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去博鰲聆聽改革智慧、開放決心(國際派)

2018年04月09日08:18 |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小字號

  亞洲乃至全世界進入了一年一度的“博鰲時間”。

  4月8日至11日,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在海南博鰲舉行,4月10日將舉行開幕式。

  在外交部4月3日舉行的中外媒體吹風會上,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透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應邀出席論壇年會開幕式並發表重要主旨演講。

  此次論壇恰逢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據王毅介紹,這是中國今年首個重大的主場外交活動,改革開放將是本次論壇的主旋律,“大家將聽到一系列新的改革開放的重要舉措”。

  在當前逆全球化思潮抬頭、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上升的背景下,本次論壇以“開放創新的亞洲,繁榮發展的世界”為主題,吸引外界高度關注。

  王毅介紹,本次年會期間,習近平主席將把握時代潮流和世界大勢,直面人類社會發展面臨的現實難題,就進一步推動構建亞洲和人類命運共同體,開創亞洲和世界美好未來鮮明地發出中國聲音、闡明中國立場。

  觸動人心

  在被《國際金融報》記者問及對中國改革開放的印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Kent Calder對40年前中國發生的那場歷史轉折依舊記憶猶新。

  “1978年,我還是美國哈佛大學的一名講師,在秋季學期快結束的一節‘比較東亞政治經濟學’的課上,有人提到了幾天前中國剛剛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我們那時還曾辯論這場改革能否順利推進,大家在這一點上意見各半。”

  “離那場辯論已經過去40年了,如今我們看到中國的開放已使數億人擺脫貧困(主要是中國的貧困人口),促進了全球消費價格下跌,增加了能源需求,並加速了全球增長。

  世界銀行前副行長、執行董事會執行董事Otaviano Canuto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當我最初知道中國進行改革開放的時候,並沒有預想到中國能夠在如此歷史性的、短暫的階段實現快速而深入的增長和發展。”

  “中國與全球經濟的貿易、生產一體化促進了經濟強勁增長和結構轉型,實現生產率提高、人口收入增加。這已成為全球商品供求正面推動力的來源。” Otaviano Canuto表示。

  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王軍感慨地說:“我作為一個來自於三線內地城市普通人家的子弟,從一無所有,走出家鄉,來到北京求學、工作,到現在衣食無憂、富足有余、和平安定、預期良好,無論物質生活還是精神面貌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和提升。我在這短短40年中所經歷的這種天翻地覆的改變在上一輩人和下一輩人的眼中,幾乎都是不可思議和難以想象的,恐怕也是絕無僅有的。”

  大國擔當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標志著我國正式開啟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此后,隨著一系列改革措施的陸續推進,中國實現了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這一過程也被譽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經濟改革”之一。

  王軍表示,中國40年的改革開放,不僅極大地改變了中國的面貌,而且為亞洲區域經濟發展,以及全球經濟一體化帶來了巨大的紅利,中國已經越來越成為區域乃至全球范圍內一個重要的負責任大國,在多個領域都承擔了大國責任,體現了大國擔當。

  王軍稱,具體來看,主要體現在以下七個方面:一是在促進全球經濟穩定增長方面,貢獻巨大,2017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在30%左右,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穩定復蘇的重要引擎﹔二是在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方面,成為國際治理體系改革的積極推動者,為提高世界經濟抗風險能力增強信心﹔三是在促進國際貿易和投資方面,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為推動全球化繼續向深入發展增強信心﹔四是在推動包容、聯動式發展方面,為全球各國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消除貧困,實現共同發展增強信心﹔五是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以持續不斷的切實行動,為全球節能減排降耗增強信心﹔六是在維護地區和全球安全方面,為解決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增強信心。簡而言之,中國始終在努力“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七是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五年來的豐富成果為促進亞洲區域經濟發展、推動全球經濟一體化提供了非常好的解決思路,“一帶一路”建設所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和合作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也為區域經濟一體化帶來了諸多機遇與紅利。

  釋放新信號

  根據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的介紹,此次論壇,大家將聽到一系列新的改革開放的重要舉措。

  Kent Calder對更多的改革開放表示極大歡迎:“中國的進一步開放將降低中國在農業等領域的消費價格,增加供應的多樣性,同時也可以幫助成熟的全球消費科技行業崛起。它也可能改善中國一些地區的重商主義。”

  Otaviano Canuto則表示,隨著前30年低技術勞動密集型增長模式的潛能開始達到極限,中國經濟開始成為全球生產鏈增值的驅動力。中國經濟應當對國內消費和固定投資、出口貿易進行再平衡。然而,這個新階段需要一個更加以市場為導向的金融體系,以及一個保護創新投資的更強有力的產權框架。全球金融危機之后,以重工業和住房為基礎的經濟擴張局面逐漸改善,家庭和企業債務水平達到高位的情況下,將有助於再平衡。

  新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也曾在全國兩會期間透露,博鰲論壇上也會公布一些金融業改革開放的政策和舉措。

  博鰲智慧

  博鰲亞洲論壇成立17年以來,其規模和影響正在不斷擴大。

  博鰲亞洲論壇的議題始終面向世界,增強亞洲與世界其他地區的對話與經濟聯系。此次年會設置了“全球化與一帶一路”、“開放的亞洲”、“創新”和“改革再出發”4個板塊。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對媒體表示,過去幾十年來,亞洲在世界經濟發展進程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並創造出一波又一波的“亞洲奇跡”。這不僅改變了亞洲地區長期貧窮落后的面貌,還給世界經濟的可持續繁榮注入了強大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當今世界,正面臨逆全球化思潮抬頭、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上升、全球化局部受挫等諸多問題,亞洲國家怎樣以開放創新之姿迎接這些挑戰?

  王軍認為,亞洲各經濟體必須要在以下五個方面達成共識並採取切實有效的一致行動:首先,建立亞洲命運共同體的意識和共識,通過邁向亞洲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其次,搭乘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順風車,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一起實現共同發展﹔再次,繼續堅持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打破制約貿易投資的各種壁壘﹔另外,解決好收入分配及社會保障問題﹔最后,轉型經濟體仍需通過較為徹底的改革和開放,來打破國內一些行業存在的行政壟斷,逐步降低外資准入門檻和壁壘,繼續改善知識產權的相關商業環境。

  “特別是,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為應對逆全球化挑戰和貿易保護主義勢頭上升提供了新路徑和方法。它既可以成為適應和解決全球化過程中出現問題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政策和工具,也是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經驗分享和成果共享的重要平台和途徑。‘一帶一路’建設與全球化、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緊密相連,有助於幫助亞洲各經濟體提升競爭力,有助於破解保護主義的魔咒,有助於動員來自中國和世界各地的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向‘一帶一路’沿線匯聚,改善沿線基礎設施和市場環境,從而拉動亞洲經濟增長。” 王軍說。

(責編:李棟、趙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