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資管新規落地 機構分析認為銀行理財或類公募化

2018年05月08日08:13 | 來源:南方日報
小字號

近期,《關於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下稱“資管新規”)正式發布,銀行理財業務將加速轉型。相關分析認為,長期而言銀行理財規模將萎縮,未來全國性銀行將加速成立理財子公司,銀行理財轉型方向將是類公募基金化。

打破剛兌

商業銀行首先受影響

據了解,資產管理業務是指銀行、信托、証券、基金、期貨、保險資產管理機構、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等金融機構接受投資者委托,對受托資產進行投資和管理的金融服務。在此前的實際操作中,資管業務暴露了諸多問題,例如多層嵌套、剛性兌付、監管套利等。

正式發布的資管新規,則按照資管產品的類型制定統一的標准,對同類資管業務作出一致性規定,實行公平的市場准入和監管,最大程度地消除套利空間,為資管業務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資管新規出台后,首先受影響的無疑是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正如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分析稱:“過渡期內要實現銀行理財打破剛性兌付,非保本理財從預期收益轉向淨值化,資金池與表外業務逐步清理、退出,此前存在的嵌套、杠杆以及不合規的資產管理業務,也要逐步規范。”

不難看出,在新規之下,現有銀行理財產品業務格局將發生深刻變革。華泰証券研究員沈娟認為,從理財產品業務角度,資管新規主要有三方面業務影響。其一是資管新規禁止資金池業務,要求資管產品資金和底層項目期限匹配﹔其二是資管新規打破理財產品剛性兌付,實現資管產品向淨值化轉型﹔其三是資管新規限制多層嵌套,要求跨部門數據統計打通。

華南一位銀行業內人士也向記者表示,資管新規明確單個理財產品必須採用單獨托管賬戶進行托管,以控制資產錯配和潛在資金池業務風險,“托管賬戶的要求,對銀行理財的影響非常大”。他還表示,對於估值核算方式的規定,以及對流動性錯配和打破剛兌的要求,“(這些)對過去以資金池和資產池模式為主的存量理財業務有很大影響,以后不符合資產新規要求的資產肯定會加快處置”。

值得注意的是,受資管新規影響,未來表外融資或將受限回流。“融資需求‘非標’轉‘標’,表外轉表內。”沈娟表示,今年1至3月社會融資規模新增5.58萬億元,但表外融資(委托貸款+信托貸款+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新增為-1335億元。往后,“資管新規落地,‘非標’融資受限,預計短期將加快后續融資需求回表的進程”。

銀行理財將縮水

公募基金相對受益

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未來銀行理財規模將大幅縮水。前述業內人士就認為:“理財規模會收縮是一定的,因為未來能夠滿足剛兌需求的產品會越來越少。”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在過渡期內其規模並不會顯著收縮。川財証券分析師楊歐雯就認為,短期內銀行理財規模並不會大幅下降,考慮到較為寬鬆的過渡期,過渡期存量業務規模並不會快速收縮。

那麼今后銀行理財將去向何方?天風証券分析師廖志明認為,作為符合資管新規的舉措,全國性銀行或將加速成立理財子公司。“銀行理財業務將呈現頭部集中趨勢,有專業投資能力的將勝出,投資能力差的小銀行理財業務或許面臨淘汰,專注代銷其他機構的資管產品更佳。”

廖志明認為,銀行理財的轉型方向將是類公募基金化,“未來各類資管機構同台競技,投資能力是核心”。廖志明還認為,按照資管新規,金融機構不得在表內開展資產管理業務,保本理財將退出歷史舞台,這一部分的轉型方向或為結構性存款。

值得一提的是,國金証券分析師邊泉水提出,部分銀行理財資金或將轉向公募基金。其認為,隨著管理政策趨嚴,以往比較規范、風險控制相對較好的公募產品業務,可能得到進一步加速擴張﹔以往一些投向非標、信托、銀行理財等產品的資金,可能轉向公募。

事實上,“總體來看,公募基金仍是最符合監管導向的子行業,主動管理先發優勢明顯。”沈娟也認為,在大資管協調背景下,公募基金產品相對受益,有望成為重要資產投向,迎更多增量資金。

(責編:李棟、趙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