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銀行手機APP排行:國有大行下載量領先

“太麻煩了,換個手機重新登錄還要先和原來的手機解綁”、“轉賬上限自己手動調整不了”、“閃退”、“升級后無法登陸”……隨著手機銀行成為消費者最常用的App之一,用戶在使用過程中也多有吐槽。
為了進一步了解消費者對手機銀行App的評價,《証券日報》記者近日下載體驗了25家上市銀行的手機銀行App。
國有大行手機銀行APP
下載量及活躍度均領先
《証券日報》記者查詢蘋果手機AppStore中免費財務軟件排行榜前200名發現,建設銀行、工商銀行和農業銀行的手機銀行下載量在排行榜中名列前三位﹔其余上榜的上市銀行排名順序分別是:中國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和北京銀行﹔還有9家上市銀行沒有進入免費財務軟件排行榜前200名。
截至1月27日晚間,本報記者統計顯示,工商銀行收到的評分次數最多,有7970次﹔建設銀行緊隨其后,收到評分6270次﹔農業銀行位列第三位,收到評分6010次。獲得評分最少的銀行為張家港行、無錫銀行和江陰銀行,其中張家港行和無錫銀行顯示“沒有足夠評分”,江陰銀行顯示9次評分。
此外,據本報記者統計,目前上市銀行中,興業銀行和江陰銀行的“星級評論”得分最高,為4.1分。
同時,《証券日報》記者查詢上市銀行手機銀行APP的評論數據發現,25家上市銀行中,有3家銀行獲得了4星及以上評價﹔16家銀行獲得3星(含)-4星(不含)評價﹔4家銀行評分低於3星﹔2家銀行收到的評分不夠,無法顯示APP的平均得分。
《証券日報》記者對比易觀千帆的用戶活躍度數據與蘋果商店的下載量數據發現,兩項數據在大多數指標上的排名也互相印証。
根據易觀千帆1月24日發布的《2017年度銀行服務應用TOP30榜單》顯示,大型銀行憑借龐大的用戶基礎、豐富的服務及營銷活動,手機銀行app活躍用戶位居行業前列。2017年12月份,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掌上銀行分別以4278.0萬、4252.3萬、2581.4萬的活躍用戶位列前三甲。另外,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中的招商銀行、平安口袋銀行活躍用戶增長較快,城市商業銀行及農信社/農商行由於地域經營限制、產品及體驗還有待提升等因素影響,手機銀行活躍用戶都在200萬戶以下。
根據易觀千帆發布的去年第三季度的《銀行服務應用APP季度監測報告》,從銀行服務應用APP啟動次數來看,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和工銀融e聯分別以100457.5萬次、75583.7萬次和59934.6萬次位居前三。從日均啟動次數來看,依然是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和工銀融e聯分別以1091.9萬次、821.6萬次和651.5萬次位居前三。從日均使用時長來看,工商銀行以53.7萬小時的時長位列第一,建設銀行、工銀融e聯分別以36.2萬小時、26.5萬小時位居第二、第三位。
根據易觀千帆產業數據庫數據,2017年第三季度,中國手機銀行客戶交易規模為57.41萬億元,環比增長5.5%。建設銀行以26.1%的市場份額繼續佔據第一位,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分別以21.1%、13.4%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第三位。
用戶評論
聚焦“便捷和安全”
從客戶的評價與評分來看,功能全、便捷和安全是大家最在意的問題。
從功能角度而言,一位給某國有大行App五星評價的用戶表示,“最心儀的是沒有該行卡片的客戶也可以用手機號和身份証號注冊,無差別化享受大多數功能。”除此之外,無卡取現、指紋登陸等功能得到多個用戶稱贊。
眾多給手機銀行App五星評價的用戶多表示“手機銀行客戶端好用,界面清晰,一目了然,功能強大。”
不過,便捷和安全有時候是一對矛盾體。《証券日報》記者查閱多家手機銀行的評論發現,有一類情況受到多個客戶吐槽,“手機切換或刷機前如果忘記解綁還要去櫃台解除原手機號碼綁定后重新綁定,否則無法登錄”。本報記者撥打某國有大行客服電話詢問時,客服人員表示“銀行是出於安全性的考慮”。對此,有銀行從業人員在手機銀行App的評價中留言,“看到好多差評都是操作不當或者嫌操作麻煩,嫌麻煩的小伙伴對自己的資金安全那麼不重視嗎?”
除了上述問題,泄露隱私的風險也讓多個客戶不滿。以某國有大行為例,注冊名為“最愛小飛龍”的客戶表示,“銀行太不注意隱私保護了,不用登陸名字就顯示在頁面,而且還是全名。嘗試更新軟件並退出多次都沒有辦法把姓名隱藏。”
此外,閃退、升級后無法登陸等情況受到的吐槽最多,並且是多家銀行的共同問題。
同時,《証券日報》記者在體驗手機銀行的過程中注意到,在AppStore中,“銀行”這個檢索關鍵詞已經被部分理財平台佔用。本報記者嘗試搜索“銀行”,在排名前50位的App中僅有“招商銀行”上榜,其余49個App均為理財平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