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45萬億元 同比多增6237億元 

本報記者  李  婕
2018年08月14日07:5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如何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向來是熱點話題之一。近期,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引導銀行保險機構加大資金投放力度,保障實體經濟有效需求。最新數據顯示,7月份信貸放量,在建項目融資需求進一步得到保障,小微企業所獲貸款增加,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大。

  

  保障有效融資需求

  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介紹,近來,銀保監會指導銀行保險機構准確把握促進經濟增長與防控風險的關系,充分利用當前流動性充裕、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的有利條件,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擴大對實體經濟融資支持。

  貸款投放明顯加快。據初步統計,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45萬億元,同比多增6237億元。在建項目融資需求進一步得到保障,對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金融支持也在加大。7月新增基礎設施行業貸款1724億元,較6月多增469億元。同時,信托貸款、委托貸款等表外融資變化也趨於平緩。

  實際上,今年以來金融業在防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兩方面同時發力。5月末,產能過剩行業中長期貸款下降2.1%,低效融資需求受到明顯遏制﹔房地產貸款增速同比下降4.5個百分點,其中個人住房貸款增速下降13.7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制造業貸款余額16.7萬億元,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小微企業、涉農、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領域和薄弱環節貸款分別同比增長14.2%、7.6%、45.6%,信貸結構持續得到優化。

  “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運行的中心任務。”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向本報記者指出,當前政策指向也很清晰,在信貸方面,更注重差異化,有保有壓,向小微、“三農”企業傾斜,保障有效融資需求。

  創新機制提升服務

  如何進一步解決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仍然是當下需要突破的重點。此前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會議指出,必須更加重視打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

  據了解,銀保監會正從機制入手,加大政策扶持。

  推動機制創新,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例如,調整貸款損失准備監管要求,鼓勵銀行利用撥備較為充足的有利條件,加大不良貸款處置核銷力度。上半年共處置不良貸款約8000億元,較上年同期多處置1665億元,騰出更多信貸投放空間。再例如,積極支持銀行機構尤其是中小機構多渠道補充資本,打通商業銀行補充一級資本的渠道,增強信貸投放能力。6月末,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13.52%,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0.57%,在表內貸款快速增長的情況下資本水平保持穩定。

  健全激勵機制,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意願。為著力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優化小微金融服務監管考核辦法,落實無還本續貸、盡職免責等監管政策,提高小微企業貸款不良容忍度。今年前7個月,銀行業小微企業貸款增加1.6萬億元,增速持續高於同期全部貸款增速。同時,銀保監會督促銀行機構綜合分析民營企業風險狀況,加大對主業突出、信譽良好的民營企業授信支持,合理確定貸款價格,適度降低融資成本。

  疏通“最后一公裡”

  針對下半年的工作形勢,近段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銀保監會等部門密集發聲。專家指出,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微調預調已經開始部署,下半年政策推進重點開始浮出水面。

  例如,中國人民銀行召開2018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釋放出明確信號:下半年將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加強預調微調,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此外,積極穩妥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把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更好結合起來﹔繼續改善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進一步擴大金融開放等。

  銀保監會則強調嚴格按照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三年攻堅戰的路線圖和時間表,穩步推進整治市場亂象,在保持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基礎上精准“拆彈”,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同時表示將加強統籌協調,扎實細致工作,進一步疏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最后一公裡”,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徐洪才認為,一方面,各市場主體要看到中國經濟有韌性,發展回旋余地大,要對經濟增長和金融穩定有信心﹔另一方面,在推動信貸、股市、債市、匯市、樓市等健康發展方面,我們還有許多工作可以細化分解。要增強政策的靈活性和針對性,把握施策力度和節奏,創造更多市場有利條件。

(責編:李棟、朱一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