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滾動新聞

央企加碼布局京滬兩大科創中心 多地“開拼”優勢領域

鐘源 班娟娟
2018年05月28日09:20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央企加碼布局京滬兩大科創中心 多地“開拼”優勢領域

  央企加碼布局京滬兩大科創中心 多地“開拼”優勢領域

  各大科創中心展開新一輪競逐賽

  集成電路、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成焦點

  記者獲悉,我國科技創新中心新一輪競逐賽已經展開。北京日前提出,2018年是科創中心建設提速年,將布局多項重大任務﹔上海提出2018年是科創中心建設攻堅突破年,將以科創中心建設為牽引,展開新一輪科技創新布局。此外,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建設有望加速推進,不少地方繼續爭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以搶佔科技創新高地。

  記者注意到,在此輪科創中心競逐賽中,集成電路、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成為競爭焦點,正得到優先布局。

  資料圖:5月的深圳,年輕的科研人員在實驗室內進行科技創新實驗。中新社記者 楊可佳 攝

  科創中心建設迎來關鍵年

  360度太空球幕帶你觀賞太空大片,互動投影展示“墨子號”、“復興號”等大國重器……在2018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活動主場,記者注意到,科技創新正成為北京最閃亮的名片之一,在推進自主創新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等方面,北京均有不俗表現。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些與加快全國科創中心建設不無關系。“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北京在構建科技創新中心上,正以高校院所、創新型企業為主力軍,以重大項目和科學工程為抓手。”據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鄭煥敏介紹,2017年,北京市確定了215個工作任務和重點項目,完成率超過96%。今年更是部署了224項任務,全面推動科創中心建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北京市科委黨委書記、主任許強日前強調,2018年是科技創新中心提速之年,將積極推動網絡安全、空間科學等領域國家實驗室和重大任務在京培育布局。

  上海市也將2018年作為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攻堅突破年。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傅新華日前透露,上海已經啟動新一輪科技創新發展布局,以科創中心建設為牽引,推動上海產業轉型升級。記者了解到,上海正瞄准生物醫藥、集成電路、智能制造等高技術行業持續發力。2018年上海將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創新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全面實施“智能上海(AI@SH)”行動。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也有望加速推進。廣東省科技廳廳長王瑞軍此前曾透露,國家對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包括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日前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報告(2018)》中提到,粵港澳大灣區未來將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巨型門戶樞紐和世界級經濟平台、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在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區域創新專業委員會主任李健民看來,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世界級的科創中心有著重要意義,它將與北京的科創中心、上海的科創中心共同成為創新強國的三個支柱。

  除了科創中心外,為搶佔科技創新高地,不少地方繼續爭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家科技領域競爭的重要平台,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台。”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先進制造技術研究所所長王容川此前表示。

  央企深入參與科創中心建設

  作為“國家隊”的中央企業也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5月21日,科技部、國資委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中央企業創新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支持中央企業參與北京、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意見》指出,要引導中央企業整合創新資源,積極投入北京、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會同兩地政府,在資金投入、重大工程以及項目安排、平台建設、人才引進等方面加強與中央企業合作。推動中央企業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北斗導航、高端處理器芯片、大飛機、智能制造與機器人、深遠海洋工程裝備、生物醫藥、能源、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新材料、軌道交通、人工智能等產業領域,在兩地組織實施重點示范項目,加快中央企業科技成果在兩地轉化落地。

  數據顯示,目前全國企業科技創新研發投入佔到77%,而中央企業研發投入超過了全國研發投入總額的四分之一。在國家科技獎勵中,中央企業獲得科技獎項佔獲獎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中央企業已經成為國家科技創新的主力軍,涌現出一大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標志性重大科技成果,載人航天、深海探測、高速鐵路、特高壓輸變電、移動通訊以及國產航母和大飛機等,都具有標志性的世界水平。

  對於央企如何在科技創新方面持續發揮領頭羊的作用,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徐福順此前表示,國資委成立了中央企業創新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出台了九條針對國資委機關的措施,為中央企業創新創造環境和條件。同時,國資委還設立了中央企業國創投資引導基金,重點投向航天、核能、高鐵、3D打印等一大批優質項目,加快突破產業發展短板。

  創新配套體系待完善

  不過,有關專家表示,我國在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上仍存在一些短板,包括軟環境建設相對滯后、形式單一等,應盡快補齊。

  “我國科技創新的短板主要是軟環境建設相對滯后而非硬件不足。此外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也是制約我國科技創新的主要瓶頸。”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高級經濟師宋瑞禮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各地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要做好兩個結合:一是要注意硬與軟的結合,著力強化政策、資金、人才等軟環境配套。二是要注意研與產的結合,著力強化與產業資源進行實質對接。

  事實上,不少地方在科創中心建設上已經意識到軟環境的重要性。比如,北京市此前出台《北京市進一步完善財政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的若干政策措施》,即“28條”,賦予單位和科研人員更多“自主權”。

  “以前,我們科研人員在科研周期內一半時間都干著會計的活兒。”有科研人員向記者坦言,在新政策支持下,院裡設立了科研財務助理崗,專門處理財務事項,科研人員可將更多精力投入學術研究。

  在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北京今年明確,要制定導向明確的鼓勵政策,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配套條件,加快培育產業集群發展。

  還有專家指出,雖然科創中心建設“遍地開花”,但要避免形式單一、重復建設和同質化。發揮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輻射引領作用,搭建跨區域創新合作網絡,比單一的科創中心更有意義。“目前我國的創新中心,分別處於創新鏈條上不同的環節,有基礎研究、應用研究﹔也有技術開發、工程化產業化。建議在創新中心設立之初加強統籌協調,對其區域布局有所考慮,從區域的特色產業發展、功能定位互補、區域協同發展等進行超前的研究和安排部署。”北京科學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伊彤說。

  □記者 鐘源 班娟娟 北京報道

(責編:朱一梵、李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