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分級基金臨大考 份額縮水轉型加速

王晗
2018年05月14日08:23 | 來源:北京商報
小字號

  《分級基金業務管理指引》(以下簡稱《指引》)的正式實施將分級基金產品“鎖喉”,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沉澱,分級基金到期轉型或清盤已成為市場常態,存量產品的份額也在加速瘦身,而近期出台的“資管新規”更明顯要求公募基金不得進行份額分級,無疑將分級基金打入“冷宮”。隨著資管新規實施“大限”的臨近,牛市中風靡市場的分級基金將逐漸走向末路。

  規模、活躍度“雙降”

  自2017年5月分級基金《指引》實施以來,分級基金產品存續規模持續縮水,市場活躍度也日漸低迷。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11日,市場上存量的分級基金共有144隻,截至3月末,分級基金總規模為9.14億元,而這一數據在去年同期為14.76億元,新規實施一年時間裡,分級基金規模減少5.62億元,縮水幅度超六成。

  從一季度末數據來看,超八成產品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份額出現淨贖回。其中,基金份額中縮水幅度最大的為招商中証全指証券公司分級B份額,分級基金周年考中,以高達112.76億份淨贖回成為分級基金中的“縮水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招商中証全指証券公司分級B份額最新的基金規模披露為38.4億元。此外,鵬華中証國防指數分級基金B份額、富國中証移動互聯網指數分級基金之積極收益類份額、國泰國証醫藥衛生行業指數分級基金B份額的基金份額縮水均超15億份,分別縮水50.81億份、25.04億份、17.41億份。

  規模縮水后的分級基金也成了“迷你”基金的重災區。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市場上的分級基金中,16隻規模低於5000萬元清盤紅線。58隻分級基金規模不到2億元,規模最小的一隻分級基金產品為諾德深証300指數分級基金,規模隻有782.9萬元。此外,鵬華新絲路指數分級基金、長盛同瑞中証200指數分級基金、銀河滬深300成長增強指數分級基金一季度末規模僅有807.98萬元、1240.65萬元、1507.3萬元。

  在規模縮水的同時,分級基金成交量也日漸萎縮。集思錄數據顯示,5月11日,29隻分級A成交額為0,19隻分級B成交額為0,45隻分級A和48隻分級B成交額不足1萬元。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沒有增量產品的補充情況下,分級基金數量、規模將會逐漸減少。

  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分析道,分級基金規模驟縮與市場和政策都有關聯,《指引》對投資門檻30萬元的設限,直接影響了資金參與熱情,導致分級基金規模下降。另外,市場表現疲軟,資金參與分級基金的內生動力不足,也促使了規模上的下降。

  轉型清盤成常態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除了存量產品份額陸續遭遇投資者贖回外,導致分級市場規模縮水的另一個原因在於分級基金到期后紛紛選擇轉型或清盤。

  今年以來,存量的部分規模較小的分級基金率先發起轉型之路,3月初鵬華新絲路指數分級基金發布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的公告,為提高基金資產的運作效率,保護基金持有人利益,提議將基金類型由“鵬華新絲路指數分級基金”變更為“鵬華滬深300指數增強型基金”,4月3日,該提議確認生效。不久后,鵬華豐信分級債券型基金也將產品類型進行轉型,轉型后該基金變更為鵬華普悅債券型基金,同時終止分級運作,不再設置基金份額的分級、份額折算等機制,以普通開放式進行運作。

  5月11日,海富通基金旗下一基金產品海富通雙福分級債券型基金發布分級份額終止運作的公告,因基金在第二個運作周期到期日前第30日,基金資產淨值低於2億元,無須召開持有人大會,海富通雙福分級債券型基金直接在運作周期屆滿后轉換為海富通雙福債券型基金。

  事實上,為了尋求生存,部分去年到期的產品已經開啟轉型之路,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去年已有13隻分級基金完成轉型,如新華惠鑫分級、德邦德信中証中高收益企債指數分級、國金滬深300指數分級基金、中銀聚利分級債券型等。

  還有部分分級基金產品選擇發布清算公告,開啟清盤模式,如銀華永益分級債券基金、中海惠豐純債分級債券型基金。

  在業內人士看來,規模本身較大的分級基金對於基金公司的收入來說意義重大,每年都會貢獻穩定的管理費和淨利潤,基金公司更傾向於將它轉型為LOF。這個比較簡單,一些母基金可上市的,它本來也是LOF運行模式。而隨著過渡期大限的逐漸臨近,一些規模較小的迷你基金由於每年的虧損問題,基金公司大概率會將其進行清盤。

  落幕倒計時

  事實上,牛市中分級基金因淨值與交易價格之間產生了折價、溢價等多種套利模式而備受投資者追捧,一度成為發行爆款,不過在2015年下半年極端行情中,分級基金B類產品紛紛下折,投資者因不了解分級基金投資知識,造成大幅虧損。

  對此,監管層於2015年8月叫停了分級基金審批工作,發行火熱的分級基金被打入“冷宮”,當時待批的近200隻分級基金無一獲批,上市的分級基金頻頻面臨規模大幅縮水的尷尬,存量的10隻未上市分級基金也紛紛轉型或清盤。

  去年5月1日《指引》正式實施,其中分級基金參與者需滿足30萬元投資門檻的要求成為分級市場萎靡的最大掣肘。滬上一位大型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表示,分級基金投資者准入門檻提高至30萬元,意味著分級基金場內份額交易量將會出現下滑,同樣在申贖上也會受到影響。門檻的提高無疑會將不少散戶拒之門外,從而降低分級基金流動性。

  今年以來,金融防風險、去杠杆的監管嚴態依然沒有放鬆,日前,央行、銀保監會、証監會、外管局四部委聯合下發《關於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又被稱之為資管新規,根據新規,公募基金將不得進行份額分級,新規的過渡期到2020年底﹔如果要滿足新規的要求,現有的分級基金就需要轉型或者終止,這一品種將在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之前逐漸消失。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隨著規模萎縮、成交量和流動性降低,以及資管新規對公募份額分級的限制,未來分級基金規模和成交量將繼續萎縮,或最終退出歷史舞台。

  華寶証券表示,公募基金不得分級,過渡期后分級不能存續。在征求意見稿中,“金融機構不得再發行或者續期違反本意見規定的資產管理產品”中的“續期”改為“存續”。顯然,分級基金違反資管新規,但絕大多數分級是永續產品,無需“續期”,現在改為不得“存續”,明確了分級基金在資管新規過渡期后將終結。北京商報記者 王晗/文 代小杰/制表

(責編:李棟、趙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