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央行:表外轉表內 1月新增信貸創紀錄

劉雙霞 程維妙
2018年02月13日07:56 | 來源:北京商報
小字號

  出於“早投放早收益”的考慮,銀行每年初放貸規模沖高已是常態,疊加本輪嚴監管下“表外業務表內化”的勢頭,2018年1月新增信貸規模刷新歷史最高紀錄。據2月12日央行發布的數據,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2.9萬億元,帶動M2同比增速較去年末出現回升,同時也由於表外融資減少,社融出現下滑。業內人士認為,在表外業務受限的大環境下,與去年相比,新增信貸整體將保持持續高位的增長態勢。

  1月新增信貸“開門紅”

  2月12日,央行發布2018年1月金融統計報告,其中引發業內高度議論的一個數據,就是新增貸款規模。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9萬億元,同比多增867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去年、前年同期規模分別為2.03萬億元和2.51萬億元。

  環比來看,1月漲幅更為明顯,因為去年1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5844億元,遠低於預期1萬億元,相較於去年11月的1.12萬億元近乎腰斬。時間再拉長來看,去年四季度新增信貸規模整體都比較“萎靡”,其中10月新增人民幣貸款6632億元,也比9月的1.27萬億元幾乎斬半,隻有11月回到萬億元水平。

  從新增信貸結構來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9016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106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5910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1.78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750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33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347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1862億元。1月末,外幣貸款余額8852億美元,同比增長9.2%。當月外幣貸款增加473億美元。

  和信貸規模增長同樣超出預期的,是1月M2貨幣供應同比增速。1月M2貨幣供應同比增8.6%,高於預期的8.2%,也比2017年12月的8.2%有所反彈。值得一提的是,M2的同比增速曾在2017年連續刷新歷史低值。去年1-8月,M2增速從11.3%一路下滑至8.9%,9月有所反彈,為9.2%,10月再次降至8.8%,11月比上月回升0.3個百分點。12月,8.2%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9個和3.1個百分點,也創下歷史新低。

  與前二者走勢相反的是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初步統計,2018年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177.6萬億元,同比增長11.3%,但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3.0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6367億元。

  表外業務回歸表內成推手

  對於1月信貸增量創出2.9萬億元的歷史新高,分析人士認為,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金融機構表外業務表內化成為推升1月信貸走高的重要因素。

  事實上,每年初信貸增量都是全年的高點。華泰証券研究所首席宏觀研究員李超此前在對1月金融信貸數據進行預測時就指出,1月金融信貸數據會從去年12月的低數據反彈,主要原因是去年12月的信貸增速較低是由於銀行信貸額度不足造成的,商業銀行在去年12月積壓較多的信貸需求,認為這些需求將會在今年的1月充分釋放。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表示,每年初都是金融機構貸款投放的高峰期,年初沒有貸款額度的限制,金融機構傾向於“早投放早受益”的傳統,此外,實體經濟仍然十分穩健,資金需求較為強勁。

  從同比數據看,去年、前年同期規模分別為2.03萬億和2.51萬億元。對此,李超表示,2017年的1月信貸新增僅僅有2萬億元,主要原因是2017年春節發生在1月,全月工作日較少因此造成了信貸新增不大,2018年1月同比角度參考2016年1月更加合理(2016年1月單月信貸新增2.5萬億元)。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1月信貸增長2.9萬億元,創歷史新高,主要和近期監管加強表外業務、通道業務規范,很多表外業務需求轉回表內有關。

  新增信貸將保持增長

  信貸增速的加快,也影響到貨幣創造,進一步帶動在去年已跌入歷史低點的M2增速回升。對於1月M2同比增速反彈的表現,溫彬分析稱,主要是兩個原因,一是1月下旬央行正式啟動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釋放了基礎貨幣約4500億元,增加了流動性﹔另一原因就是新增的2.9萬億元信貸,令派生貨幣也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增長,因此M2出現回升。

  而隨著銀行表外業務的快速“回表”,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則呈現下降趨勢。溫彬表示,1月社會融資規模3.0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6367億元,主要原因就是表外融資在減少,其中委托貸款減少714億元,同比多減3850億元,信托貸款增加455億元,同比少增2720億元。這都與前期監管規范銀信通道合作、規范委托貸款有關。

  去年末,銀監會公開發布《關於規范銀信類業務的通知》,在原有的政策基礎上,將嚴格穿透管理、實質風險管理、對手方的名單制管理,嚴格將監管檢查等落到細節上,銀行借信托通道“假出表”遭禁。今年1月初,銀監會又發布《商業銀行委托貨款管理辦法》,明確商業銀行作為受托人,不得參與貸款決策,同時對委托資金來源等也做出了要求。

(責編:李棟、趙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