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11月如何進行大類資產配置

吳照銀 劉長江
2017年11月06日08:19 |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小字號

  進入11月,從無風險利率的角度看,預計央行會維持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不變,不會上調政策利率。從盈利的角度看,企業經營持續好轉,利潤增速較高。從風險溢價的角度看,資本市場暴跌概率較低,投資者風險偏好仍在好轉。

  總體看,11月基本面因素對風險資產較為有利。預計11月股票有望延續前期走勢,債券收益率可能會從月末高點緩慢下滑,商品波動繼續震蕩,但幅度會收斂。

  股票:重回基本面

  企業盈利持續高增長,支持股票估值。今年以來,企業盈利增速繼續維持在20%以上。周期性行業和金融行業是盈利改善的重要對象。同時,這些行業上市公司估值本身也比較低,估值有支撐。

  恆生國企指數上漲,海外投資者長期看好中國經濟。從近一個月恆生國企指數的表現看,明顯跑贏恆生指數。這種情況在年初也曾經出現過。不同之處在於,年初經濟數據遠超預期(2、3月工業增加值增速高達10.32%和7.6%),10月經濟數據並沒有超預期,甚至略低於預期。經濟數據相對疲弱,但國企指數卻能獲取超額收益,這表明投資者不再認為中國經濟的改善只是曇花一現,對於經濟和企業盈利的持續性更有信心。

  從風格看,規模和估值溢價較突出。年初至今,大股票、低估值的中証100表現最好,小股票、高估值的中証1000指數表現最差。從中証規模系列指數的表現看,規模因子和估值因子的溢價非常明顯。考慮到當前中証100指數估值仍遠低於中証500和中証1000,預計未來規模和估值因子仍將獲取穩定的溢價。

  即使在以成長股為主導的中小板和創業板,規模和估值因子的溢價依然存在。分別對比中小板指和中小300、創業板指和創業300,可以發現市值規模更大、估值更低的中小板指和創業板指表現也明顯好於中小300指數和創業300指數。

  債券:波動常有,趨勢難尋

  10月份,利率債收益率大幅上行並帶動信用債收益率上行,預計11月份利率很可能會觸頂下滑,判斷的主要依據是貨幣市場流動性會持續寬鬆,從而拉低利率債收益率。

  利率債收益率上行,期限利差穩定。近期,10年期國債收益率突破3.8%,市場影響較大。對於長期債券收益率,可以從短期債券收益率和期限利差兩個角度進行分析。與年初相比,當前1年期國債收益率明顯高於年初,期限溢價明顯低於年初。顯然,監管層嚴格監管同業、資管等業務,資金逐步脫虛入實,導致金融系統短期資金利率趨勢性抬升,期限利差收窄。

  貨幣市場資金寬鬆,短期收益率上行壓力不大。之前的月報一直強調“短端收益率的走勢仍是判斷市場的關鍵”。短期收益率不下行,長期收益率就很難下行。目前,從貨幣市場資金價格看,1年期國債收益率繼續上行的壓力並不大。10月份,貨幣市場資金利率大部分下行,隔夜利率下行約20BP(基點),1年期國債收益率卻上行約5BP,二者走勢背離。這種背離應該不會長期持續。

  短期內監管難加碼。長期看,金融去杠杆、防風險的基調不會變化,監管會越來越全面,法外之地會越來越少,鑽政策空子可能會碰得頭破血流。短期內,金融系統人員可能存在一定的變動。在此期間,監管政策可能以穩為主,不太會有大的變化。

  11月資金利率不太可能上行。從經濟角度看,當前經濟仍處於改善的初期,無力承受資金利率的大幅上行。從貨幣政策的角度看,經濟好轉時,加息宜緩不宜急。美國、歐洲退出寬鬆貨幣政策的進程都十分溫和。從央行的操作看,最后一次提升逆回購利率是在3月16日,提高MLF(中期借貸便利)利率是4月17日。此后政策利率均穩定不變。考慮到GDP增速等因素,預計年內央行不會再提高逆回購和MLF利率。

  下半年貨幣利率的上行,更應該歸因於強監管所導致的流動性緊張,而非政策利率的上調。考慮到當前隔夜資金利率接近3%,短期內監管不會加碼,11月份資金價格應該不會很高。

  信用債評級繼續上調。10月份,信用風險繼續改善,評級上調主體共有17家,涉及債券454隻﹔下調主體3家,涉及債券19隻。

  商品:內外分化,長短背離

  11月商品可能呈現“內外分化、長短有別”局面,國內商品和國外商品走勢分化,短期漲跌背離長期趨勢。

  美元持續反彈。一方面,歐元走弱,推動美元指數反彈。另一方面,美聯儲主席換人以及眾議院通過預算決議為稅改排除障礙等因素,可能也會助力美元走強。

  有色商品,需求長期看好。目前,全球商品市場正進入需求好轉的階段,大部分商品震蕩上行。年初至今,CRB(美國商品調查局)金屬現貨上漲9.27%,標普高盛工業金屬全收益指數上漲22.61%。考慮到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調全球經濟增速,預計有色商品需求會持續改善。

  國內商品,環保壓力加劇。受限於環保壓力,10月份國內以鋼鐵、煤炭為代表的黑色商品出現了較大的跌幅。預計11月份環保仍將維持高壓,相關產品價格上行的困難較大。

  (吳照銀系中航信托宏觀策略總監,劉長江系中航信托高級宏觀研究員)

(責編:李棟、趙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