08:10 | 來源:北京商報
小字號
原標題:銀保監會:表外理財“有保有壓”

  北京商報訊(記者 劉雙霞 實習記者 劉宇陽)自去年1月開啟的銀行表外理財“回表”仍在繼續,監管再度表態稱,對表外理財監管的重點是進行結構性優化。中秋假期前,銀保監會召開了“三定”(定職能、定機構、定編制)方案獲批后的首場新聞發布會,對於銀行表外業務監管,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肖遠企表示,將進一步監管整治在通道裡空轉的表外業務,“有保有壓”,但不是一味要求“回表”。

  肖遠企表示,“我們從一開始就一直採取‘有保有壓’的方針。表外業務是銀行機構本身一個很正常的業務,我們對表外業務的整治不是把表外業務一定要強行回到表內去,不是一味地要它‘回表’”。

  從統計口徑上看,銀行表外業務包括委托貸款、信托貸款、未貼現承兌匯票。銀行表外業務回表被視為金融去杠杆的一項重點工作。2016年12月19日,央行相關負責人指出,央行將於2017年一季度評估時開始正式將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范圍,以合理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表外業務風險的管理。具體而言,表外理財資產扣除現金和存款等之后納入廣義信貸范圍,納入后廣義信貸指標仍以余額同比增速考核為主。

  當時,市場解讀稱,銀行理財規模將受影響。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銀行表外業務“回表”成效在2017年已有所顯現。據原銀監會披露,截至2017年11月末,委托貸款中的“金融機構委托貸款”同比少增889億元,表外業務增速由過去的50%以上降到19%﹔商業銀行同業資產和負債自2010年來首次收縮,余額分別比2017年初減少2.8萬億元和8306億元,“影子銀行”行為受到遏制。

  從今年上半年銀行年報數據來看,中金固收研報指出,2018年上半年理財產品壓降速度較快,由於資管新規落地,監管口頭要求銀行每年壓降老產品1/3。從半年報數據來看,披露表外理財產品余額的25家上市銀行在2018年上半年表外理財產品余額總計16.99萬億元,規模總計較2017年底下降了1.34萬億元,壓降幅度幾乎是2017年壓降幅度的3倍。

  對銀行理財“回表”的力度,有市場聲音認為,銀行去表外資產過猛可能會帶來市場風險。對此,肖遠企稱,監管整治的對象是在通道裡面空轉的表外業務,監管的重點是進行結構性優化。在他看來,“有保有壓”壓的是加通道的表外業務,把資金從通道裡擠出來,讓它能夠進入實體經濟,而不是在金融體系內空轉,保的則是直接用於實體經濟的表外業務。

  從“有保有壓”政策方面的收效來看,肖遠企表示,今年以來,信托貸款壓縮的部分約80%是通道內業務,非通道信托貸款不降反增,符合監管預期,也符合政策目的。同時,委托貸款也一樣,下降最多的是金融機構之間的委托貸款,非金融企業的委托貸款則下降得比較少。

  央行前行長周小川曾在今年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表示,一部分表外挪回表內的話,表內業務增長就顯得比較快,但從宏觀來看,央行更關注總量增長對就業等方面的影響,過去違規或打擦邊球的業務,按照要求調回表內是正常的,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在國泰君安首席銀行業分析師王劍看來,監管的根本目標是遏制住銀行為了逐利而忽略風險,確保穩健經營。所以才有了資本充足率、不良資產率、流動性匹配等方面的種種監管指標,要求銀行不得突破,從而遏制銀行加杠杆、降信用、加錯配等行為。

  事實上,近段時間以來,關於金融去杠杆是否過度的問題引起熱議。央行也在不斷調整去杠杆的力度和節奏,更強調結構性去杠杆。廣發証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郭磊認為,根據前期研究,這輪金融去杠杆可以分為上下半場,上半場重點在於“剎車”和“整頓”,下半場重點在於“新規”和監管框架,資管新規落地是下半場的開啟。

  在被問及理財新規進程時,肖遠企也透露,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已經公開征求意見,銀保監會和有關部門一起對收到的意見進行認真分析,合理的意見肯定會充分吸收採納,根據市場反饋的意見進行了一些修訂。此外,其他的配套政策措施,包括理財子公司、結構化存款等監管規定,目前都在按計劃推進之中。

(責編:李棟、朱一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