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險企償付能力“體檢”結果:15家“過線”

張穎
2018年01月29日08:07 |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小字號

2017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進入密集披露期。

截至1月25日,第一批31家保險公司發布了最新一期的償付能力報告,其中,壽險公司10家,財產險公司16家,再保險3家,相互保險2家。

與以往相比,2017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有兩大看點:

其一,保監會在全國保險監管工作會議上透露,行業風險得到有效遏制,2017年全行業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252%,增量風險基本控制。那麼,在已披露報告的31家公司中,有幾家“達標”?又有幾家“被平均”了?

其二,保監會剛剛公布了2017年償付能力風險管理能力現場評估(SARMRA)分數,共有172家保險公司參評,平均分是75.45。不過,今年保監會採取了一對一的方式向參評公司披露分數,孰優孰劣無法比較。在已經披露報告的31家公司中,SARMRA成績如何?

償付能力報告:

16家未“達標”

從第一批披露2017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的31家公司看,15家償付能力充足率比上季度末有所下降,16家比上季度末上升﹔其中,15家公司超過了保監會披露的平均分252%,另有16家未“達標”。

《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在31家公司中,利寶保險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最低,僅為140%,且逼近監管“紅線”。

2017年10月,保監會就《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指出:每季度對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低於60%或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低於120%等償付能力風險較大的保險公司償付能力數據進行重點非現場核查,建立常態化的現場檢查機制,並加強對審計機構、精算咨詢機構、信用評級機構等中介機構的監督,對於服務質量存在問題的,將採取不接受其報告、移送有關部門進行處罰等措施,確保償付能力數據真實可靠。

利寶保險是一家在華經營的外商獨資財產保險企業,其母公司利寶互助保險公司(下稱“利寶互助”)是惟一股東。

2016年8月,利寶互助與三胞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三胞集團”)曾簽署合資經營合同及股權轉讓協議等交易文件(統稱“交易協議”)。根據交易協議,利寶互助將向三胞集團轉讓利寶中國的51%股權,從而成立合資企業。利寶互助擬轉讓的在利寶保險注冊資本中的出資金額是76567.983萬元。

這筆交易一度被業內看好。一方面,三胞集團已擁有壽險牌照和保險經紀牌照,通過收購利寶保險可以再拿下一張財產險牌照,進一步完善其在保險領域的布局。另一方面,利寶保險也可以由外商獨資變為合資險企,更好地在國內市場發展。尤其是三胞集團豐富的消費、健康客戶資源,可以與利寶保險的財產險業務產生協同效應,共同掘金大健康市場。

然而,這筆交易在2017年11月宣告失敗,但雙方並未披露原因。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連續虧損可能是三胞集團最終放棄收購的主要原因。”

根據利寶保險披露的主要指標,2017年第四季度,公司實現保險業務收入4.16億元,上季度末是3.76億元﹔淨利潤-4130萬元,比上季度末的虧損敞口進一步擴大。

事實上,《國際金融報》記者在梳理2017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時發現,31家公司中,有13家淨利潤為負值,18家為正值﹔在淨利潤為正值的18家公司中,還有5家公司的淨利潤出現了下滑。

在13家淨利潤為負值的公司中,建信財險的虧損金額最高。數據顯示,2017年第四季度,建信財險淨利潤-1.94億元﹔償付能力充足率854.15%,比上季度末大幅下降,上季度末為1548.55%。

風險管理能力:

45家評分下降

再來看一看首次公開的償付能力風險管理能力現場評估(SARMRA)成績。

1月17日,保監會公布2017年SARMRA結果。從平均分看,172家保險公司2017年的平均得分為75.45分,比2016年提升1.43分。從得分分布區間看,得分高於80分的公司有47家,比2016年增加12家﹔得分70分以下的公司僅28家,佔比不到20%。參加2017年評估的公司中,剔除首次參加評估的14家公司,有80家保險公司得分較2016年有所提升,有45家保險公司的得分較2016年有所下降。

SARMRA是償二代(中國風險導向的償付能力體系)定性監管要求的重要內容,其將保險公司的風險管理能力與資本要求相挂鉤:公司風險管理能力越強,資本要求越低﹔風險管理能力越差,資本要求越高。

在已經披露償付能力報告的31家公司中,超過平均分的公司僅有8家,另外有8家公司未被納入這一次的現場評估,中航安盟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未披露相關數據。

需要指出的是,在31家公司中,現代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下稱“現代財險”)的評分特別低,僅55.2分,也是上述公司中的最低分。

《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2017年第四季度,公司保費收入3974.81萬元,比上季度末1.8億元大幅減少,淨利潤則從上季度末的821.15萬元暴跌至 -280.93萬元﹔償付能力充足率則從266%降至232%。

除了現代財險,還有3家公司的SARMRA分數低於70分,分別是利寶保險、恆邦財險和中意財險,得分分別為64.84分、64.12分和68.8分。

利寶保險的得分偏低在情理之中,那麼,恆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恆邦財險”)和中意財險又是怎麼回事?

先來看一看恆邦財險。根據償付能力報告,公司去年第四季度保險業務收入5.29億元,比上季度末3.52億元有所上升﹔淨利潤1198.08萬元,比上季度末466.28萬元大幅提升﹔償付能力充足率更是從949.63%上升至1024.13%。

對於償付能力充足率高企,恆邦財險法律合規部負責人邱偉的解釋是:“公司剛剛完成了增資擴股,資本金充足。”2016年三季度,恆邦財險完成了首輪增資擴股,注冊資本金增至20.6億元。

從主要數據看,恆邦財險的表現似乎不錯。可是,《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恆邦財險2016年的SARMRA分數比2017年還要低了13.72分。是什麼影響了它的SARMRA分數呢?是否與其股權變更有關?

日前,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公告稱,杜邦財險的股東關系發生變更,公司原第五大股東江西省行政事業資產集團有限公司將持有的1.32億股(約6.41%股權),全部無償劃轉給第三大股東江西省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江西金控”)。

股份劃轉完成后,江西金控將持有恆邦財險20%股份,與江西贛粵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並列成為第一大股東。

邱偉此前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股權轉讓實質上是江西省政府為了做大做強江西地方金融板塊而主導的一次股權變更。目前,恆邦財險沒有實際控制人,公司的決策制定仍需股東按照持股比例進行投票。此次股權劃轉是對恆邦財險股權結構的進一步優化,不會對公司經營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另一家公司——中意財險的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公司去年第四季度保險業務收入1.27億元,比上季度末1.11億元略有上升﹔但淨利潤為-5592.35萬元,比上季末-705.89萬元大幅下降﹔償付能力充足率則從234%上升至285%。

“股東優勢一直是中意財險引以為傲的資本,現在,卻成了不穩定因素。”一位資深保險業內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透露,“有跡象表明,大股東對其業務的支持正在逐漸減弱。”

作為中國石油集團資本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石油”)和意大利忠利保險有限公司(下稱“忠利保險”)的合資公司,中意財險一度依靠中石油的股東業務發展得順風順水。

公開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5年,中意財險雖然淨利潤逐步下滑,但依然保持盈利,淨利潤分別為1287.79萬元、1246萬元、341.44萬元、214.61萬元。然而,進入2016年,中意財險首次出現虧損,淨利潤為-2998.15萬元。

“中石油對中意財險保費收入的支持力度不斷減弱,可能是一方面原因。”上述業內人士透露。公開數據顯示,最近五年,中意財險從中石油及其下屬子公司處實現的保費收入佔當年全部保費收入的比重分別是77.52%、65.7%、61.2%、50.82%、30.92%,呈現持續下跌的態勢。

此外,2013年,中石油在它的保險版圖中增加了中石油專屬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也分流了一部分中意財險的保險業務。目前,除中意財險與中石油專屬財險以外,中石油還通過它的全資子公司中油資本控股中意人壽與昆侖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

(責編:李棟、趙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