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上市公司掀股票回購熱潮 目的各不相同

崔啟斌 劉鳳茹
2018年02月13日07:58 | 來源:北京商報
小字號

  在近期二級市場大幅波動的背景之下,面對股價下挫,一些上市公司也積極採取措施維護股價的穩定。除較為普遍的大股東直接增持等操作外,A股近期又掀起了一股上市公司實施股票回購的熱潮。業內人士認為,回購交易往往集中在二級市場上,資金的流入將對公司股價形成直接正向推動。

  多家公司密集發布回購計劃

  據悉,股票回購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現金等方式,從股票市場上購回該公司發行在外的一定數額的股票的行為。而單日內9家上市公司發布回購股票計劃的情形並不多見,不過這一幕卻在2月12日上演。

  在2月12日,三峽新材、理工環科等9家A股上市公司均發布公告,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等方式回購公司股份。以理工環科為例,公司於2018年2月11日召開了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回購公司股份的議案》。理工環科擬使用自有資金以不超過每股22元的價格,採用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從二級市場回購公司股份,回購資金總額不低於1.5億元,不高於3億元, 回購股份數量不超過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額的5%。假設用全額3億元以22元的股價進行回購,理工環科預計回購股份數量約1363萬股,約佔公司總股本的3.42%,理工環科回購股份的期限為自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方案起不超過6個月。

  勁嘉股份也是股票回購陣營中的一員。據勁嘉股份2月12日披露的關於回購部分社會公眾股份的預案顯示,公司擬通過深交所股票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計劃以自有資金在不低於1億元、不高於3億元的資金總額內進行股份回購,回購股份價格不超過9.6元/股。

  在業內人士看來,勁嘉股份擬實施股票回購與近日公司股價在二級市場表現低迷有關。交易行情顯示,自2月1日-9日,勁嘉股份的累積跌幅為12.11%,2月9日勁嘉股份盤中股價創出2017年以來的新低。

  受股票回購消息的影響,勁嘉股份在2月12日股價出現上漲。2月12日早盤高開3.71%,勁嘉股份全天呈現震蕩走勢,最終收於7.99元/股,漲幅為5.83%。同作為股票回購概念股龍頭的海蘭信,在2月7日披露回購並注銷公司股份預案后,公司股價曾出現連續逆勢漲停的情形。隨后在2月8日、9日兩個交易日海蘭信連續收獲兩個漲停板,2月12日海蘭信的漲幅超過5%。據東方財富統計數據顯示,自2月7日-12日,海蘭信的累計漲幅超四成。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股票市場及部分上市公司股票價格出現較大波動,多家公司認為目前股價不能正確反映公司價值。2月12日晚間,又有多家公司公布回購股份方案。其中,國盛金控擬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1億-5億元股份,賽輪金宇擬回購1億-3億元股份。

  一位不願具名的投行人士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股價過低會使人們對公司的信心下降,削弱公司出售產品、開拓市場的能力,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擬實施股票回購有穩定公司股價的作用。

  回購目的各不相同

  由於各家上市公司的情況不同,因此推行股票回購的目的也不盡相同。

  諸如勁嘉股份在公告中稱,公司旨在通過制定股份回購計劃,推動公司股票市場價格向公司長期內在價值的合理回歸,回購的股份將予以注銷,從而減少公司的注冊資本,提升每股收益水平。

  無獨有偶,萬裡揚也稱,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立足長期可持續發展和價值增長,結合公司發展戰略、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擬以自有資金回購公司股份,回購股份將予以注銷並相應減少公司注冊資本。

  在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看來,上市公司進行股票回購的根本原因是公司管理層認為股價遠低於內在價值,希望通過股份回購將被低估的價值信息釋放出來,從而穩定公司股價,增強投資者持股信心。特別是在近期大盤劇烈波動的背景下,上市公司選擇通過回購方式能夠極大地維護股價的穩定,提升公司品牌形象。上述投行人士稱,上市公司回購自家股份不僅能穩定股價、增厚每股收益,還能優化資本結構、強化控股權。

  此外,股票回購也是上市公司作為實行股權激勵計劃的重要途徑。奧瑞金表示,為進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長效激勵機制,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充分調動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和部分核心人員的積極性,有效地將股東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團隊個人利益結合在一起,使各方更緊密地合力推進公司的長遠發展,本次回購的股份將用於公司實施股權激勵計劃。

  宋清輝稱,上市公司擇機實施回購的意圖雖然不同,但總體上向市場傳遞了公司股價被低估的信號,回購交易往往集中在二級市場上,資金的流入將對公司股價形成直接正向推動。上市公司利用真金白銀回購自家股份比高送轉要靠譜得多,效果也更明顯。

  “護盤”的其他手段

  除了股票回購外,重要股東增持等諸多方式也被認為是上市公司維護股價的“利器”。業內人士表示,對於上市公司而言,無論是增持還是回購,最直接的影響莫過於給市場“吃”下一顆定心丸。

  據不完全統計,自今年2月以來,A股共有250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司股東增持的公告,這些重要股東不僅包括上市公司高管,還有公司的實控人、甚至實控人的親屬等。諸如,奧拓電子2月10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接到吳衛文(系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吳涵渠之妹)的通知,吳衛文於2018年2月2日、2月7日、2月8日用個人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的方式購入公司股票200萬股。

  除上市公司股東等進行增持維穩以外,上市公司董事長、實控人等兜底式增持頻現。例如,2月12日晚間,東方海洋董事長發出增持倡議書並承諾兜底。具體來看,東方海洋實控人、董事長車軾倡議全體員工積極買入公司股票。同時車軾承諾,凡在2018年2月13日-28日期間在11.33元/股價格以下買入公司股票,且連續持有12個月以上並在職的員工,若因在前述期間買入公司股票產生的虧損,由車軾以自有資金予以全額補償﹔若產生收益,則歸員工個人所有。

  自2月以來,已經有超過10家上市公司的實控人或者董事長發出兜底增持倡議書,其中不乏承諾保底收益的。宋清輝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稱,兜底式員工增持倡議實質是上市公司大股東的護盤行為。投資者可以作為投資參考,但卻不是立刻買入的信號。對於投資者而言還是要看投資標的的基本面。

  如果把股價的上漲寄希望於這種做法也是不可持續的,大股東增持或者是這種兜底式增持倡議不過只是一種技術性的指標。“對於投資者而言,可以作為自身投資中應該考慮的一部分,不過投資還是要考慮多方面因素。在充分考慮更密切的基本面基礎上,諸如公司的業績等方面,再結合技術面進行調整做出正確的投資判斷,”首創証券研究所所長王劍輝如是說。

(責編:李棟、趙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