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保本理財將謝幕 結構性存款走俏

范曉
2018年05月03日07:56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隨著打破“剛性兌付”的資管新規靴子落地,資管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封閉式資管產品期限不得低於90天。記者昨日探訪發現,多家銀行3個月內的短期保本理財依然熱銷,同時,結構性存款等進行了花式變身的保本產品成為低風險、保守型投資者的新寵。

  短期“保本”理財依然熱銷

  昨日,記者在農業銀行官網理財專區看到,今年4月28日至5月3日發售的“本利豐”人民幣理財產品依舊可以購買。這款5萬元起購的封閉理財產品,其收益類型明確標注“保証收益”。

  在交通銀行官網上,理財產品收益類型依舊分為“保本”和“非保本”兩大類,其中風險等級為R1(保守型)的“得利寶”系列理財產品左上角有明顯的“保本”字樣。目前,工行、建行、招行、浦發、民生等商業銀行網站上均有多個正在銷售或即將銷售的保本類理財產品。

  根據資管新規,金融機構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時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出現兌付困難時,金融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墊資兌付。

  與此同時,新規明確,金融機構不得開展資金池業務,規定封閉式資管產品期限不得低於90天。目前,低於90天的短期理財依舊熱銷。其中,農行“本利豐”半封閉理財產品最短期限為34天。

  “銀行理財業務模式的改變是一定的,新規明確要求產品期限不低於90天,周期拉長是趨勢。”中國工商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顧建綱認為,對於銀行理財而言新規的導向是“產品淨值化、資產標准化”,重點是要回歸“受人之托、代客理財”的資管本源。

  結構性存款成新寵

  盡管資管新規對剛性兌付產品判了“死刑”,但實際上,不少投資者對保本產品仍有較高的需求。記者發現,結構性存款、周期性理財等花式變身的保本產品成為低風險、保守型投資者的新寵。

  “所謂保証收益型就是保本保息,35天和3個月的已經賣完了,現在隻有6個月和1年的,5萬元起購,年利率4.6%,想買的話抓緊。”昨日,在浦發銀行東長安街支行,理財經理向記者介紹其正在熱銷的“結構性存款”。

  “既是存款又像理財”的結構性存款被視為填補保本保收益空缺的種子選手,是運用利率、匯率、黃金等產品與傳統的存款業務相結合的一種創新存款。由於風險等級最低,銀行明確向存款人提供本金保障,並支付浮動收益,收益通常高於銀行普通存款,結構性存款日益成為銀行的攬儲主力,也成為青睞保本理財產品顧客的新寵。

  據央行最新金融機構信貸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全國性中小型銀行結構性存款達5.56萬億元,同比增幅為51%﹔工行、建行、農行、中行、國開行、交行和郵儲行等中資全國性大型銀行結構性存款約3.25萬億元,同比增幅為40%。

  理財將不再承諾“保本”

  過渡期內,金融機構發行新產品應當符合資管新規的規定﹔為接續存量產品所投資的未到期資產,維持必要的流動性和市場穩定,金融機構可以發行老產品對接,但應當嚴格控制在存量產品整體規模內,並有序壓縮遞減,防止過渡期結束時出現斷崖效應。

  據央行統計,截至2017年末,我國金融機構資管業務規模已達百萬億元。其中,銀行表外理財產品資金余額為22.2萬億元。“未來銀行淨值化的理財產品,在所面臨的低風險客戶群體大致不變的情況下,開發低風險的策略產品以取代剛性保本保收益的理財產品,有望成為銀行資管業務發展的一大趨勢。”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鬆撰文稱。融360監測的數據顯示,去年11月意見稿發布之后的5個月內,理財產品的平均期限由5.2個月拉長至6.5個月,今年4月份,3個月以內理財產品佔比降至30%以內。

(責編:李棟、趙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