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看得到風險想不到 境外旅游你買對保險了嗎?
又到暑期,伴隨出境游的持續升溫,出境游風險也愈發引人關注。記者在北京、上海等地調研發現,近來,前往國外旅游的人數激增,人們投保境外旅游險的意識也在增強。那麼,境外旅游險能提供哪些保障?消費者如何挑選?在境外出險后,如何理賠?《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了業內人士。
風險意識參差不齊
俗話說,行船跑馬三分險。目前,我國已連續多年保持全球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國地位,2017年出境旅游突破1.3億人次。如此龐大的旅游消費人群,如何在遙遠而陌生的旅程中安全享受旅游樂趣?
“境外游涉及語言、氣候、風土人情、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差異,風險問題較國內旅游更為復雜。”平安產險理賠負責人黑麗金說,境外游中的風險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從理賠案件來看,突發事件、高額治療費、救援時效等是較常見的風險點,要提前做好風險防范准備。
“看新聞得知一些出國旅游者發生了意外,很痛心,同時也意識到出國旅游前做好保險規劃太有必要了。”近期計劃出國旅游的北京市民李欣坦言,購買保險,不僅圖個心安,萬一有什麼情況發生,也能有個保障。
國內最大的第三方互聯網保險平台慧擇網發布的報告顯示,5月至6月,通過該平台投保境外游保險的保單數量同比增長15.2%。
然而,目前許多國人出國旅游仍會忽視購買保險的必要性。記者在北京街頭採訪了數名市民,當被問及境外游是否會主動購買保險時,一些市民對風險的認知及保險的認可度還不高,面對風險,存在僥幸心理,認為“一般不會有什麼意外,沒有太大必要”,“隻要身體足夠好且注意安全,便可以平平安安游玩。”
黑麗金說,境外旅游險提供的不只是小概率事件導致死亡或者傷殘等情況的賠款,境外游期間游客可能會因發燒、急性腸胃炎等住院,在國內可能不是大事,但在國外獨自處理非常不便,醫療費用可能也比國內高。投保游客一旦出險,很多保險公司可以提供就醫墊付、醫療轉運等服務,解決游客的燃眉之急。
境外旅游險僅為統稱細分險種須關注
“跟團游的話,旅行社一般都說投保了旅行社責任險,所以自己就不用再單獨買保險了,不管出了什麼問題都可以找保險公司?”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有類似想法的消費者並不在少數。
保險專家提醒,其實這是誤區,旅行社責任險隻為旅行社因疏忽或過失所需承擔的經濟責任埋單,如果游客因本人原因發生了意外事故則不在理賠范圍內。
友邦保險中國區有關負責人說,境外旅游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可以細分為意外傷害、醫療費用補償、航程延誤、財務損失等險種。不少消費者並不清楚這些分類,且忽略免責條款,往往造成自身保險保障不完善,在出險時得不到賠償。
剛剛在國外某海島經歷了“潛水驚魂”的上海市民戴女士,回想起深潛時大腿肌肉拉傷時的情景仍心有余悸。她在出國前購買了一份境外旅游險,本以為這樣就萬無一失了,但當在受傷后查詢保單詳情時,她才留意到“運動意外傷害”的保額為0,隻有意外殘疾或身亡才會獲賠5萬元。
“保單都有除外責任,這是保險公司不提供保障的范圍。”慧擇網旅游保險產品專家賀健說,潛水、蹦極、跳傘等高危項目發生的意外往往都不屬於普通意外傷害保險保障范圍,如消費者要參與此類項目,一定要看清楚保險條款,或者投保附加高風險運動意外傷害保險。
還有一些消費者認為,隻要自己買了足額保險,就能規避風險,卻忽略了萬一遇到重大突發風險,是否能得到及時救助。
“消費者除了留意保障范圍、保障額度外,一定要特別關注保單裡是否有意外救援條款。”優普旅行援助服務(北京)有限公司首席銷售官王紅兵表示,“緊急救援能力”是境外旅游保險的核心競爭力,包括直升機救援、海外法律援助、高端醫療救助等,能在意外發生之后為生命安全提供最大保障。
投保首選有實力保險公司理賠要保存好相關証明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出境旅游時旅行社會建議消費者購買全面的保險,但旅行社能提供的風險保障並不是很多,除了為旅客投保團隊保險外,很少有其他保險保障。
“消費者在選擇境外旅游險時要優先考慮產品的質量和服務,而不是價格。”平安產險相關產品負責人潘家成說,保險公司可根據消費者旅行中的風險狀況、出行天數及出行目的地等為其提供定制化保險服務方案,消費者能充分把握自己的風險點是否被覆蓋,救援覆蓋的醫療網點是否夠多夠廣,能否獲得中文服務等。
選購境外旅游險,消費者往往被提示,盡量選擇帶有緊急救援服務的保險產品。“境外旅行還是建議買外資保險公司的產品,理賠服務意識和全球資源網絡是中資保險公司沒法比的。”有消費者認為境外旅游險還是外資保險公司的產品“靠譜”。
對此,對外經貿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王國軍表示,一些外資公司的救援平台,可能會出現溝通語言不暢等問題,合資公司會好一些。“但是否是外資不是最重要的,關鍵看這家保險公司的實力,比如緊急救援內容和流程,救援機構資質,以及有沒有全球救援的成功案例。”
“一旦發生意外需要理賠,需要第一時間向保險公司報案。”賀健說,理賠流程中需要的保單、身份証、費用清單等材料是必須提供的。比如對於醫療墊付、送返等服務,一般由保險公司的合作救援機構提供,過程中需要與醫療機構、當地政府、航空公司等溝通接洽,如果缺失材料,則無法辦理手續,會影響服務進程和效率。
採訪中,不少消費者也表達了疑惑,如果在境外發生事故導致重傷,自己不能及時提供理賠材料,是不是就不能享受救援服務,應該怎麼辦呢?對此,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對於在境外出險需要緊急救助的客戶,保險公司應特事特辦,開通綠色服務通道。通過提供海外急難援助服務,取消定點就診醫院及藥品限制,為出險客戶免單據憑証、向醫院提供擔保函等,讓客戶第一時間得到救助和理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