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違約頻發 2018債市仍難平靜

王晗
2018年01月25日08:42 | 來源:北京商報
小字號

受金融去杠杆等因素影響,部分產能過剩行業、強周期行業以及風險抵御能力較弱的企業債務風險加速暴露,2018年開局債券違約進入高發期。一周時間裡,春和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春和集團”)、丹東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丹東港集團”)以及四川省煤炭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川煤集團”)接連曝出債券違約風波。隨著債券剛性兌付信仰破滅,債券投資者在風險與收益之間的博弈也越發富有挑戰性。

債市違約再添三起

近期債務違約現象集中爆發。1月15日,春和集團與其承銷商國開証券就“15春和CP001”違約兌付一事對簿公堂拉開2018年債市違約大幕。據悉,“15春和CP001”債券違約發生於2016年5月。彼時,因行業整體下滑、海外投資虧損、銀行收貸等原因,春和集團面臨現金流枯竭,甚至即將有斷裂的危險。春和集團公告表示,發行人已無法按期兌付到期的短融本息,其下屬浙江船廠已進入破產重整且外部評級機構已將春和集團列為重大風險企業。

丹東港集團債券違約再度將債市違約風波推向高潮。應於今年1月13日付息和兌付本金的2015年度第一期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15丹東港PPN001”因未能籌集足額償付資金,構成實質違約。除此之外,丹東港集團還有3隻債券將在一季度陸續到期,累計到期量為19億元。

債市違約風波正逐漸蔓延至國有企業,1月18日,川煤集團公告稱,受煤炭行業產能過剩、煤價下跌、新發行債券困難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川煤集團資金鏈緊張,該公司2015年度第一期非公開定向發行債務融資工具“15川煤炭PPN001”未能按期足額償付,僅能支付利息。

開年債市違約的“爛攤子”早在市場預期中,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趙卿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從今年違約的債券看,多是此前已經發生多次違約的債券,若前面已經出現過違約,又沒有得到解決的話,后面到期債券繼續違約將是大概率事件,違約主要是企業本身經營存在問題,盈利和流動性均不足。

打破剛兌神話

債券市場發展的萌芽時期,誰承銷誰負責的游戲規則成為國內債市的護身符,2014年3月,首隻公募債券“11超日債”違約,打破了國內債券市場長期剛性兌付的神話,此后債市違約兌付漸成常態。

業內人士認為,違約事件並非洪水猛獸,其帶來的優勝劣汰效應將推動市場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對於中國債市當前的情況來說,讓違約順應市場力量自然發生是正確的方向。

談及債券違約帶來的益處,公募基金從業人員蔣光祥認為,一方面是對於當前內外部信用評級工作的促進。過往國內企業違約樣本太少,除垃圾債外,不同評級之間差異並不大。外部評級體系實際上並沒有獲得應有的尊重,內部信用風險評估形同虛設,或者干脆“裸奔”,看名字下單。實質性違約的出現已經使得這一局面發生質變。二是在操作層面,債券違約改變了投資者對尾部風險巨大的“加杠杆、加久期、降資質”單一套利模式的依賴。過往那種對低評級、長久期債券風險認識的缺乏,在前所未有的“雷”聲陣陣中,已經撞了南牆。

2018年挑戰仍存

監管打破剛兌的大背景下,承銷商兜底現象難以為繼,債市違約漸成常態,違約發行主體也越發多樣化,然而逐漸趨於平緩的違約債券數量曲線卻在今年初出現上揚,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債市違約高發期卷土重來?

趙卿認為,從債券償付金額看,2015-2017年是信用債集中償付期,2018年到期償付規模沒有之前高。但是2018年金融去杠杆環境下,債市流動性比較緊,這也就意味著很多企業流動性可能續不上,融資也更艱難,不排除后續有更多的信用債違約兌付事件出現。

“2018年受到嚴監管、融資成本上升、債務到期量大、去杠杆背景下僵尸企業違約風險增大等因素影響,2018年信用風險將有進一步增大趨勢,這對於金融機構將是不小的挑戰,有可能信貸資產質量進一步惡化。” 華融信托研究員袁吉偉坦言。北京商報記者 王晗

(責編:李棟、趙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