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A股掀增持回購潮 多公司拋增持回購計劃

崔啟斌 高萍
2018年08月10日07:44 | 來源:北京商報
小字號
原標題:A股掀增持回購潮

  A股再次掀起增持、回購熱潮。8月9日晚間,潮宏基(002345)等多家公司披露了增持、回購等相關公告。據不完全統計,僅在8月9日,就有近30家公司發布了關於增持、回購的信息。在業內人士看來,上市公司密集發布股東增持以及公司股票回購的公告,說明市場進入相對底部區域。不過,對於投資者而言則要綜合多種因素辨別,對於有著增持、回購預期的上市公司,謹防忽悠式增持和回購。

  多公司拋增持回購計劃

  8月9日晚間,多家上市公司披露股票回購及增持相關公告,加入到上市公司增持、回購潮中。

  其中,力星股份披露的股份回購預案顯示,公司擬回購的資金總額為0.4億-1.2億元。潮宏基則披露股份回購實施進程稱,公司在8月9日首次通過股票回購專用証券賬戶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實施回購股份,回購股份數量為36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4%,支付的總金額約為2476.14萬元。另外,方大集團則在8月9日晚間發布了控股股東增持公告,控股股東基於對公司的發展前景看好,在當日增持公司股份608.38萬股,增持金額約為2950萬元。

  事實上,在此之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在8月9日披露了關於繼續增持、回購的計劃。根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僅在8月9日就有12家上市公司披露股東增持情況或增持計劃,而發布股票回購相關公告的上市公司則有16家。諸如,中國動力8月9日披露公告表示,公司控股股東中船投資計劃自公告日起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交易系統增持公司股份1億-3億元。另外,海聯金匯8月9日發布公告表示,公司計劃自籌資金從二級市場回購股份,回購金額為2億-4億元,回購股份用於后期股權激勵計劃或注銷。

  在英大証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看來,增持、回購是一種反向交易行為。上市公司密集發布股東增持以及公司股票回購的公告,出現大量的反向交易行為也說明市場的底部到來,通常股價偏低的時候反向交易行為容易大量出現。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股票回購行為,証監會在8月8日晚間發文公開表態稱將加大相關基礎性制度改革力度。抓緊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回購制度,促進上市公司優化資本結構、提升投資價值。另外,証監會還表示,鼓勵包括國有控股企業、金融企業在內的上市公司依法實施員工持股計劃,強化激勵約束,更好服務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金融改革等。在此背景下,8月9日,A股三大股指悉數大漲,各板塊全線上漲。

  逾600家公司進行回購

  根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已經有625家上市公司或完成了回購計劃,或在實施回購,或處於正在籌劃回購股票的進程中。

  據悉,股票回購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現金等方式,從股票市場上購回該公司發行在外的一定數額股票的行為。Wind數據顯示,從回購的目的來看,股份回購則分為市值管理、實施股權激勵或股權激勵注銷以及其他等幾種類型。

  根據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回購股份金額最大的為永輝超市。在此期間,永輝超市完成回購股份金額約為16.25億元,回購目的在於進行股權激勵。緊隨其后的為均勝電子,該公司今年以來共回購公司股份金額約為13.64億元,回購股份數目約為5300.37萬股。均勝電子回購股份的目的則在於市值管理。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均勝電子股份回購計劃還尚未完成。

  另外,根據同花順數據顯示,公司股票回購事項進程中,公告董事會同意增持預案的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共有171家。其中,擬回購金額最多的為美的集團。數據顯示,美的集團在7月5日披露的預案顯示,公司擬回購金額為不超過40億元。有媒體報道稱,美的集團提出的40億元回購方案在歷史上排名第三。對於股份回購的目的,美的集團則公告稱,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高度認可,在綜合考慮公司近期股票二級市場表現,並結合公司經營情況、主營業務發展前景、公司財務狀況以及未來盈利能力等基礎上,為使股價與公司價值匹配等。回購金額緊隨美的集團之后的為分眾傳媒,該公司擬回購股份的資金總額為不超過30億元,而均勝電子擬回購的資金總額為不超過22億元。

  Wind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美的集團、均勝電子回購方案的進度均已在實施股票回購進程中,分眾傳媒則已經通過股東大會。截至8月9日,美的集團已經回購股份金額約為12.47億元。

  另外,在股東增持方面,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959家公司獲得大股東的增持。

  綜合多因素理性看待

  在A股掀起增持、回購潮的背景下,對於投資者而言應如何進行投資無疑是市場關心的話題之一。在業內人士看來,在此背景下,投資者應該看清增持、回購背后的邏輯。在關注增持、回購相關上市公司時,還是要結合公司基本面、管理層能力等多重因素綜合判斷。

  北京一位券商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大股東增持上市公司股票的動機,不外乎以下幾種情況。首先,有些上市公司大股東認為公司股價已處於合理投資區間,選擇恰當的時機進場。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提振投資者信心,表達管理層對公司未來經營業績的信心。再就是存在有再融資需求的公司逢低增持以保障再融資順利進行。此外,也存在大股東想提高控制權,通過大量收購流通股以增加其談判籌碼,股權質押壓力下股價維穩的需要等。“股票回購,不僅可以提振投資者信心,回購完成后也能減少公司總股本,提高每股收益,直接利好存量的流通股東。一般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多發生於股價下挫之際,希望能夠借此穩定股價。”該券商人士如是說。

  從存在增持、回購情況的個股二級市場走勢來看,部分公司股價表現確實存在承壓的跡象。諸如,在6月21日-8月8日期間獲得公司控股股東累計增持超過1%股份的傳化智聯,自今年5月以來,累計跌幅超過三成,而在7月17日,該公司盤中最低價10.7元的股價一度創下2016年以來股價新低。推出股份回購計劃的均勝電子在今年以來的股價,累計跌幅則達到26%左右。而在拋出增持或回購計劃之后,不少公司股價也出現上漲跡象。例如,8月9日公告股東提議股票回購的索菲亞在當日漲停。

  北京商報記者 崔啟斌 高萍/文 王飛/制表

(責編:李棟、朱一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