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將逐步消失 上市公司豪擲千金或成往事

2018年05月15日08:23 | 來源:証券日報
小字號

隨著《關於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於近期落地,銀行理財產品打破剛性兌付、向淨值型產品轉型已是大勢所趨。在失去了“剛兌”之后,上市公司近年來狂買理財產品的情形也將發生重大變化。

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作為上市公司資金來源之一,利用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額度一直居高不下,僅今年以來就有高達2000億元。一直以來,受監管政策要求,上市公司利用閑置募集資金所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必須符合“保本”這一硬性條件。而在新規出台后,未來保本型理財產品也終將消失,上市公司利用閑置募集資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將被新規拒之門外。

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

即將退出歷史舞台

在監管新規下發后,雖然銀行理財的相關配套細則仍未披露,但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打破剛性兌付並向淨值型產品過渡已是銀行理財產品未來發展的必然結果。新規明確要求:金融機構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時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出現兌付困難時,金融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墊資兌付。新規過渡期至2020年底,而隨著過渡期的日益來臨,曾大受歡迎的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終將正式告別歷史舞台。

與此同時,以往的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也將向與開放式基金類似的淨值型產品過渡。新規要求金融機構對資產管理產品應當實行淨值化管理。淨值生成應當符合企業會計准則規定,及時反映基礎金融資產的收益和風險,由托管機構進行核算並定期提供報告,由外部審計機構進行審計確認。金融機構以攤余成本計量金融資產淨值,應當採用適當的風險控制手段,對金融資產淨值的公允性進行評估。當以攤余成本計量已不能真實公允反映金融資產淨值時,托管機構應當督促金融機構調整會計核算和估值方法。

上市公司委托理財

最樂衷“保本”二字

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一直是銀行理財產品發行的重要類型。未來保本型理財產品可能要消失,不但使早已習慣了買理財產品按預期收益率“收錢”的普通百姓需要盡快適應,對樂衷於此的上市公司未來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也將平添了幾分“煩惱”。隨著剛性兌付打破,理財投資風險將逐步轉移至投資者身上,“買者自負”或讓將安全性放在首位的上市公司委托理財之路變得坎坷起來。

截至去年年末,雖然銀行理財增速在2017年呈現出斷崖式下跌的態勢,並出現了連續8個月下降的情況,但理財產品規模仍達到30萬億元的水平,其中,保本型產品的存續余額為7.37萬億元,佔全部理財產品存續余額的24.95%,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以及城商行的保本型產品佔比也相差無幾。

按照資管新規要求,銀行發行保本型理財產品的日子即將遠去,而偏偏此類產品又恰恰是將資金安全放在首位的上市公司最為看中的投資品種。目前上市公司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來源分別為自有資金與閑置募集資金,而對於后者來說,銀行理財產品在取消了“保本”后,在過渡期后將有可能與銀行理財產品無緣。

閑置募集資金

或將沒有“合規”產品可選

上市公司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將獲得穩定的投資回報並提升公司整體業績水平,甚至這部分投資收益已成為一些上市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或扭虧手段。也正因如此,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熱情逐年升溫。

《証券日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今年以來,滬深兩市發布的關於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公告高達3300余份,共有976家上市公司或其下屬子公司購買了銀行理財產品,涉及資金合計5064億元﹔其中,有10家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金額超過50億元。

在這些上市公司發布的委托理財的公告中,銀行理財產品仍是上市公司的首選,該類產品佔所有購買理財產品比例高達九成以上。除強調理財資金的流動性外,上市公司最為看重的就是所購買理財產品的資金安全性,絕大多數公司購買的理財產品全部選擇標注為保本或保收益型的理財產品,而這也是相關監管政策所要求的。

証監會在下發的《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2號——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管理和使用的監管要求》中就規定,暫時閑置的募集資金可進行現金管理,但投資的產品必須符合“安全性高,滿足保本要求,產品發行主體能夠提供保本承諾”的條件。而在交易所發布的《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管理辦法》中,也有“產品發行主體能夠提供保本承諾”的相關規定。也就是說,上市公司若動用閑置募集資購買理財產品,“保本”才是根本,收益率如何並不是關鍵。

目前上市公司理財產品的資金均來自閑置募集資金及自有資金,而《証券日報》統計今年以來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資金類型發現,這兩項資金的比例相差不大,在今年以來合計逾5000億元的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中,有逾2000多億元的資金均來自於上市公司的閑置募集資金。若按資管新規的要求,在沒有保本型產品的退出的情況下,上市公司閑置募資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將面臨“斷炊”之憂。雖然資管新規考慮到監管和市場的實際情況,按照“新老劃斷”原則設置過渡期,在過渡期內,為接續存量產品所投資的未到期資產,維持必要的流動性和市場穩定,金融機構仍可以發行老產品對接,但保本型理財產品越來越少將是必然。

(責編:李棟、趙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