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逾2800億養老金開始投資 抓"基"忌逐年看排名或者收益

劉幸 楊欣
2018年02月27日08:18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受有關養老金2831.5億元資金已到賬並開始投資資本市場、注冊制授權延期等利好消息刺激,昨日滬指實現六連陽。

事實上,春節前A股的劇烈調整成了基金建倉、加倉機會,這些“源頭活水”成為節后A股節節攀升的“助攻手”。春節后,迎來了基金發行的又一波行情,但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基金投資不能僅看過往歷史,逐年看排名或者收益都是抓“基”大忌。選擇長期業績優秀的管理人才是正道。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幸(署名除外)

去年11月開始,基金發行市場火熱,接連出現一批“爆款”基金。春節后,迎來了基金發行的又一波行情,多家基金公司躍躍欲試,新基的數量與規模均高於去年同期。但業內提醒投資者,基金投資不能僅看過往歷史,逐年看排名或者收益都是抓“基”大忌。選擇長期業績優秀的管理人才是正道。

新基規模、數量節節攀升

去年底開始,市場上“爆款”基金接連出現。其中規模最大、一天就賣完的全合宜基金宣布募集規模超過320億元。統計顯示,截至春節前,規模超過100億元的新基金已達3隻,規模超過50億元的新基金超過10隻。

廣州日報記者統計天天基金網發行的新基金數量發現,2月18日共有58隻基金產品在售(A類、C類分開統計)﹔而到了2月26日,該網站一共有79隻基金產品在售(A類、C類分開統計),增幅為36.2%。

天天基金網的數據顯示,去年11月、12月,公募基金募集規模均超過1000億元,今年1月份更募集了約1500億元,漲幅約50%,顯示投資者的熱度在上升。

節前調整成加速建倉機會

Wind資訊也顯示,截至2月6日,今年以來處於發行期的新基金有174隻,新成立基金86隻,其中新成立的權益類基金達61隻,遠高於去年同期的34隻,這是自2015年基金發行熱潮出現以來再現基金熱銷盛況。春節前A股市場劇烈調整,而隨著節前最后2個交易日以及節后市場逐漸企穩,業內人士認為,11月份以來的新發行基金迎來了建倉機會。

以建倉速度最快的華安紅利精選混合(005521)為例,該基金1月19日成立,首募規模50.22億元﹔到2月9日,基金淨值跌至0.9112元﹔而到了2月23日,基金淨值回升至0.9603元。

又比如,興全合宜混合A(163417)1月23日成立后,在下跌中逐漸加倉,如1月26日至2月2日7天時間裡淨值下跌0.66%,同期滬指跌幅為2.43%﹔2月2日至2月9日期間,基金淨值下跌2.96%,同期上証指數下跌9.2%﹔而到了2月23日,其單位淨值0.9946元,僅跌0.54%,顯示其已經受益於近期的升勢。

新基方向1:

高股息股票投資為主導

融通基金告訴廣州日報記者,指數已出現整體性反彈。未來盈利和估值匹配度仍是最佳的判斷標准。

據融通基金公告,融通紅利機會主題精選靈活配置型基金於2月26日起發行,主要投於基本面健康、盈利能力較強、分紅穩定或分紅潛力大的快速及長期穩定增長的上市公司股票。融通紅利機會主題精選擬任基金經理關山分析,高股息個股大多分布在銀行、公用事業、家電、汽車、食品飲料、交運、非銀、地產等行業。

關山認為,隨著A股納入MSCI及險資加大二級市場投資,長線資金更偏好高股息率投資策略﹔當前,具備確定性分紅的高股息企業關注度上升。

此外,關山認為,從擇時的角度看, 上市公司分紅派息一般集中在春季年度報告披露之后的年中,此時布局正當時。

新基方向2:

主動量化基金進入發行期

2017年普遍受累“二八”行情的量化基金的發行及成立速度也有了明顯回升。僅2月份以來,就有18家公募管理人發行或成立了20隻量化基金產品。近期又有多隻主動量化基金相繼進入發行期。

博時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總經理黃瑞慶認為,歷經過去幾年的發展,市場上主流的小市值因子在2017年明顯失效,一些簡單的、能夠被風險模型解釋的風格因子難以持續創造超額收益。

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認為,從本周開始到兩會結束,A股、港股市場大概率不會明顯上沖,更可能是盤整,建議以靜制動,以把握這段時間提升倉位的機會。

投資提醒

選基選長期業績優秀

的管理人才是正道

這一輪基金銷售火爆,除了傳統銷售渠道賣力,有很多新投資者通過移動端口加入是另一原因之一。建信基金一高管告訴記者,某支付端口,一款基金產品一天能賣十幾億元。

看手機端口的歷史成績與收益率,是投資小白最常干的事情。不過,諾亞研究工作坊姜奇甲說,普通投資者容易陷入兩大投資誤區。一是看基金每年的相對排名﹔二是看基金每年的絕對收益。正確的打開方式應該是選擇規模大且長期業績優秀的管理人。

最新消息

4400億元養老金委投合同簽署

2831.5億元正入市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楊欣)在養老金入市、注冊制授權延期等利好消息影響下,滬深兩市昨天震蕩走高,滬深兩市個股呈現一片普漲態勢。

2月26日, 人社部副部長游鈞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去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穩步推進,北京、安徽等10個省(區、市)簽署了4400億元的委托投資合同,2831.5億元資金已經到賬並開始投資。江蘇、浙江、甘肅、西藏4省(區)政府已審議通過委托投資計劃。

歷史上看,A股市場的頂部和底部,全國社保基金管理的組合都有過非常經典的逃頂抄底動作。

市場人士則認為,節后A股迎來兩會以及注冊制延期等多個利好,短期在六連陽后或面臨技術調整壓力,但中期春季行情目前並無止步跡象。若養老金入市后續在上市公司2017年年報上有實質性反映,無疑將給A股再帶來一個提振因素,因此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

本地一家私募機構負責人認為,目前來看,養老金在股市更多是試水而已,其投資風格還需持續觀察,“養老金重點還是會配置低估值的中大盤藍籌股。”

(責編:李棟、趙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