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外匯佔款規模小幅縮水 外匯佔款“七連增”終結

北京商報訊(記者 崔啟斌 吳限)8月外匯佔款規模小幅縮水,連續7個月增長的勢頭就此止步。9月14日,央行官網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末,央行口徑外匯佔款余額為215278.1億元,較7月末環比減少了23.85億元,這是今年以來外匯佔款的首次環比下降,並結束了此前連續7個月增長的趨勢。業內人士分析稱,外匯佔款出現負增長,是受美元指數波動上升、貿易順差增速下降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屬於正常現象,未來外匯佔款仍將維持雙向波動的態勢。
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外匯佔款持續保持正增長。具體來看,1-7月的外匯佔款分別環比增加44.82億元、40.51億元、78.39億元、74.21億元、91.44億元、76.08億元、108.17億元。
據介紹,外匯佔款是指央行收購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由於人民幣是非自由兌換貨幣,外資引入后需兌換成人民幣才能流通使用,國家為了外資換匯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需要國家用本國貨幣購買外匯,因此增加了“貨幣供給”,從而形成了外匯佔款。
對於8月外匯佔款環比減少的原因,幣策首席分析師肖磊認為,外匯佔款的下降與市場對美元的匯率預期有很大關系,再加上貿易順差增速下降,將外匯換成人民幣的總量和預期降低,直接影響到外匯佔款問題。
而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中心主任黃志龍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我國外匯佔款、官方外匯儲備正處於雙向波動的階段,官方外匯儲備小幅增加或減少、外匯佔款小幅增加或減少都是正常現象。
“8月外匯佔款環比減少,可能與8月人民幣匯率面臨較大貶值壓力有一定關系。同時,8月屬於旅游或准備留學的高峰季節,居民的換匯需求也比較大,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外匯佔款環比小幅減少。”黃志龍補充道。
事實上,受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8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出現大幅波動,不過市場情緒較為平穩,跨境資金流動保持基本穩定。8月外匯佔款的走勢與外匯儲備的變動基本一致。此前幾日,央行公布的8月外匯儲備余額為31097.16億美元,較7月末下降82.3億美元,降幅為0.26%,結束6月和7月連續兩個月的增長態勢。
有分析人士指出,外匯佔款和外匯儲備呈正相關的關系。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進一步分析稱,外匯佔款和外匯儲備存在一定的對應關系,從變化的趨勢以及方向上是一致的。外匯儲備的變化包括估值效應引起的變化,以及結售匯等因素實際使外匯儲備發生的變動。由於8月外匯儲備出現了負增長,對應的外匯佔款也出現小幅下降。
談及今后外匯佔款的規模趨勢,黃志龍表示,當前資金流動整體保持平穩,外匯佔款的小幅減少也說明資金外流壓力並不大。另外,從境外金融機構仍在持續增持人民幣債券的趨勢看,人民幣資產對境外資本依然具有比較大的吸引力和投資價值。未來外匯佔款仍將維持雙向波動的態勢,小幅的減少或增加將屬於正常現象。
溫彬也再次指出,目前人民幣相對穩定,人民幣的預期沒有發生變化,同時結售匯規模總體比較平衡,因此,外匯儲備規模不會有大的波動,外匯佔款也會保持相對平穩。未來,外匯儲備和外匯佔款不排除保持窄幅的雙向波動。代小杰/制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