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理財收入減資產利潤增 銀行業績抗壓上漲

本報記者  李  婕
2018年09月18日07:4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近來,上市銀行半年報陸續發布。在上半年資管新規出台、政策嚴監管和去杠杆等背景下,多數銀行仍實現利潤較大增幅,資產質量持續改善,信貸結構優化。展望未來,不少銀行表示信貸將繼續向基建和小微傾斜。專家認為,當前銀行服務實體能力在增強,下半年在政策等方面利好下,銀行業良好業績可期。

      

  資產利潤雙雙增長

  先看工農中建四大行業績。半年報數據顯示,四大行上半年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超5000億元,佔上市銀行利潤的六成。其中工商銀行上半年實現淨利潤1604.42億元,同比增長4.87%。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淨利潤同比分別增長6.63%、6.28%和5.21%。

  銀監會發布的數據也顯示,截至2018年二季度末我國銀行業資產總額260萬億元,同比增長7.0%﹔負債總額240萬億元,同比增長6.6%﹔商業銀行實現淨利潤10322億元,同比增長6.38%。總體運營良好。

  資產質量方面,國有大行持續加大不良貸款核銷力度,不良率均實現下降。其中,農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62%,較去年末下降0.19個百分點﹔不良貸款余額為1858.95億元,較去年年末減少81.37億元,實現兩項指標的雙降。工商銀行不良率則降至1.54%,實現6個季度連降。

  “淨利潤普遍回升,資產質量持續改善,上半年上市銀行總體表現是比較好的。”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對本報記者表示,尤其在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政策嚴監管和去杠杆背景下,銀行取得這樣的成績是不容易的,可以稱得上是“逆勢”上漲。

  理財收入減少近半

  上半年,資管新規對銀行理財業務影響深遠,這在各行半年報中可見一斑。整體來看,各行的理財產品余額呈收縮態勢,理財業務產生的中間收入更是大幅下降。

  余額普遍收縮。截至今年6月末,建行理財產品余額為19486.26億元,較去年年底減少1366億元﹔中行上半年理財產品規模余額合計10609.97億元,較去年年底減少967億元。另外交通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平安銀行、浙商銀行等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

  對於理財收入的減少,各銀行給出的解釋均與落實資管新規要求相關。比如中行在年報中解釋稱,“主要是積極落實資產管理業務監管新規等政策要求,咨詢顧問、表外理財和代理保險相關手續費及佣金收入有所下降。”

  不過理財收入的短期下降並不意味著長遠發展受阻。“理財收入下降,這是一個正常現象。”建行副行長張立林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作為商業銀行,應該積極落實資管新規的要求。但隨著調整的逐步到位,來自資產管理的收入會逐步提升。”易會滿則表示,資管新規盡管對資產管理業務短期有影響,長期發展還是非常有利的。讓銀行正式回歸“受人之托代客理財”,真正打破剛性兌付,符合全球資管的發展規律。

  信貸向基建小微傾斜

  在去杠杆背景下,銀行信貸流向同樣是市場關注的問題。銀保監會數據顯示,到5月末,制造業貸款余額保持增勢﹔小微企業、涉農、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領域和薄弱環節貸款分別同比增長14.2%、7.6%、45.6%,信貸結構持續得到優化。

  這在銀行半年報中得到體現。例如,中國銀行境內人民幣公司貸款較年初新增1561億元,重點支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推動高端裝備制造、民生消費、節能環保等產業發展等。農業銀行主動對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搶抓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城市建設等項目。

  建行行長王祖繼表示,在穩健經營和保持經濟指標穩中向好的前提下,盡量加大信貸投入,支持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和結構調整。比如,在民生領域的痛點問題、小微企業的發展方面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工行行長谷澍特別強調,對一些堅守主業、生產經營正常且發展預期較好的企業,多措並舉幫助其渡過難關,而非簡單地抽貸斷貸。

  在董希淼看來,上半年銀行加大服務實體的力度,服務能力也在不斷提升中。展望未來,在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多的情況下,銀行業運營會面臨一定壓力,但在強調“六穩”和政策預調微調等利好背景下,下半年的良好業績可期。

(責編:李棟、朱一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