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員工持股計劃接連落空 整頓瘦身不惜自斷手臂

張健
2018年07月24日08:39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小字號
原標題:員工持股計劃接連落空 整頓瘦身不惜自斷手臂

  員工持股半途廢 大市低迷是主因

  據媒體報道,自去年年底以來,A股已有20家公司終止了員工持股計劃。梳理公告發現,這些公司終止員工持股計劃的原因主要有:金融監管政策的變化(如資管新規、再融資新規)、股價下跌、融資環境及其他(如長期停牌、基本面發生變化)。值得注意的是,除個別外,這20家公司終止的員工持股計劃杠杆比例幾乎都是1:1。業內人士認為,資管新規要求不得進行剛性兌付和保底保收益的承諾,但員工持股計劃的參與者往往認購的是劣后級,優先級大多來自於銀行理財資金,而銀行往往有最低收益的要求,這影響了部分員工持股計劃的實施。

  股權激勵落空,有多種原因,但大市表現不好、股價和市值跌落可能是最重要因素。本來,對於企業員工來說,各種形式的股權激勵是他們分享企業發展成果的重要渠道,也是把企業利益和員工利益捆綁的“繩索”。一般來說,企業的業績應該和股價與市值成“正比”,也與股權激勵中的股權權益密切相關。這也是股權激勵被認為是穩定員工、特別是高管層“金手銬”的主要原因。但現實中,業績並不完全等同於股價和市值,業績漲得好,股價和市值卻未必。多數上市公司熟悉利潤和營業額的管理,而對於市值,並無主動管理的意願和能力。但是,市值滑落客觀上卻使得股權激勵成為無法兌現的一紙空文,對員工的積極性是很大的打擊,最終也會影響到企業發展。所以,宏觀上大市的持續穩定增長和微觀上對市值管理的改善,同等重要。

  眾人擁抱“獨角獸” 隻炒概念估值跌

  A股上市的“獨角獸”企業經歷短暫的“花火”后,估值均遭遇了大幅下滑。股民們戲稱“腰斬才起步,三折不稀奇”。放在一年前,誰也想不到,“獨角獸”們會崩得如此厲害。以最近正處於風口浪尖的華大基因為例,這家公司於2017年7月14日登陸創業板,上市之初被連拉19個漲停,在漲停打開后仍然不改攻勢,直至當年11月14日,攀升至近262元的高峰。不過,絢爛總是短暫,隨后公司股價一路下跌。尤其近日,華大基因深陷“無創產前DNA篩查致兒童患生理缺陷”丑聞,加上限售股解禁,公司股價遭遇暴擊,連續跌停。

  A股市場炒作盛行,對熱門股經常一擁而上,隨后又一哄而散。表現在宏觀上,就是大盤大起大落﹔表現在微觀上,就是一隻股票好的時候宛如天仙,轉眼又說跌就跌。獨角獸本來是外國資本市場的一個比喻詞,並不是標准的專業術語。國內卻對被套上這種新名詞的公司趨之若鹜,不受時間限制,不受上市盈利要求的約束,一股腦全推到市場上。筆者認為,鼓勵高技術企業走向資本市場,不能太沒譜﹔鼓勵創新型企業上市,也要按規矩來。

  清理整頓下重拳 瘦身不惜斷手臂

  茅台集團官網近日發布文章稱,集團將清理整頓51家分、子公司,所有清理工作預計將會在2019年全面完成。媒體報道稱,目前已有12家分、子公司進入清理程序,3家子公司進入整合程序。接下來將有6家公司進入清理程序,28家進入清算、注銷程序,並退出2家參股企業。此次清理消息放出之前,貴州茅台便在3月組織了8個調研組赴全國各地進行調研,對各分、子公司及參股企業進行全面梳理。除了盈利能力外,茅台集團此次“瘦身”亦有品牌聚焦的考慮。“長遠來看,這些企業對茅台品牌透支嚴重,潛在風險大,與集團公司戰略發展規劃不相匹配,不能形成有力的戰略支撐,不利於茅台集團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茅台集團稱。業內人士表示,清理的主要目的是維護茅台品牌高端形象,聚焦集團資源,提升集團整體的品牌價值與各細分行業的競爭力。

  企業做大了,想不擴張都難﹔品牌做響了,分公司、子公司便會一擁而上。但是,擴張太猛,未必是好事,不珍愛自己的品牌,肯定要吃大虧。茅台的做法,短期可能會帶來營業額的下降,但絕對是有長遠目光的一招。長期以來,經濟學家和管理學家都在呼吁要做好主業,要提升品牌價值,但在發展勢頭迅猛的大勢下,在擴張能帶來營業收入的誘惑下,許多企業忙於外延式並購、忙於數量型產能增長。一些靠在知名品牌下的子品牌、孫品牌,更難做好。怎麼辦?關鍵時刻,企業還是要保持清醒頭腦,要擴張有度,要珍惜多年形成的品牌價值。特別是處於快速上升期的企業,需要考慮如何保持穩扎穩打的發展戰略,如何把主業做強,如何讓品牌持續增添影響力。

(責編:朱江、李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