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資本市場固本之策

2018年08月09日08:16 | 來源:中國經濟網
小字號
原標題: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資本市場固本之策

  編者按 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強化上市公司競爭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夯實資本市場基礎,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根本﹔是增強資本市場吸引力和活力,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功能的關鍵﹔更是踐行高質量發展要求,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重要手段。本報今起推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系列報道,探討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路徑和方法

  如果把我國資本市場比作一串珍珠項鏈,那麼,一顆顆珍珠就是高質量的上市公司。

  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7月底,我國上市公司家數增加到3551家,總市值約50.62萬億元,處於全球資本市場前列。作為資本市場基石的上市公司,數量穩步增長,業績持續改善,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當下,投資者關心我國資本市場如何健康發展。資本市場應成為增量財富的創造場所,而不能淪為一個存量財富的再分配場所。上市公司是財富增長的重要源泉,是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動機。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一個重要表現就是不斷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形成以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為發展導向的上市公司質量標准。與此相呼應,應堅持增加高質量上市公司與嚴格退市制度兩手抓,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亦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固本之策。

  “進退兩難”現象存在

  在看到我國資本市場發展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問題。比如,在一顆顆珍珠中,也不乏“南郭先生”﹔在某些“爆雷”事件中,一些上市公司忽然“珍珠”變“泥丸”,讓投資者無可奈何、深惡痛絕。

  7月27日,中國証監會出台了修訂后的退市制度。正式發布的退市制度,完善了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主要情形,提高規則的可操作性,強化証券交易所的一線監管職能,這標志著A股退市制度改革邁出了重大一步。

  長期以來,A股市場存在著“進來難,退出去更難”現象。“進”端,“門縫”太窄﹔“退”端,存在“不死鳥”神話。資本市場如何吐故納新,一直是一個極有挑戰性的難題。

  進與退,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優勝劣汰,進退有矩,是成熟的資本市場特征之一。以美國為例,自2001年以來,紐交所平均每年有128家上市公司退市﹔納斯達克市場年均303家退市,平均退市率分別達到6%和10%。然而,統計顯示,2001年至2017年,A股共有93家上市公司退市,年均退市率僅為0.33%。

  退市難,有復雜的歷史原因。早期,我國資本市場定位於解決國有企業改制脫困的融資需求,上市公司因其具有豐富的融資手段等優勢,成為了地方政府的“香餑餑”。一個地區上市公司的數量往往成為考量其政績的重要指標之一。要掰掉“心頭好”“動奶酪”,殊為不易。

  按市場規律辦事

  讓“進”和“退”按市場規律和節奏推進,成為基礎制度建設的一個亮點。完善股票市場上市、退市等基礎性制度,優化資源配置功能,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首要一環。

  在“進”端,即上市公司的供給端,堅持新股發行常態化。2017年,滬深兩市共有438隻新股上市,IPO總量佔全球的近30%。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直接融資功能進一步增強,IPO“堰塞湖”現象有效緩解。

  在此進程中,中國証監會主席劉士余要求“嚴把質量關”,從源頭上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堅決把那些帶病申報、試圖蒙混過關圈錢的企業擋在門外。與此同時,新股發行常態化,為股票發行逐步從核准制向注冊制過渡做准備,推動發行制度向市場化、法制化邁出大步。

  需要指出的是,上市公司的結構也在悄然變化。過去,A股市場以傳統行業權重股為龍頭,產業結構偏傳統,對新興經濟企業的接納程度不夠。為順應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需要,資本市場發行上市制度加速改革,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適應性,加快支持科技創新的資本形成機制,激勵新經濟企業上市,優化A股產業結構,為資本市場支持創新驅動發展修好“高速路”,加快培育適應現代化經濟體系特征的上市公司。

  新股發行常態化,也打擊了炒“殼”。此前,新股發行數量較少,供給嚴重不足,增加了各方“保殼”的動力以及市場對“保殼”的預期,使得“炒殼”“借殼”成為A股一大頑疾。在“烏鴉變鳳凰”的背后,不乏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忽悠中小投資者跟風炒作,炒ST股等亂象頻出。

  對此,劉士余稱,IPO數量上去了,“殼”的價格不就下來了嗎,市場還會“炒殼”嗎?與此同時,借殼上市也被嚴監管。借殼上市條件幾乎等同於IPO,而創業板明確不能借殼上市。今年以來,在嚴格執行退市制度的基礎上,已有5家上市公司被強制退市或者處於退市程序中。

  証監會副主席閻慶民表示,要處理好“進與退”的關系。一方面要從嚴把關,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一方面要完善退市過程中信息披露、投資者權益保護等制度,做到應退盡退,不斷淨化市場環境。

  補齊監管短板

  今年6月份,証監會有關負責人聽取多位企業家對《上市公司治理准則(修訂稿)》的意見和建議。市場預計,在履行公開征求意見等立法程序后,上市公司治理新《准則》將盡快推出,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長期以來,上市公司治理中,“一突出、兩不夠”的現象屢見不鮮。“一突出”是道德風險突出。具體表現為“五性”不足:財務合規性、交易行為規范性、並購重組真實性、環境保護透明性和分紅意願主動性均不足﹔“兩不夠”是信息披露有效性不夠和公司治理結構科學性不夠。

  這些現象背后,歸根到底是上市公司內部治理結構中制衡機制無效和外部監督機制缺乏的問題。這些亂象不僅嚴重損害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而且也危害上市公司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嚴重影響了我國資本市場的競爭力,投資者意見很大。

  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與之相匹配的高質量高效率的資本市場。上市公司“形似神不似”的現象,需要“糾偏”。閻慶民表示,資本市場要有新作為,服務實體經濟能力要提高,就要系統性、針對性地採取措施,提高信息披露質量、提高公司治理有效性、提高上市公司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高上市公司協會服務水平,共同推動上市公司質量提升。

  客觀地說,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近年來,一個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為中心,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為龍頭,以提高上市公司透明度為主線的綜合監管體系正在逐步完善,一系列強化信息披露、嚴懲內幕交易的“組合拳”正在發揮作用。

  比如,督促“鐵公雞”分紅,提高回報股東意識﹔提高信息披露質量,提升上市公司誠信合規意識﹔保護中小投資者,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有效性﹔強化發行人和保薦人責任,督促中介機構歸位盡責,把好資本市場“入口關”﹔行政處罰依法全面從嚴的同時,推進建立健全行政處罰、民事賠償、刑事處罰有效銜接的法律體系等,這些都是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的應有之義,也是監管的著力之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祝惠春)

(責編:朱江、仝宗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