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破無效供給  培育新動能  降實體成本

“破立降”助推高質量發展(銳財經)

本報記者  李  婕
2018年08月17日07:5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如何,又將怎樣推進?8月16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召開專題發布會,介紹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關工作情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各地重點在“破”“立”“降”上下功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不斷加快,經濟發展質量不斷提高。今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將持續推進,去杠杆、去產能、降成本、培育新動能,並注意把握好節奏和力度。

  

  去產能,清“僵尸”

  “破”就是大力破除無效供給,把處置“僵尸企業”作為重要抓手,推動化解過剩產能。國家發展和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兼經濟運行調節局局長趙辰昕介紹,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市場決定要素配制的機制逐漸形成,供需結構更趨協調平衡。

  去產能深入推進。1-7月,退出煤炭產能8000萬噸左右,完成全年任務1.5億噸的50%以上﹔壓減粗鋼產能2470萬噸,完成全年任務3000萬噸的80%以上。供求關系顯著改善,企業效率持續向好。上半年,鋼鐵、煤炭、電力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利潤率分別增長93.4%、18.4%和28.1%。

  “僵尸企業”有序出清。今年以來,“僵尸企業”出清工作取得明顯進展。趙辰昕介紹,各級法院針對破產審判能力不足的問題,大幅增設了清算和破產審判庭,推動依法破產結案數量顯著增長。

  去杠杆積極穩妥。據近期國際清算銀行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非金融企業部門杠杆率已連續6個季度環比下降。另外據統計局數據,2018年6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6%,同比降低0.4個百分點。已經落地的雲南錫業、中船重工等市場化債轉股項目則降低了企業財務負擔,提振了企業發展信心。

  不過,高質量的供給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以煤炭行業為例,趙辰昕說,雖然去產能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仍然處於結構調整和新舊動能轉換的“陣痛期”,要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從總量性去產能轉向結構性去產能、系統性優產能,努力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

  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1.6%

  有破有立。今年以來,圍繞振興實體經濟、推動產業創新發展,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成效逐步顯現。

  創新驅動發展勢頭增強。適應消費和產品升級的新產品增長較快,上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個百分點。部分產品勢頭強勁,如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1-7月產量分別增長68.6%和21%。

  產業轉型升級效果明顯。1-7月,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6%和8.6%,明顯快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增速﹔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則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速低0.7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上半年,一產、二產、三產增加值同比增長3.2%、6.1%和7.6%,三產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對增長的貢獻持續提升。

  各領域補短板順利推進。2017年中央和省級專項扶貧資金突破1400億元,易地扶貧搬遷、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重點工程全面啟動,災后水利薄弱環節建設加快,西成、渝桂等一批鐵路重大項目建成運行。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產業協調司副司長蔡榮華表示,發展好實體經濟是世界各國都面臨的一個課題。下一步,重點是抓好“五個推動”,例如,緊緊抓住新一輪產業變革的契機,聚焦制造業智能化等重點領域,積極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還有推動石化產業優化布局,推動智能汽車產業、品牌、服務業大發展等。

  企業成本預計下降1.1萬億元

  立不立得住,很大程度上要看企業。降低企業成本、減輕企業負擔,是加快振興實體經濟的重要內容。

  上半年在能源、原材料價格明顯上漲的情況下,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4.42元,比上年同期減少0.37元,自2016年以來持續下降。今年全年預計降成本1.1萬億元以上。

  一方面,減稅降費力度持續加大。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下調一個百分點,小規模納稅人的年銷售額標准上調到500萬元,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征收的標准降低25%。另一方面,融資、人工、用能、物流等要素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在不斷降低。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價格司巡視員張滿英介紹,進一步清理規范經營服務性收費、降低企業用能、物流等成本,預計可減輕企業負擔超過1500億元,目前已出台措施涉及金額超過1200億元,也就是說任務的80%已經完成。

  “不合理的堅決取消,過高的堅決降下來,讓企業輕裝上陣、聚力發展。”張滿英介紹,在降低企業非稅負擔方面,還將繼續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降低省內天然氣輸配價格﹔降低電信資費以及交通、物流等領域收費,分別涉及金額821億元、8.5億元和300多億元。

  “實踐証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符合現階段中國經濟發展實際,能夠有效解決經濟運行中的很多現實難題,對實現經濟穩中向好發揮了關鍵作用,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舉措。”趙辰昕說,下一步,將繼續加大基礎設施補短板的力度,打通去產能制度梗阻,堅定做好去杠杆工作,把握好力度和節奏,不斷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向縱深推進。

(責編:李棟、朱一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