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理財收益率不斷走高 “寶寶”類收益率強勢“回4” 

2017年05月16日08:07 | 來源:証券日報
小字號

余額寶的7日年化收益率達到4%,這也是距離2015年余額寶跌破4%收益率后,第一次重回這一關卡。與此同時,不少“寶寶類”理財產品收益率不僅上了台階,銀行自身主推的理財產品收益率近期也一路上漲。從上周的數據來看,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35%,其他互聯網“寶寶”早已在4%上下躍躍欲試。

“由於房子買不了,股市不能碰,很多人也不約而同地把目光瞄向了銀行理財產品和貨幣基金。”一位國有大行的客戶經理對《証券日報》記者表示。

此外,本報記者注意到,銀行的一些高收益的專屬理財產品甚至頻現“秒殺”,需要靠搶才能買到。

理財和“寶寶類”產品

收益率不斷走高

據了解,無論是貨幣基金,還是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都比去年有所升高。

寶寶類產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近期也大幅飆升,不少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已經高達5%以上。市場最大規模貨幣基金天弘余額寶作為互聯網“寶寶”類中的網紅,去年7日年化收益率始終圍繞在2.5%上下浮動,截至今年5月11日,余額寶的7日年化收益率達到4%,這也是距離2015年余額寶跌破4%收益率后,第一次重回這一關卡。除了余額寶,其他互聯網“寶寶”早已在4%上下躍躍欲試,目前市場上7日年化收益率超過4%的貨幣基金已多達百隻,有的收益率甚至超過5%。近期,嘉禾貨幣B的7日年化收益率一度達到了6.147%的高位。

據了解,去年三季度寶寶類產品規模持續下降,寶寶類產品收益也再創新低,產品平均收益一季度為2.8%,二季度為2.55%,三季度收益持續下跌為2.54%。

除此之外,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近幾個月持續上升,去年收益率普遍處於4%以下甚至低至3.5%的理財產品,目前收益率已升至4.5%上下,而最近“破5”的收益率產品也越來越多,低迷了近兩年之久的銀行理財產品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

融360監測的數據顯示,2017年4月份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18%,已達到今年以來的最高點。其中,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46%,已連續五個月持續走高。

今年5月份以來,預期年化收益率突破5%的理財產品正逐步增加,為了吸引資金,不少銀行變著法子給客戶“加息”。近日,《証券日報》記者走訪發現,目前部分銀行推出的母親節專屬理財產品收益率大多在4.7%至4.95%之間。部分銀行推出的新客理財,起購金額5萬起,預期收益率已經“破5”。

譬如,某城商行推出母親節的專享理財產品,5萬元起步,期限6個月,年化收益率達到4.95%,其他普通的非保本的短期理財產品收益率4.5%—4.6%之間,有一款期限為1年的保本的理財產品收益率也達3.99%。

對於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上升,該銀行的理財經理告訴本報記者,每年的“母親節”、“端午節”,銀行的專屬理財產品會出現一個小的增幅,像我行推出的這個半年的預期收益率為4.95%的母親節專屬理財剛一出來,一上午就已經售完。另外,加上今年流動性趨緊的狀況,接下來一段時間銀行理財產品會繼續維持在高位,穩健的投資者不妨多關注下。

銀行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貨幣基金收益率的上揚與近期市場資金面流動性緊張有關,另一方面,在監管加強的背景下,不排除一些平台願意用更高的收益率留住投資人。投資者可以繼續根據家庭中短期資金需求,進行國債、銀行理財產品,以及貨幣型基金的投資布局。

銀行理財產品

收益率仍有望走高

收益率的上漲使得市民的熱情高漲。

目前,由於各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收益率節節升高,因此在震蕩市下,不少投資者希望配置這類產品來對沖風險。因此,在額度有限,購買者眾多之下,高預期收益率的產品往往一經開放,便迅速被搶購一空。

另外,多家銀行的理財經理告訴《証券日報》記者:“最近一段時間理財產品收益率逐漸回暖,理財產品的銷售也比較好,購買的人就明顯增多,很多產品不到募集期結束就賣完了,遇到較高收益率的理財產品需要盡早搶購,特別是專屬產品並不是隨時都能買到。由於這類產品預期收益率較高,因而一般會在起售一個小時內售完,如果在櫃台買的話肯定搶不到,隻能通過手機銀行或者網銀搶購。”

融360理財分析師指出,寶寶理財收益最近一路飆升,再加上它獨有的低門檻(1元起)、低風險和高流動性,使其成為現階段最佳理財工具。銀行理財產品的優點是安全性強但起步價也不低,一般5萬起。相比之下,寶寶類理財產品因流動性強——隨時可以變現、門檻低(1元起)、安全性很高而更受投資者尤其是年輕投資者的青睞。隨著“錢荒”加劇,寶寶類理財收益有望繼續大幅飆升。

對此,銀行業內人士表示,從最近央行的操作來看,貨幣政策有收緊的信號,市場資金面趨緊,借款利率提高,而主要投資於存款、回購、同業存單等標的的貨幣基金收益率也就隨著借款利率的提高而水漲船高。同時,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的這波上漲仍會持續,目前來看仍有上升空間。

(責編:李棟、李海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