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資管新規落地 銀行理財市場迎巨變

2018年05月07日08:17 |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小字號

“五一”小長假前夕,資管新規的靴子終於落地。

4月27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委員會、中國証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印發《關於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下稱“資管新規”)。

資管新規中明確規定資產管理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要打破剛性兌付,實行淨值化管理。其中受影響最大的資產管理產品無疑是銀行理財。

那麼,資管新規落地后,銀行理財發生了哪些變化?《國際金融報》記者隨機走訪了北京地區多家銀行網點發現,部分銀行已對傳統保本理財“叫停”,結構性存款被多家銀行劃歸為“保本類”產品成為銷售新寵,淨值型理財產品仍處於“試水期”。

部分保本產品“限售”

資管新規在定義資管業務時,明確要求金融機構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產品出現兌付困難時不得以任何形式墊資兌付。這就意味著,銀行以后不能再賣保本保收益的理財產品了,如果非保本產品發生了風險,也要由投資者自己來承擔損失。

記者走訪過程中發現,多位銀行理財經理表示,傳統的保本理財目前很少,部分產品都是最近“叫停”的。

“昨天保本理財的幾個產品就都不能再買了。現在基本上就是存量的概念,額度不會放開了。”5月3日,一位來自國有大行財富管理中心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另外幾家股份制銀行的理財經理則表示,他們銀行的傳統保本理財產品自“五一”放假前就已下架。

“以后基本上也不會發售新的保本理財產品了,不過目前還在等總行的通知,具體什麼安排還沒出。”一位股份制銀行的理財經理對記者稱。

當然,目前市場中並非所有的保本理財產品都已停售。一位國有銀行的個人客戶經理表示,現在傳統的保本理財還是有其特定的客戶群,比如一些偏保守型的中老年人。

該個人客戶經理稱,“目前我行的保本理財產品不多,暫時還可以購買,因為最近還沒有接到通知。不過以后這種產品就不會發行了,慢慢過渡到淨值型理財產品或者結構性存款。”

據了解,資管新規的過渡期為自資管新規發布之日起至2020年底,相比征求意見稿而言,延長了一年半的時間,給予金融機構更為充足的整改和轉型時間。過渡期內,金融機構發行新產品應當符合資管新規的規定﹔為接續存量產品所投資的未到期資產,維持必要的流動性和市場穩定,金融機構可以發行老產品對接,但應當嚴格控制在存量產品整體規模內,並有序壓縮遞減,防止過渡期結束時出現斷崖效應。

融360理財分析師劉銀平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稱,如果算上此前征求意見的時間,其實監管方面給銀行的過渡期有兩年多,銀行需要循序漸進地調整,不會立即轉型。因此短期內保本類理財產品會繼續發售,並不受影響。

結構性存款成“新寵”

針對市場上的保本需求,普益標准理財分析團隊認為大額存單或結構化存款可作為保本理財替代方式。

劉銀平稱,結構性存款本質上來說仍然是存款,但是在存款的基礎上嵌入了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是各類期權,產品的收益率不僅與存款利率相關,還與這些標的價格浮動挂鉤。

在某國有銀行支行大堂內,記者看到熒光板上寫著熱銷產品中有一款三年期大額存單,收益率為3.85%。而這家支行的客戶經理告訴記者,除大額存單外,結構性存款也賣得比較多。“結構性存款隻跟銀行拆借利率挂鉤,而且不屬於資管新規調整范圍內,一般都能達到承諾收益率。”該客戶經理補充稱。

一家股份制銀行支行的理財經理對記者表示,該行現在隻有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在售,此前的結構性存款產品目前已全部發售完畢,不過以后還會繼續發行。

普益標准理財分析團隊指出,2018年前4個月結構化存款規模迅速攀升,已引發金融監管部門的擔憂,並放緩或暫定部分地方性銀行的結構化存款資質申請。未來,具備衍生品交易資質的銀行會加大結構性存款發行,部分中小銀行將會進一步承壓。

試水淨值化理財產品

與打破剛兌相呼應的,是監管層鼓勵金融機構對資產管理產品實行淨值化管理。

為了推動預期收益型產品向淨值型產品轉型,讓投資者在明晰風險、盡享收益的基礎上自擔風險,資管新規強調金融機構的業績報酬需計入管理費並與產品一一對應,要求金融機構強化產品淨值化管理,並由托管機構核算、外部審計機構審計確認,同時明確了具體的核算原則。

“未來90%以上的銀行理財產品都將被迫轉型為淨值型。”普益標准研究員魏驥遙稱。

記者留意到,數月前,淨值型理財產品就已在一些銀行推出。據某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介紹,從征求意見稿一出來,該行就從去年底開始落實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目前有4款淨值型產品在售。

一位銀行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不少銀行都有淨值型理財產品,但是整體佔比還比較低,佔比在2%至3%,而且對客戶風險承受能力方面要求較高。

據某國有銀行客戶經理透露,該行目前的淨值型產品集中於私人銀行中,也就是資產600萬元以上的客戶,由專業的團隊打造理財方案。

根據中國理財網披露的數據,募集起始時間在今年初至4月末的淨值型銀行理財產品共計492隻,而2017年同期,淨值型理財產品僅有82隻。但是,相比於同期接近3.2萬隻的理財產品總量,淨值型產品的佔比僅為1.5%左右。

普益標准理財分析團隊認為,目前如何增強投資者層面的淨值型產品教育及引導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將成為銀行理財銷售端面臨的第一大難題。相對可行的方式有通過對機構客戶、高淨值客戶、普通個人投資者分步驟,由上及下地推出相應的淨值型產品,避免在過渡期結束后集中推出,被動面臨比較明顯的客戶流失和流動性風險。

在記者走訪過程中,不少銀行的理財專員都提到,資管新規正式實施后,對於投資者來說轉變理財觀念至關重要。

“以前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產品,覺得肯定是安全的,反正有銀行去兜底,但是今后這種理財思維必須轉變,產品賺了就是賺了,虧了就是虧了。投資者需要提升自己的理財水平及風險防范意識。”劉銀平表示。

普益標准理財分析團隊指出,總體來看,產品淨值化轉型的壓力將倒逼銀行主動提升管理能力,未來銀行理財行業集中度將更高,部分無法適應新環境的中小銀行在處理完現存資產管理產品后,或將轉型做純粹的代銷業務。

(責編:李棟、趙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