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置換到期的地方債何去何從

蔣夢惟 張暢
2018年01月05日08:06 | 來源:北京商報
小字號

2018年啟幕,地方債務風險依舊是各方關注焦點。1月4日,多家市場機構發布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至今,我國為緩解地方還債壓力,已累計發行置換債超過10萬億元,今年仍有約2萬億元左右的“額度”。根據各機構預測,這部分置換債有望“如約”在今年年中收官,新增債券將在下半年迎來發行高峰,地方政府債務壓力有望得到有效緩解。但有分析指出,隨著地方債置換進入第三年,地方政府和投資人博弈加劇,今年置換工作面臨諸多挑戰,地方因債務壓力過大而衍生的各種問題能否迎刃而解還是未知數。

尚有一成多置換額度

置換債其實就是將地方債進行置換后的債務,是地方政府在利率適度的條件下,通過借新債來還舊債,將所欠的已有債務順利延后的一種方式。“更具體地說,債務置換就是經過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協商,對現有地方債務的還款期限、還款條件(利率)進行重新安排”,中央財經大學政府預算研究中心主任王雍君介紹,一般來說,置換后的新利率會低於舊債,還款期限也會延長,新債與舊債屬於延續關系。

2014年底,我國地方政府債務的債務率高達86%,盡管尚低於100%的警戒線,但一些地區存在債務規模較大、償還能力下降的風險,還有些地方違法違規舉債、變相舉債,或者為企業舉債違規提供擔保承諾。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教授馮俏彬直言,當時我國地方債務不僅數額巨大,而且存在期限錯配的問題,“不少地方政府發債用於建設基礎設施等項目,回報期需要二三十年,但債務還款期卻隻有3-5年”。

為化解這一風險,2015年12月,時任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接受全國人大常委會質詢時透露,國務院決定用三年左右時間置換14.34萬億元的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目的是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據市場機構統計,截至2017年12月25日,當年全國各地方政府共發行1132隻地方政府債券,總規模為4.36萬億元,較2016年有所下降。其中,新增債券1.58萬億元,置換債2.77萬億元,疊加2015-2016年累計8萬億元置換債規模,目前地方政府置換債發行規模已達到10.8萬億元。至於今年債務置換的余量,業內普遍預計在1.5萬億-1.88萬億元之間,在總規模中的佔比超過一成。

萬億元債務利息被化解

“在三年的債務置換期中,八成以上的地方政府沒有形成債務風險,這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成績。”馮俏彬直言。去年12月,國家審計署審計長胡澤君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做報告時也披露,截至去年10月末,全國地方累計發行置換債券10.5萬億元,大大降低地方政府利息支出,化解了許多長期積壓的“三角債”,也降低了金融系統呆壞賬損失。

另據財政部初步匡算,2015-2016年地方債置換已累計為地方節約利息支出6000多億元。有業內人士介紹,2014年前,地方政府舉借的債務90%以上是通過非政府債券方式舉借,平均成本在10%左右,地方為此每年需要支付較高的利息。2015年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存量債務開閘后,首年發行額為3.2萬億元,2016年提升至4.87萬億元,兩年分別節省利息負擔2000億元和4000億元。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則透露,通過擴大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置換規模,去年各地方降低利息負擔約4000億元。這意味著,2015-2017年,地方債置換已累計節約利息支出約1萬億元。

有分析指出,借由置換債,地方債務風險得到一定程度化解,部分地方政府因還債及財政支出壓力過大出現的違規舉債等問題或隨之有所好轉,而且,大量發債用於建設公共設施與嚴控債務規模之間的矛盾可能得到緩解,中央財政撥款的壓力也能夠相對減輕。

前途未卜的地方債

“在置換債大規模發行前,大量融資平台公司曾購進一批還款期限在3-5年的債務,隨著年限臨近,2018年將是這輪地方債置換高峰的最后一年,也是最關鍵一年”。

有業內人士提醒,今年地方債置換工作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需要提高警惕。財新智庫莫尼塔研究相關負責人就表示,近期地方債置換的博弈難度開始加大,目前,置換債已開始涉及到“城投債”(主要用於城市基礎設施投資)等債券類存量債務的置換,不同於貸款類債務,城投債該以何種“公允價格”進行置換,需要涉及地方政府和投資人之間繁復的利益平衡,具體置換可能面臨阻力。

王雍君也直言,債務置換本質上是發新債還舊債,將債務壓力推延到未來,而不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有不少地區在存量債務置換后,還出現了債務規模高於以往的情況,也就給今后的地方債監管留下了不確定因素,萬不可掉以輕心。而在馮俏彬看來,在地方存量債務順利置換的過程中,各地新增債務還在不斷增加,且違規舉債花樣不斷翻新,“舊問題才解決,新煩惱就出現,地方債務管控仍難言輕鬆。”

(責編:李棟、趙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