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抱團追捧高投資價值品種 三類機構交叉持有161隻個股

編者按:隨著上市公司半年報陸續登場,機構上半年持倉情況日漸明晰,多類機構共同持有的上市公司受到投資者關注。分析人士認為,各類機構的投資理念存在些許差異,而被多家機構同時持倉的公司屬於集多種機會於一身的標的,投資價值凸顯。統計顯示,截至昨日,滬深兩市共有2873家公司披露中報業績,其中,有161家公司被三類及以上機構共同持倉。今日本報特對上述多類機構同時持倉股進行分析解讀,供投資者參考。
機構新進增持158隻個股
隨著上市公司2018年中報披露接近尾聲,機構的持倉變動備受市場追捧,被市場視為風向標的社保基金、QFII等長線資金的選股思路,更是成為當前投資熱點的重要依據。《証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截至目前,在已披露中報的公司中,共有161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同時出現社保基金、保險、券商、QFII、基金等三類及以上機構的身影。
從持股數量來看,截至二季度末,上述161家公司中,南京銀行(195808.78萬股)、中國石化(171944.64萬股)、大秦鐵路(84833.29萬股)、南方航空(78737.48萬股)、節能風電(63975.42萬股)、海康威視(51040.34萬股)等6家公司機構持股數量居前,均在5億股以上。此外,包括中國巨石、華魯恆升、寧波銀行、樂普醫療、招商蛇口、華域汽車、中信銀行、五糧液、廣深鐵路、海螺水泥、復星醫藥等在內的53家公司機構持股數量均超1億股。
新進增持方面,截至二季度末,上述三類及以上機構在此期間新進增持158家公司股票,其中,二季度機構新進持有工業富聯、寧德時代、藥明康德、深信服、設計總院、淳中科技等6家公司股票,持股數量分別達到16210.90萬股、2691.42萬股、1197.83萬股、671.50萬股、245.54萬股、26.62萬股。另外,並對包括南京銀行(47206.54萬股)、中國石化(35692.92萬股)、南方航空(29191.67萬股)、大秦鐵路(28031.08萬股)、華域汽車(17686.30萬股)、華魯恆升(16692.88萬股)、工業富聯(16210.90萬股)等在內的152家公司股票進行增持操作。
減持方面,截至二季度末,盈趣科技、德賽電池、大冷股份、華潤三九、理工環科、寶鈦股份、哈投股份、環旭電子、隧道股份等9家公司股票被上述機構減持。
44隻個股7月份以來實現上漲
《証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上述機構交叉持有的161隻個股中,有44隻個股7月份以來實現上漲。具體來看,萬年青(18.10%)、湯臣倍健(17.95%)、通策醫療(16.89%)、順絡電子(14.49%)、恆力股份(12.96%)、海螺水泥(12.51%)等6隻個股期間累計上漲均超10%。此外,包括寶鈦股份、特發信息、龍蟒佰利、深圳機場、航天機電、隧道股份、安井食品、寧波銀行等在內的38隻個股期間也均有不錯的市場表現,實現逆市上漲。
資金流向方面,有19隻個股7月份以來實現大單資金淨流入。其中,湯臣倍健(29913.22萬元)、通策醫療(12224.07萬元)、齊心集團(11866.16萬元)等3隻個股期間均獲1億元以上大單資金追捧。此外,海大集團(8597.03萬元)、歐派家居(6396.61萬元)、新研股份(6310.60萬元)、長海股份(4937.82萬元)、美晨生態(4329.61萬元)、興蓉環境(1909.76萬元)、中牧股份(1599.94萬元)、金螳螂(1417.92萬元)等個股期間累計大單資金淨流入也均在1000萬元以上。
123家公司中報業績同比增長
《証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上述161家公司中,有123家公司2018年上半年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佔比76.40%。其中,悅達投資(1072.33%)、方大炭素(668.85%)、元祖股份(513.76%)、萬年青(487.15%)、浙江醫藥(419.86%)、天原集團(302.63%)等6家公司中報淨利潤同比增長均在300%以上。此外,洛陽鉬業(273.89%)、杭氧股份(243.79%)、金達威(228.58%)、華魯恆升(207.98%)、寶鋼包裝(166.20%)、寶鈦股份(165.01%)、德邦股份(159.58%)等7家公司報告期內淨利潤均實現同比翻番。
對於業績表現較為突出的方大炭素,公司是中國炭和石墨制品龍頭企業,也是我國第一個自行設計建設的大型綜合炭素生產企業和惟一的大型高爐炭磚生產基地,公司處於炭素行業產能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國內龍頭地位,炭素產量、銷量、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均居國內炭素企業榜首,產量和營業收入僅次於德國SGL、美國UCAR,是亞洲最大、世界第三的炭素生產企業。產品廣泛應用於冶金、能源、化工、機械等行業和高科技領域,暢銷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並遠銷世界五大洲60多個國家和地區。核石墨、生物炭等炭素新材料的研究和生產保持國內領先地位。
進一步梳理發現,已有51家上市公司率先披露了2018年三季報業績預告,業績預喜公司家數達39家,佔比76.47%。海能達(195.76%)、金達威(191.28%)、杭氧股份(150.91%)、揚農化工(130.00%)、久立特材(100.00%)等5家公司均預計報告期內淨利潤實現同比翻番,魯陽節能(90.00%)、齊心集團(80.00%)、天原集團(70.44%)、眾信旅游(65.00%)、樂普醫療(57.00%)、申通快遞(55.00%)、水晶光電(50.00%)、天虹股份(50.00%)等8家公司三季報業績均有望同比增長超五成。
海能達較為典型,公司長期聚焦專網通信行業,主要從事對講機終端、集群系統及調度系統等專業無線通信設備及軟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並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是我國專網通信行業的領軍企業和全球專網通信的技術領先企業。公司產品主要應用於政府與公共安全部門、公用事業以及工商業用戶的應急通信、指揮調度和日常工作通信等,其中全球政府與公共安全部門是公司的主要客戶。
盡管上述個股市場表現平平,但良好的業績表現或是機構看好的重要因素之一。近30日內,共有138隻個股獲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其中,華魯恆升(30家)、揚農化工(27家)、海螺水泥(24家)、樂普醫療(24家)、先導智能(22家)、小天鵝A(22家)、寧德時代(22家)、招商蛇口(21家)、中國巨石(21家)、恩華藥業(21家)、家家悅(20家)、偉星新材(20家)等個股機構看好評級家數均在20家及以上,備受青睞。此外,杉杉股份、安琪酵母、南京銀行、眾信旅游、寧波銀行、天士力、碧水源、天虹股份、歐派家居、華域汽車等個股也被機構扎堆看好。
對於機構看好評級家數居首的華魯恆升,聯訊証券表示,公司在建50萬噸乙二醇預計在三季度末投產,由於我國乙二醇進口依賴度近60%,在目前油價上行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下行的背景下,公司的煤制乙二醇項目優勢明顯,未來利潤空間可期。全球重回高油價背景下公司煤化工成本優勢凸顯,未來多產品有望充分受益價差擴大。看好公司深耕煤化工領域形成的強大成本優勢護城河,同時公司所在園區入選山東第二批擬認定化工園區名單,150萬噸新材料項目已經入選新舊動能轉換項目。預計公司2018年至2019年淨利潤分別為29.20億元、32.40億元,每股收益分別為1.80元、2.00元,強烈“推薦”評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