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定價存爭議 小米CDR暫緩審核

崔啟斌 馬換換
2018年06月20日08:08 | 來源:北京商報
小字號

  備受矚目的小米集團(以下簡稱“小米”)CDR發行事宜在接受上會審核前卻突遭變數。6月19日早間,小米在官方微博宣布推遲CDR發行申請,隨后証監會也火速予以回應,表示將取消在6月19日召開的對小米CDR發行申請發審會。有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小米突然推遲CDR發行申請的原因或與定價機制存爭議以及市場環境有關。

  CDR發行標准將生變

  受小米CDR申請暫緩審核消息的影響,小米概念股集體大跌,截至6月19日收盤,奧士康、京泉華等多隻個股跌停。

  據悉,在6月15日深夜証監會就披露了小米發行CDR事項將於6月19日上會一事。而從遞交CDR發行申請材料到原定的6月19日上會,小米CDR發行事宜僅歷時12天。根據此前的工作安排,小米本擬先在A股發行CDR,之后在港交所發行IPO。但小米表示,公司經過反復慎重研究,決定分步實施在香港和境內的上市計劃,即先在香港上市,再擇機通過發行CDR的方式在境內上市。為此,公司將向証監會發起申請,推遲召開發審委會議審核公司的CDR發行申請。

  之后,証監會官網也証實了這一消息。根據証監會官網披露的第十七屆發審委2018年第88次工作會議公告的補充公告顯示,小米決定分步實施港股和中國存托憑証上市計劃,先發行港股,然后擇機在境內發行中國存托憑証,為此向証監會申請推遲發審會時間。証監會表示尊重小米的選擇,決定取消第十七屆發審委2018年第88次發審委會議對小米發行申報文件的審核。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調整上市計劃將可能導致公司未來發行CDR的標准發生“質”的變化。據了解,發行CDR可以是已境外上市的紅籌企業,或尚未境外上市的企業(包括紅籌企業和境內注冊企業),証監會對此類試點企業設置了不同的硬性指標,此次小米調整上市計劃后適用的標准也恐將發生變化。具體來看,已境外上市試點紅籌企業,市值應不低於2000億元﹔尚未境外上市試點企業,最近一年經審計的主營業務收入不低於30億元,且企業估值不低於200億元。若小米先在香港上市,再擇機通過發行CDR的方式在境內上市,無疑將按照前者的標准來進行審核。

  在証監會下發的文件中規定,境外2000億元市值門檻按照試點企業提交納入試點申請日前120個交易日平均市值計算,匯率按照人民銀行公布的申請日前一日中間價計算。上市不足120個交易日的,按全部交易日平均市值計算。

  如何定價存爭議

  在宣布CDR發行申請暫緩審核之后,小米上市計劃突然生變的原因則成為了市場議論的話題。“關鍵原因還是在於証監會與小米之間就最終的定價機制存在爭論。”一位接近監管層的知情人士表示。

  該知情人士進而表示,監管層要求小米此次CDR的定價要避免出現“上市破發”的情況,CDR的定價區間的上區間,會取香港IPO定價區間的下區間。然而小米努力讓香港IPO的定價區間可以更高,為CDR的定價區間留出充分的空間,該做法引起了監管層的擔憂。

  據媒體報道,在小米香港IPO分析師路演中,中資機構與外資機構給出了非常不同的價格區間,中資機構給出的價格區間遠高於外資機構。外資機構認為小米回歸到財務數據上表現一般。但也有外資機構認為,小米的估值應該參照亞馬遜等互聯網公司的市盈率,其估值700億美元左右也算合理。在業內人士看來,香港IPO和CDR的雙重定價也使得小米的情況較為復雜。

  在6月15日証監會發言人高莉就試點企業從嚴審核原則和審慎定價要求情況答記者問時就曾表示,創新企業存在投入大、風險高、易被顛覆等特點,加之A股歷來有炒作新股、炒作題材的情形,創新企業上市初期可能出現被炒高之后出現較大幅度回落的風險。高莉指出,發行價格如果定在不合理高位,將可能導致上市后破發等一系列問題,影響創新試點企業的形象,損害投資者和市場各方的利益。

  此外,對於記者提到的“近期媒體對創新企業上市報道較多,有的觀點較為樂觀,對相關企業估值有許多評論和猜測,証監會如何看待這種情況”問題,高莉指出,試點企業能否被市場接受、被投資者認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公司上市后長期持續的業績表現,取決於公司能否為廣大投資者帶來長期穩定的回報,尤其取決於發行定價的合理性。合理的估值定價是投資者獲得合理回報的基礎,更是市場穩定運行的基礎。

  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電小米方面進行採訪,不過未有人接聽。

  緩解市場“抽血”預期

  某不願具名的分析師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小米推遲CDR發行申請不排除是監管層與之溝通的結果,在一定程度上也減輕了市場對於獨角獸上市“抽血”的預期,在當下市場流動性不足的情形下,小米CDR推遲發行,對緩解市場“抽血”預期有一定的作用。

  根據証監會最新披露的小米CDR招股書顯示,小米此次CDR的發行規模對應的基礎股份佔CDR和港股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7%,且本次發行CDR所對應的基礎股份佔CDR和港股發行總規模比例不低於50%。根據這7%和50%的比例來測算,多家機構分析認為,小米此次發行CDR的規模或將達300億元。而這一首發融資規模將成為2011年以來A股募資規模最大的IPO。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高達300億元的融資規模不得不讓監管層考慮小米對於市場的“抽血”效應。

  據接近証監會人士表示,小米推遲CDR並非壞事,小米估值預期比較高,而當小米在香港上市后,價格一定會有合理區間,可以等到這個合理區間后再發CDR,將更有利於市場,也更有利於投資者。

  另外,對於市場關注的戰略配售基金問題,有接近証監會人士表示,小米暫時推遲發行不會影響CDR基金。該人士提到,首先沒有小米也會有其他的創新企業IPO,創新企業發行在會裡將會常態化,還有其他的創新企業可供投資者選擇。

  北京商報記者 崔啟斌 馬換換/文 王飛/制表

  ■相關鏈接

  工業富聯三天市值蒸發千億元

  北京商報訊(記者 崔啟斌 馬換換)頭頂獨角獸光環的工業富聯(601138)在6月19日收盤跌停,報收20.32元/股。交易行情顯示,近3個交易日工業富聯區間累計跌幅達21%。公司市值三天蒸發約1064億元。

  在6月19日滬深兩市近千股跌停的背景下,獨角獸工業富聯也未能躲過一劫。6月19日開盤,工業富聯低開低走,午后公司股價被封至跌停。據了解,工業富聯於6月8日在上交所上市,但僅收獲了三連板后在6月13日開板,在開板的次日6月14日工業富聯股價大跌,盤中還曾一度觸及跌停。之后在6月15日公司股價繼續下挫,6月19日公司股價最終出現跌停。在開板首日6月13日收盤,工業富聯報收25.72元/股,但在6月19日公司股價報收20.32元/股。按照197億元的總股本計算,時隔僅三天,工業富聯的市值縮水了約1064億元。

  交易行情顯示,近3個交易日工業富聯區間累計跌幅達21%,而同期大盤則下跌4.66%。

(責編:李棟、趙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