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逾期率畸高 現金貸外表誘人坑多水深

范曉
2017年04月26日08:08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近年來“現金貸”平台遍地開花,打著“零門檻、無抵押、無擔保、快速審批、五秒到賬”的旗號,然而風控審核形同虛設,逾期率畸高,各種高昂的利息和服務費用讓很多借款人陷入負債危機。原本是幫人進行短期資金周轉的貸款業務,究竟為何成了“瓶子裡的妖怪”,引發監管層點名整頓?

  門檻低利息高無孔不入

  幾個月前,上班族張先生急需1.2萬元周轉,但眼看著自己買的理財還沒到期,又不願意跟家人朋友開口借。這時,他想起了手機裡看到的現金貸廣告。登錄平台,實名認証、綁定銀行卡后即進入審核模式,約半小時就能看到本人的借款額度。然而,借款金額是12000元,到賬金額卻為11340元。

  “原來平台已先扣除了5.5%,也就是660元的手續費。”張先生說。

  這種做法在業內俗稱“砍頭息”。一些不合規平台在給借款人放款時,從借貸本金中先行扣除利息、手續費、管理費、保証金等金額,使得借款人實際收到的借款金額低於借款合同約定金額,從而變相提高借款人利率。

  盈燦咨詢研究員徐陽洋告訴記者,“其實目前關於現金貸並沒有一個統一定義,大多數人將現金貸業務歸為類似於美國的Pay Day Loan業務,中文直譯為‘發薪日貸款’。金額小,一般貸款額度在3000元以內﹔期限較短,一般在30天之內﹔利率較高,貸款門檻低,沒有擔保也沒有抵押,借款用途主要用於資金周轉。”

  記者調查發現,在不少高校校園的長椅上和食堂裡,隨處可見各種現金貸小廣告。上面醒目的寫著“5分鐘放款”“實時審批”“五秒到賬”等字眼,並用小號字體寫著低利息。

  據網貸天眼CEO田維贏介紹,現在各種媒體、流量渠道上這些廣告大多是現金貸業務,營銷手段如無抵押、無擔保、借款用途不明確的這樣一部分貸款也納為現金貸。在這其中,一些騙貸公司也開始切入到現金貸領域。

  收取“變相利息”花招頻出

  現金貸業務由於申請門檻非常低,審核形同虛設,借款用途不受限制,這無疑增加了貸款逾期的風險。有數據顯示,一些放貸機構的逾期率竟高達30%以上。

  “隻要把流量做起來,利潤不是問題。隻要客戶提供實名手機、授權讀取通訊錄、上傳其他平台放款成功的截圖就可放貸,反正最高金額隻有幾千元。”一位業內人士直言,“有的認真一點的平台會去查查用戶的征信記錄、社保記錄等。”

  一位網貸平台負責人透露,“新客戶進入現金貸行業時,大多為多頭負債。數據顯示,去年底多次申請的人基本佔90%以上。”

  值得關注的是,為了實現盈利,一些平台採取高息,甚至高利貸去覆蓋壞賬損失。此外,大量逾期也容易導致暴力催收。

  對此,徐陽洋表示,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民間借貸的利率可適當高於銀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過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4倍。該規定保護低於24%的借貸年利率,不支持超過36%的借貸年利率。為此,現金貸各種手續費、服務費等花樣迭出,其實可視為“變相利息”。

  “但由於有些現金貸業務的借貸額度較小,且借款期限也較短,以借款100元為例,按法律規定,一年最高利息隻有36元,每天隻有0.1元的利息,這樣的利潤肯定無法覆蓋放貸機構的獲客成本、經營成本、風控成本、運營成本等成本。”徐陽洋說。

  法律法規亟待細化完善

  現金貸業務的野蠻發展,像極了當年風靡一時的P2P業務,引發了監管部門的注意。今年4月,銀監會發布《中國銀監會關於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整頓校園網貸和現金貸業務活動,嚴厲打擊“首付貸”等行為。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都陸續開展對現金貸的摸底排查工作,互聯網金融風險整治再次擴圍。

  日前有媒體援引內部人士消息稱,相關部門下發了“現金貸”排查方案。該方案以近日銀監會下發的《關於開展“現金貸”業務活動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為藍本,按行為監管原則確定對象,包括網貸機構、小貸公司、銀行等。目前,排查方案已確定70余家北京地區從事現金貸業務的機構,其中,APP端五十多家,PC端十多家。

  “現金貸業務之所以被人稱為高利貸,就是因為存在隱含的手續費、服務費等,這些費用目前法律還沒有明確歸結到貸款利息。”徐陽洋建議,放貸人收取的費用都算利息。且在罰息總額上也要進行限定,對貸款利息進行差異化監管,防止借款人由於貸款信息不透明而遭騙,杜絕高利貸發生,把不良平台驅逐出現金貸市場。

(責編:李棟、李海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