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靠實體經濟“捧飯碗” AA級期貨公司數量大增

2017年08月25日07:46 | 來源:証券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靠實體經濟“捧飯碗” AA級期貨公司數量大增(下轉B2版)

  ■本報見習記者 吳曉璐

  “這幾年期貨公司規范了很多,也增加了一些新的業務”,近日,南方一家期貨公司的員工對《証券日報》記者表示,“可盈利的業務增加之后,員工的收入也不斷提高,去年年末,公司還第一次給員工家屬發了幾千元的紅包,讓人感覺很溫暖。”該員工從大學畢業起就進了期貨行業,從入行到現在恰好五個年頭。

  五年來,我國期貨公司的變化可謂天翻地覆:雖然期貨公司的家數有所減少,但行業整體實力卻有了顯著提升。據中期協公布的2017年期貨公司分類評級統計,22家期貨公司獲得AA評級,較2013年的5家增加了17家。

  近幾年,期貨公司通過培訓和咨詢業務、創新定價體系和風險管理工具等服務現貨企業,幫助其轉移價格波動風險,改變經營模式,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局,期貨公司的風險管理子公司充分運用基差交易、倉單服務、合作套保、場外衍生品業務、做市業務等多種模式,幫助企業去產能、去庫存、降成本。

  期貨公司創新業務

  與實體經濟“對表”

  目前,我國共有149家期貨公司。來自中國期貨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6年期貨公司合計淨資本為684.8億元,分別較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增加了64.26%、56.79%、44.94%和14.77%。

  與此同時,期貨公司客戶權益和淨利潤也出現明顯提升。2016年期貨公司客戶權益為4368.75億元,環比增14.08%,較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分別增加141.1%、119.74%和59.29%。2016年期貨公司淨利潤為64.75億元,環比增9.5%,較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分別增82.09%、81.42%和58.97%。

隨著行業整體實力提升,2015年起,越來越多的期貨公司赴資本市場挂牌上市。2015年當年有創元期貨和永安期貨等5家期貨公司在新三板挂牌,魯証期貨和弘業期貨則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截至2017年8月22日,挂牌新三板的內地期貨公司擴展到13家。另外,南華期貨和瑞達期貨已發布招股說明書,擬分別在上海和深圳証券交易所上市。

  期貨公司整體實體的提升,離不開其服務實體經濟的創新業務。期貨公司的風險管理子公司基於期現貨市場、場內外市場,提供滿足實體企業個性化需求的避險產品,並為企業提供配套的風險管理服務。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風險管理子公司在創新工具、助力企業規避風險等方面積極探索,場外業務的快速發展為我國經濟轉型貢獻了力量。

  據中國期貨業協會,截至2017年6月30日,共有65家風險管理子公司通過協會備案,63家公司備案了試點業務。在倉單購銷、合作套保、商品類場外期權業務和期權做市商等業務上均有不同程度的發展。今年上半年,風險管理子公司業務收入為362.76億元,同比增加118%,淨利潤為7.78億元,同比增加6634%。

  已披露半年報的期貨公司中,永安期貨業績亮眼,上半年營收為49.03億元,同比增長108%,淨利潤4.72億元,同比大增140%。這樣的業績從何而來?永安期貨相關業務負責人對《証券日報》記者表示,業務轉型是關鍵。2013年風險管理子公司永安資本成立,以服務實體產業為宗旨,通過綜合利用期貨、期權、互換等金融衍生工具幫助企業進行風險管理。2017年,永安資本加快研究服務實體經濟的模式,針對實體企業的不同需求,推出了個性化的風險管理服務菜單,創新了“保險+期貨”的多種業務模式,成效顯著。上半年,永安資本營業收入近40億元,實現淨利潤近8000萬元,同比增長近7倍,創新業務已經成為公司新的盈利渠道。

  “目前,公司已確立了風險管理、財富管理、資產管理、境外業務和傳統的經紀業務五大業務板塊,收入結構實現多元化,不再僅局限於經紀業務。”該負責人表示。

  2015年10月份,永安期貨在新三板上市,並於2016年完成過一輪融資。該負責人表示,此次募集資金總額17.51億元,其中引進了浙江省產業基金作為戰略投資者,解決了公司長期發展的資本需求問題。通過新三板挂牌及后續融資,促進了公司股權架構改善和規范化發展。

  期貨公司更加珍惜“飯碗”了

  今年8月份,中期協公布2017年期貨公司分類評級結果,22家期貨公司獲得AA的好成績。A類及其以上(包括AA級和A級)的期貨公司數量增加至37家,佔期貨公司總數的24.83%﹔C類及其以下(包括CCC級、CC級和D類)的期貨公司數量為12家,佔比僅為8.05%。

  據《証券日報》記者統計,五年以來,C類及其以下期貨公司數量在逐年遞減,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C類及其以下期貨公司數量分別為69家、29家、18家和17家。在C類及其以下期貨公司佔比下降的同時,A類及以上期貨公司佔比逐漸穩定在20%以上。

  自2011年期貨公司分類評級對外公開以后,有一家期貨公司一直保持AA級評級,即永安期貨。近五年之間,華泰期貨、中糧期貨等8家期貨公司僅有一次A級,其余四次的評級全是AA級。這些期貨公司淨資本、淨利潤和客戶權益指標也一直位居前列。

  排名靠后的期貨公司壓力倍增,不光自身經紀業務受到影響,新業務申請和新增營業部也要接受相對較為嚴格的審查。

  有期貨公司高層對《証券日報》記者表示,期貨公司分類評級是在合規100分基礎之上,進行相應加分和扣分。扣分項集中在合規上,主要包括客戶資產保護、資本充足、公司治理、內部控制、信息系統安全、信息公示等6類風險管理能力評價指標,以及是否持續合規。加分項為公司市場競爭力、培育和發展機構投資者狀況等。

  “C類及其以下期貨公司數量大降,說明期貨公司整體合規水平在提升”,中糧期貨首席風險官王紅梅對《証券日報》記者表示,“合規分是期貨公司分類評級中的‘保命分’。”

  多位受訪者家指出,機構投資者合規經營是保護投資者權益的必備條件,也是保持期貨公司穩健經營以及行業競爭力的基礎。期貨公司視合規為生命線,更加珍惜“飯碗”了,是一個積極變化。在更加嚴格的合規監管約束下,期貨公司服務實體經濟、開展創新活動的能力也將進一步提升。

(責編:朱江、朱一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