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理財不再保本保收益 閑錢放哪更安全

許晟 劉慧
2018年05月10日08:25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小字號

  監管部門日前發布《關於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要求理財產品打破剛性兌付,這也意味著保本保收益的理財產品將退出歷史舞台。自此之后,居民還能放心理財嗎?

  對於普通居民來說,目前5%左右的銀行理財一直被認為是安全的。以前經常會在銀行營業廳聽到理財推銷人員說,保本保收益,穩賺不賠。

  但這種場面以后怕是見不到了。根據資管新規,金融機構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時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出現兌付困難時,金融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墊資兌付。

  這就是說,買者自負風險。投資者購買的任何理財產品,都要自己承擔投資失敗帶來的損失。這就需要投資者多了解理財相關知識,多了解產品細節,增強自己的甄別能力,盡量選適合自己的靠譜產品。

  有人可能覺得,原來機構承擔風險,投資者不用操心就可以穩賺不賠不挺好嘛。

  實際上,風險一定存在,機構出現損失的窟窿就需要拿新錢去補,也就是“拆東牆補西牆”,最后,所有的“牆”都會倒掉,必然會有更多投資者受損失。

  “資管新規有利於保護投資者資金安全。”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資管新規的核心是打破剛兌、破除多層嵌套與禁止資金池模式,清理理財亂象,降低分級杠杆,讓資管業務回歸主動管理本源。

  銀行理財沒那麼安全了,那天弘余額寶這樣的貨幣基金也變得不安全了嗎?

  且不說“打破剛兌”是對包括貨基在內的所有理財產品的要求,在資管新規之下,貨幣基金和短期理財也會發生大變化。

  根據新規,金融機構對資產管理產品應當實行淨值化管理﹔金融機構應當強化資產管理產品久期管理,封閉式資產管理產品期限不得低於90天。

  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月底,貨幣市場基金約7.8億元。“從目前的發展趨勢看,未來貨基的收益率或許還將下降。”聯訊証券董事總經理李奇霖說。

  那還有沒有收益穩定的投資品?

  有的,比如銀行定期存款。李奇霖說,如果實現利率市場化,定期存款的利率還有可能比現在更高,到時也不失為一種可以投資的、收益穩定的“理財產品”。

(責編:李棟、趙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