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小罐茶審評:品質即品格 守護舌尖上的匠心

2018年09月07日16:57 |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綜合
小字號

心在一藝,其藝必工。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正有越來越多的人將技藝融入工作,以匠心推動著行業的轉型升級。

近日,小罐茶“做一天新中國茶審評師”的體驗活動在北京舉行,讓更多人走近小罐茶,了解茶葉審評師的專注堅守與創新超越,了解小罐茶名聲鵲起背后的“匠心”。

堅守與創新 用匠心鑄造品質

匠心,工匠之心,在於專注堅守,更在於創新超越。

俞華是小罐茶的研發中心的茶葉審評師,在她看來茶葉審評需要有匠心精神,不僅要有對茶葉品質穩定性的專注堅守,也要在審評方式方法上進行創新超越。

通俗來說,茶葉審評,就是通過喝、聞、看等,如何發現一款好茶,以及如何把控一款茶的品質。一般而言,很多人把茶葉視為農產品,往往不會特別重視,即使重視,審評標准也不會太高。同時,很多人傳統上都是依靠經驗進行審評,缺乏一個清晰、明確的科學標准或規范。這樣一來,茶葉品質的穩定性不容易獲得保証。

“對於小罐茶而言,是用消費品思維做茶,做茶葉的標准化,這就要求不僅通過統一等級、統一規格、統一包裝等,建立好茶的認知標准、飲用標准,同時也在茶葉審評等質量管控方面進行標准化探索。更重要的是,要通過高標准審評,保証小罐茶產品的質量不僅高,而且穩定。”俞華介紹說,小罐茶努力做的是科學審評,通過標准化保障茶葉高品質。

一方面,是將茶葉審評流程標准化、科學化。小罐茶的茶葉審評設定了“海選茶樣、目標茶樣、專家盲評以及批批審評、問題審評、質量提升”等6道審評關口。“隻有經得住6道審評關口的茶葉,才有資格裝進小罐,保証品質的持續穩定。”

另一方面,是將茶葉審評方式標准化、科學化。據介紹,小罐茶確立了專業團隊、五因子法、密碼審評、問題追溯4種科學的審評方式。

具體而言,專業團隊是指,小罐茶擁有一支有內外部專家組成的15人審評團隊。他們既有高級評茶員,也有龔淑英、沈紅等行業權威專業。他們對茶葉品質擁有1票否決權。審評前,小罐茶審評師要卸去全部首飾,並且不能吃辛辣食物,不能化妝和噴香水,更不能抽煙喝酒等,以免影響對茶葉香氣滋味的判斷。

五因子法是以“五因子法”進行實驗,分別對茶葉的外形、香氣、湯色、滋味、葉底等五個維度進行綜合評判。小罐茶審評師平均一天要喝70-80杯茶湯,喝茶喝到“醉茶”。通過這些工作,保証小罐茶產品的高品質。

密碼審評是為了保証一款好茶不被人為主觀偏好而遺漏,真正做到審評的客觀公正,小罐茶採取盲評的方式,利用數字密碼代稱審評茶樣,打亂順序,不透露茶源,每位審評師獨立提出意見,客觀公立。

問題追溯是小罐茶審評的顯著特點,審評師不僅承擔著對茶葉品質的判定工作,而且還要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也就是說,為了保証一款茶的高品質,小罐茶審評師得把發現的問題追溯到生產、倉儲等具體環節,和制茶大師共同協作提出解決方案。

找茶與找茬 用匠心發現好茶

“匠心精神是一種態度,一絲不苟﹔是一種專注,注重細節﹔是一種追求,力求完美。” 小罐茶品質管理部茶葉審評師孫倩認為匠心是踏實負責的工作態度,懷著對自己工作的敬畏之情,用心把茶葉審評做到極致。

“可以說是千杯嘗盡,隻為發現一款好茶。”

孫倩介紹說,在新品開發階段,審評是一個“找茶”的過程。小罐茶審評師從成百上千的樣品中進行海選和分析,確立屬於小罐茶的新品目標值,從而生產出一款真正高質量的好茶。

在研發一款新茶時,小罐茶審評師要收集市面上幾乎全部的茶樣,進行審評,分析各種利弊,確定小罐茶新品在外形、口感、湯色、葉底、香氣等預期目標值。基於這些目標值,審評師會和制茶大師共同商討、研究,不斷地改良和調整工藝,不斷地提供不同工藝的茶樣,直至審評確認符合小罐茶目標值的茶樣。

然而,一切還遠未結束。為了確保推出的是一款公認好茶,小罐茶還要邀請行業權威專家,參與到對確定的茶樣進行再審評,採取盲評方式,評判各項指標。隻有通過盲評的茶樣,才能真正成為小罐茶推向市場的新品。

在成品上市階段,審評是一個“找茬”的過程。確定一款高品質的新品,只是小罐茶審評工作的一部分。審評還要對全部上市產品進行持續質量把關,也就是說,審評師要對每款茶的不同批次產品,進行嚴格審評,保証其完全達到目標值,保障品質的高穩定性。

若出現問題,小罐茶審評師就要追溯問題,和制茶大師一起提出解決方案,調整工藝,直至每批次產品都質量達標。最后,根據不同時期的消費者反饋,小罐茶會對產品主動提出質量提升建議,審評師要對調整工藝、提升品質的茶葉進行再次審評,以達到目標。

品質即品格,正是對品質的專注堅守,對審評方式方法的創新超越,才使得小罐茶一款茶從立項到上市,平均經歷大概2年時間。

茶葉審評,凝聚匠心,小罐茶的科學審評不僅書寫著一個企業的工匠精神,更守護著廣大消費者舌尖上的匠心。 

(責編:李棟、朱一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