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內地與香港合作  創新和亮點頻出

“債券通”促進內地債券市場接軌國際

2018年01月16日07:5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債券通”)運行半年多來,其交易量逐漸上升,參與機構不斷擴大,這項通過香港建立債券基礎設施聯通內地和境外債券投資者的機制安排,已成為境外機構投資內地債市的重要渠道。

  參與機構范圍不斷擴展

  “債券通”的“北向通”於2017年7月3日開通,境外投資者可通過“債券通”直接投資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

  半年多來,“債券通”交易規模和參與機構數量都大幅增加。

  據中銀香港高級策略員花鋒介紹,“債券通”開通以來,大概有1/3的新增投資境內債券通過“債券通”完成。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表示,市場對“債券通”的反應正面。目前“債券通”日均交易額已由初期的數億元人民幣升至約20億至30億元人民幣,外資經“債券通”持貨總額達800億元人民幣。境外機構持有境內人民幣債券總量在“債券通”開通后的2017年三季度中,從約8900億元人民幣增至超過1.1萬億元人民幣,單季度增加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可見“債券通”帶來的巨大影響。

  半年來,“債券通”備案的機構也大幅增加。已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備案的“債券通”境外投資者數量從開通初期的100家左右,增至2017年11月的210家。其中既有中資機構的海外分支,也有外資的銀行、保險公司、基金公司等各類外資機構,而且從備案的順序來看,初期以中資機構為主,現在外資機構的比重已越來越高,這說明外資機構已對“債券通”這一創新的投資渠道逐漸了解、接受和應用。

  花鋒說,境內做市報價商由開始的20家增加到目前的24家,包括19家商業銀行、5家券商,均為內地債市的主要做市機構。可以提供結算和兌換服務的香港結算銀行由初期的11家增加到20家,包含了香港的主要銀行。

  為境內外交易合作積累經驗

  “債券通”為內地債券市場引入了大量的境外投資者,這些投資者按照他們在境外原有的交易習慣和賬戶安排實現買賣內地債券,也為內地市場引入了國際通行的金融制度和安排,如債券的多級托管等,促進了內地債券市場與國際的接軌。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與香港交易所於2017年6月7日宣布在香港成立合資公司——“債券通”有限公司,承擔支持“債券通”相關交易服務職能。

  香港達維律師事務所高級律師黃逸宇表示,這種成立境內外合資公司的做法是一次機構創新,有利於為未來兩地監管合作鋪路,為境內外交易合作機制積累經驗。

  程實表示,“債券通”開通半年運作順利,出現不少亮點,成功為境外投資者提供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直接投資境內債券市場的渠道。除二級交易外,也讓境外投資者可參與至境內債券一級發行市場,同時也吸引了一些境外機構透過“債券通”在境內發行債券。

  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市場人士表示,“債券通”進一步提高了境外投資者投資內地債市的便利性,也為離岸人民幣回流增添了新渠道,有利於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和提高內地債市國際化水平。

  花鋒表示,“債券通”促進各國投資者在香港集聚,加快香港債券市場的發展,有助於改善香港資本市場“股強債弱”的局面。

  與此同時,市場人士認為,“債券通”還有一些需要完善的環節,如券款交收流程需要進一步優化、稅收細節待明確等。此外,境外機構也希望能夠放開債券回購,增加交易品種,便於做好人民幣資金流動性安排,增加人民幣資產投資。

  花鋒介紹,監管機構對境外投資者改善“債券通”安排的需求進行了解,而且已經在著手改善一些安排,如2017年10月開始對券款交收的部分環節做出調整。

  中銀香港認為,2018年還會陸續有一些改進的安排推出,使“債券通”更加便利化。推出“南向通”將有利於境內投資者有序投資境外債券,形成境內外人民幣資金的良性循環。相信監管機構會結合各項外部環境,適時推出“南向通”。  

  (據新華社電  記者李濱彬) 

(責編:李棟、趙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