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爭議百萬醫療險:宣傳極具吸引力 暗藏誤導被整頓

2018年06月20日08:13 | 來源:北京商報
小字號

作為短期健康險的代表,百萬醫療險從2016年開始逐步進入市場,憑借低保費、高保額成為最熱門的“網紅”保險產品之一。不過,由於混淆連續投保與保証續保,百萬醫療險引起了投保人的投訴,並被銀保監會點名,這一“網紅”產品一時間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網銷醫療險紛起

6月13日,銀保監會下發風險提示函指出,有消費者反映通過互聯網購買的短期健康險產品到期后不予續保的問題。對此,銀保監會明確短期健康險不含有保証續保條款,網銷短期健康保險的合同中所約定的“連續投保”並不等同於保証續保,消費者對此類產品要謹防宣傳誤導。

盡管銀保監會並沒有點名網銷百萬醫療險,不過險企與市場都心知肚明。文件發出后,第一時間引發爭議的便是目前十分火熱的百萬醫療險。

據了解,自2016年8月,眾安在線推出第一款百萬醫療險后,便引發多家主流人身險公司效仿,目前中國人壽、平安健康、泰康人壽等10余家公司均有此類產品,有保險公司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目前包括人身險公司、財產險公司在內在售或正在開發的百萬醫療險達到100余款。因為這一醫療險產品所繳保費較低、保障額度較高而受到了市場的青睞。

依據相關規定,健康保險按照保險期限分為長期健康險和短期健康險。長期健康險是指,保險期間超過一年或者保險期間雖不超過一年但含有保証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短期健康險是指,保險期間在一年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証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

目前市場上的百萬醫療險大多保障期為一年,也就是短期健康險投保人每年隻需幾百元便可以獲得涵蓋上百種疾病、保額過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的保障。

目前百萬醫療險在支付寶和微信平台以及多家公司的App上均有銷售,已經成為十足的“網紅”產品。但在銀保監會發布風險提示函后,關於“網紅”百萬醫療險的討論也隨之而來。

宣傳極具吸引力

不可否認的是,百萬醫療險有傳統健康險不具備的優勢。與傳統保險不同,通過互聯網平台銷售,消費者從了解產品到支付完成保單,最短隻需要幾分鐘時間。除了高保額之外,有些百萬醫療險還具有不需要體檢、隻需承諾未患病等誘人之處。

目前在微信平台上的微醫保與泰康在線合作的一款醫療險,投保年齡在0-60歲,可以保障100種重大疾病,保額最高達600萬元,沒有免賠額。同時該產品還涵蓋一般疾病及意外醫療,有1萬元的免賠額,保額也達到300萬元。保費與年齡挂鉤,對21-25周歲的青年來說,每年需繳保費僅462元,在有社保的情況下,僅需要216元。

高保低費是百萬醫療險的共同宣傳點。支付寶與平安保險合作的一款“平安e生保PLUS”也與上述宣傳類似,保障一般醫療和惡性腫瘤,保額分為“雙100萬元”和“雙300萬元”兩種,保費同樣也僅需387元起,在有社保的情況下僅需要202元起。具體來說,以23歲男性為例,在有社保的情況下,僅需要271元便可獲得一般醫療和惡性腫瘤共600萬元的保額。

北京商報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目前多數百萬醫療險在特色介紹中都有提及可以在10天內代約專家安排重疾就醫、安排專人協調住院、續保免審核、可續保到100歲等優勢。這也是吸引眾多消費者的原因所在,但值得注意的是,大多產品都沒有提及“保証續保”,唯一一款保証續保的產品是支付寶與人保健康合作的“好醫保·長期醫療”,但也僅能保証續保六年。

甄別保障優劣勢

作為醫療險中的一種,百萬醫療險可以看作社會醫保的補充。目前,社會醫保報銷能力有限,除了金額較少之外,如進口藥物等費用也都無法報銷,因此,百萬醫療險有了更大的拓展空間。

“這對於經濟能力較差而保障並不完善的人群是及時完善保障的絕好工具。”一位保險公司人士如是表示,可以緩解就醫時的費用壓力,避免因病致貧,與高端醫療險還有很大的區別,高端醫療在於服務質量和用藥范圍更具吸引力,大多都可以在境內外的一些精尖醫療機構就醫,醫生、藥物和醫療設備等更具優勢。

據了解,百萬醫療險實質上是一種費用補償型(報銷型)醫療保險,與傳統重疾險有著明顯的區別。簡單來說,百萬醫療險屬於消費型產品,投一年保一年,報銷醫療費,花多少賠多少,而重疾險是確診患有合同約定的重大疾病,按照所投保額給付。

最直觀來看,百萬醫療險和重疾險的區別就在於保費的高低,一般重疾險的保費都較貴,但能在確診后保留一部分賠償金,覆蓋收入損失,同時還能自主選擇保額,相比百萬醫療險“花多少賠多少”,較為靈活。

雖然百萬醫療險也覆蓋重大疾病,但也會遇到一些問題。有專家指出,重疾從發現到治療到康復是長期的,但市面的百萬醫療險保障短期化,兩者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重症通常潛伏期較長,落實治療方案也比較久,治療復雜程度高。而百萬醫療險往往隻有一年保障期,隻有保障期限內的費用能報銷,超過保障期的后續治療費用報銷很容易引發糾紛。

暗藏誤導被整頓

雖然百萬醫療險可以憑借低保費讓每個家庭都能獲得一張屬於自己的保單,讓保險進一步體現回歸保障,但目前市場上對於百萬醫療險的評價仍褒貶不一。

5月4日,銀保監會下發《關於組織開展人身保險產品專項核查清理工作的通知》,在負面清單中第二十四條便明確指出,費用補償型醫療保險,為追求營銷噱頭,在嚴重缺乏經驗數據、定價基礎的情況下,盲目設定高額給付限額,並在短期健康保險中引入“終身給付限額”、“連續投保”等長期保險概念,夸大產品功能,擾亂市場秩序。

這也被市場解讀為監管釋放對百萬醫療險出手規范整治的信號。據了解,目前一些公司為提高競爭力,推出百萬醫療險的保額已經達到1000萬元。同時,在實際銷售過程當中,一些銷售平台雖然提出了百萬醫療險為一年的短期險,但可以“連續投保”,讓對產品並不熟悉的消費者誤以為肯定可以續保,也就是“保証續保”。北京商報記者查閱一款百萬醫療險,在宣傳時標明“續保無等待期”,但並未提醒投保人是否能“保証續保”。

銀保監會指出,目前網銷短期健康保險的合同中雖然對續保做出了相應的約定,滿足條件的消費者在保險期間屆滿時,可以向保險公司申請繼續投保,但這並不等同於保証續保。也就是說,對於非保証續保的產品,保險公司可能會出現停售、調整費率或推出替代的新產品等情況,屆時保險消費者將會面臨不能續保的風險。

雖然目前百萬醫療險銷售火熱,但有精算師認為,消費者應理性看待,由於多數百萬醫療險規定必須進公立醫院普通門診就醫,且賠償是發生在一年內的醫療費用,這種百萬、千萬的超高保額實際上根本不會發生。同時由於保障期限短,也做不到保証續保,長遠來看,長期或終身重疾險更為穩妥,可以與百萬醫療險搭配購買。

 

(責編:李棟、趙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