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格力11年來首次不分紅股價跌 A股白電巨頭業績變化誰最牛?

2018年04月27日08:13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昨日,格力電器去年成績單亮相,去年營業收入1482.9億元,淨利潤224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不過,曾經的現金奶牛卻突然不分紅,當起了“鐵公雞”。股價當天逼近跌停,市值蒸發超過270億元。

不過,在中國家電市場上,經過十幾年的競爭,美的集團、格力電器和青島海爾三家巨頭佔據了大半壁江山。作為A股投資者,三家巨頭經過十年變遷后,誰最有潛力?行業人士表示,美的多元化布局最早,營收最大﹔格力目前盈利能力最強,歷史分紅最慷慨。而海爾境外市場份額大。

昨日,格力電器(下稱:格力)發布了2017年成績單,數據顯示,該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超過1482.86億元,淨利潤達到224億元。目前A股三大白電巨頭2017年年報已全部披露。

業績:美的營收強 格力盈利強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對比發現,2017年美的集團(下稱:美的)實現營業收入為2407.12億元,同比增長了51.34%。在三大巨頭中,營收表現最為強勁。另外兩家公司營收同美的之間相差約1000億元,營收增長率也遠低於美的。其中,格力電器2017年營業收入1482.86億元,同比增長36.92%。青島海爾(下稱:海爾)同期營業收入1592.54億元,同比增長33.68%。

對比過去十年的數據,在營業收入方面,美的集團一直走在前列。2008年美的營業收入639.92億元,格力420.32億元,海爾304.08億元。在2011年和2014年,格力電器營收突然加速,將同美的之間的差距縮小到50億元之內。到2015年之后,差距重新拉大,去年兩家巨頭的營收相差了924.26億元。

不過,從盈利能力來看,格力電器明顯領先。2008年美的和格力歸屬於上市公司淨利潤,分別為14.97億元和19.67億元。但此后多數時間,即使美的集團的營收大幅跑贏格力,但淨利潤方面格力電器卻大幅跑贏美的和海爾。2017年,格力淨利潤已經達到224.02億元,美的為172.84億元,海爾隻有69.26億元。

分紅:格力最為慷慨

格力2017年年報稱,根據2018年經營計劃和遠期產業規劃,該公司預計未來在產能擴充及多元化拓展方面的資本性支出較大,為謀求公司長遠發展及股東長期利益,需做好相應的資金儲備,留存資金將用於生產基地建設、智慧工廠升級,以及智能裝備、智能家電、集成電路等新產業的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2017年不准備分紅給股東,並導致股價周四出現大幅下跌,市值蒸發超過270億元。

深交所立即問詢,要求格力電器結合同行業特征、自身經營模式、多年度財務指標等,說明格力電器所處發展階段、行業特點、資金需求狀況等情況,並結合公司目前資金狀況等說明2017年度未進行現金分紅的具體原因及合理性,是否符合公司章程規定的利潤分配政策。

不過,從歷史數據來看,格力並不吝嗇,2016年淨利潤154億元,當年的分紅額度就達到108.28億元,佔當年淨利潤的七成左右。美的上市以來累計分紅270.76億元,而且都是發生在最近5年。上市以來合計增發融資12.05億元。而海爾雖然分紅達到24次,合計規模為116.45億元,但上市以來,該公司定增融資淨額達到56.69億元。上市以來,格力合計分紅規模417.92億元,累計增發融資也隻有43.31億元。

基金動態:15家基金獲新增QDII額度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劉幸)外匯管理局官網日前公布了《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投資額度審批情況表(截至2018年4月24日)》,數據顯示,共有15家基金公司獲得新增QDII額度,其中,博時基金此次獲得10億美元的新增QDII額度,QDII額度總計達到16億美元。

記者了解到,由於近三年額度受限原因,目前市場上共計202隻QDII公募基金(數據來源:銀河証券)都設置了不同程度的申購限額,外匯局此次推動QDII制度的繼續實施可謂“及時雨”,對於存在全球資產配置需求的市場參與者而言,無疑是重大利好。4月26日,博時旗下博時亞洲票息、博時標普500ETF等QDII基金即發布公告,宣布即日起恢復大額申購、轉換轉入及定期定額投資業務。新增QDII額度,對於投資者分散投資風險有幫助。

板塊分析:買回購股要看“含金量”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楊欣)截至4月25日,A股兩市共有578家公司完成了股份回購方案。2018年以來,又有334家公司公布了股份回購預案,僅4月份,就有174家公司發布了股票回購進展公告,同比環比均大增。

其中,分眾傳媒24日公告,基於對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及對公司價值的高度認可,同時考慮員工股權激勵方案,公司擬進行股份回購,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30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人民幣13元/股,預計回購股份約為23076萬股,約佔公司目前已發行總股本的1.89%。該股24日當天股價上漲7.60%,但隨后兩天股價均出現下跌,昨天收盤下跌2.85%。

鼎龍股份22日公告,擬以不超過1億元的資金回購股份,用作注銷以減少公司注冊資本、實施股權激勵計劃等。回購價格不超14元/股。受此消息刺激,該股24日漲停。但隨后同樣出現低迷。

隨著年報進入高峰期,昨天漢王科技、卓翼科技、新界泵業、凱萊英、安奈兒、華力創通、匯川技術、銳奇股份、四方達、東華測試、中文在線、東方網力、高偉達、精測電子、圓通速遞共15家公司發布了股份回購進展公告,但這部分個股股價整體表現也是一般。

有分析認為,在目前結構性行情的格局下,個股走勢差異非常大,有回購題材的概念股對於資金很大程度上更有吸引力。

但記者統計后發現,回購對股價拉動並非都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甚至有一些上市公司在回購剛剛完成后往往股價會出現下跌。

在業內人士看來,判斷回購的“含金量”有多大主要從兩個要素來判斷。從投資角度看,回購只是判斷公司價值的信號之一,投資者仍需注重公司的基本面研究。其次,公司回購的金額和價格上限,都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回購的“誠意”到底有多大。

分析:家電三大巨頭差異性明顯

家電觀察家劉步塵表示,未來3~5年全球家電將進入中國主導時代,中國主導時代一個明顯的特征,就是至少要有2~3家企業成長為全球性企業。“我認為,美的、海爾、格力都具有這樣的潛質。”劉步塵認為。他還認為,在技術投入這塊,三大企業都是中國最重視研發和技術創新的企業,比如2017年美的集團研發投入已經達到85億元,青島海爾超過45億元。

不過,三大巨頭的差異性也很明顯。其中,一類是以海爾、美的為代表的多元化戰略型企業,業務范圍很廣,產品線很長,幾乎覆蓋所有的家電產品,這一點在美的身上表現得尤為充分。而格力電器,走的是專業化道路,比如2017年,格力空調營收佔比仍然高達83%,屬於典型的專業化企業。而且三大企業的企業文化與企業發展戰略明顯不同,美的、海爾企業心態較為開放,兼容並包,企業發展採取兩條腿走路,既自力更生,也跨界並購。而格力心態相對較為封閉,基本上全靠獨立自主發展,鮮少跨界並購。雖然近幾年試圖突破,跨界新能源汽車、手機通信等,但難度都比較大。

有分析指出,美的這幾年營收和淨利潤增長很快,和美的集團持續優化產品結構有關。換言之,既能上銷量,又能實現較好盈利的產品多了。在部分行業人士看來,美的的戰略定位很清晰,它就是一家橫跨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的全球化科技集團,不論在上游收購庫卡,還是在下游與東芝進行合作,這些都是為清晰的戰略定位做支撐。而格力電器目前也尋求多元化發展,2017年年報也直言,預計未來在產能擴充及多元化拓展方面的資本性支出較大,可能會涉足智能裝備、集成電路等新產業。

(責編:李棟、趙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