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比特幣暴漲暴跌中誰賺了 主力利用央行約談消息洗盤

劉慎良
2017年01月09日08:31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比特幣暴漲暴跌中誰賺了 主力利用央行約談消息洗盤

  比特幣大跌當天有上億資金在做空 主力利用“央行約談”消息清洗盤面

  比特幣價格昨日仍在6500元一線波動

  有資深投資者表示,“我始終覺得國內交易所交易量大,並不意味著一定是國內勢力在做,國外的個人也可以在國內交易所直接或間接操作。這波行情是碰到了好時機,主要是人民幣貶值,同時全球貨幣相對美元都在貶值。比特幣的誘人之處始終是資產轉移成本極低。”

  1月5日,當比特幣價格沖向8000元的時候,炒作比特幣期貨的一個圈子發生了激烈爭執:當即做空還是炒到萬元再做空。當L先生轉述細節的時候,在他周圍大約有上億資金在放空﹔當天市場振幅超過30%,成為這輪行情中振幅最大的一個交易日。

  市場

  做空炒家當天差點爆倉

  1月5日,當每個比特幣價格沖過8000元的時候,在深圳一家比特幣公司就職的L先生對行情的跳漲突然緊張起來。

  自去年12月中旬比特幣價格沖過6000元,他和朋友們意識到,一波大行情已經啟動了。這是一批比特幣創業公司的年輕高管,閑暇時尤其碰到大行情,重新玩起了比特幣期貨,“尋一把刺激”。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相當多的圈內人一旦遇到行情,就“手痒難熬”。

  “突破8000元了,我一直在盯盤,朋友們也在網絡上交流,我們都是技術派,靠趨勢和技術分析行情。當天爭論的焦點是8000多元市場可能回調,還是上沖到萬元再回調。”最近半個多月,比特幣行情走勢開始極端,每天振幅輕而易舉便突破5%,進入2017年,兩個交易日的漲幅都超過6%,完全是烈火烹油。做空的機會越來越明顯,但是做空壓力很大。

  當天比特幣最高漲幅突破了13%,創出大行情以來單日漲幅紀錄。“想不到這樣的走勢。不少做空的朋友在8000元止損了﹔有個朋友在8600元繼續補倉做空,還是在最高位的時候爆倉了。”

  “主力直接干到8888元,用同行的話說,數字太美,不敢看。我在接近爆倉的時候,終於遇到反轉行情。”行情急轉直下,走勢一瀉千裡,當天最大跌幅達到33%。跌了第一波,L先生鬆了一口氣,繼續加碼。

  據L先生介紹,在他周圍,大約有上億資金在市場放空。講到這次操作的最大體會,L先生表示,“驚心動魄。以后不想再去賭市場了,還是價值投資更安穩。”

  揭秘

  主力利用舊消息一菜兩吃

  市場認為,行情下挫的原因在於央行緊急約談比特幣交易所。上周五,中國人民銀行及其上海總部分別約談了三家比特幣交易所——火幣網、幣行和比特幣中國,讓其針對近期的異常情況開展自查,並進行相應清理整頓。據了解,約談內容主要是關於自查,火幣網將積極配合,另外行業也在自發醞釀成立自律組織。央行公開約談信息后,比特幣價格從6500元左右再度跳水到5555元,隨后在6000元附近整理。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這則消息實則是舊聞,其實前一天便在小范圍內傳播,有資深投資者表示,“主力利用這則消息一菜兩吃。當天洗了一次盤面,第二天消息公開時又故伎重演。”這位投資者認為,央行並沒有釋放更多利空消息,“市場暴漲之后,警示風險再正常不過了。”

  比特幣暴跌當天,著名網絡作家小強Rock警示投資者,“風險已經在聚集了,就算是牛市,也還是會回調的,更何況現在有完善的做空機制﹔隻要有錢,向平台借幣,就可以做空獲利。”他甚至表示,有相當多的人在期待做空,一些人是希望做空獲利,另一些則希望利用回調上車,“而多頭一旦發現風向變了,反手就會加入空軍的行列。”

  類似L先生通過期貨做空的大有人在,“我之前做空了3次,分別是6600元、7600元、8300元,因為是逆著行情做,所以虧慘了,爆倉了。” 直到這次成功做空,他表示,除去爆倉的虧損,總體還是賺的,“我的朋友包括我本人都是很少操作行情的,大家都是行業老人,隻有像這種大行情才會玩,一次輸贏幾百幣很正常。”

  據他介紹,以比特幣期貨為例,如果是10倍杠杆,用一枚幣,10倍杠杆就是10個,隻要行情有10%的逆勢波動,這些幣轉眼就沒了。如果是20倍杠杆,輸贏更是隻有5%的波動。市場波動越劇烈機會越多,但是操作難度也相應加大。

  對比

  比特幣去年漲幅居資本市場首位

  與大宗商品、期貨、股市相比較,2016年,虛擬的比特幣以146%的年漲幅穩居各大資本市場第一。去年各大市場的走勢更多受到供需關系和潛在地緣政治事件的影響,傳統的避險品種黃金全年錄得逾8%的漲幅,為2011年以來最大年度漲幅,白銀漲幅超過20%,但是與資本新寵比特幣相比較,顯然不在一個重量級上。

  大宗商品市場是去年各市場最搶眼的“明星市場”,黑色系品種焦煤、焦炭期貨更是號稱“絕代雙焦”,其年漲幅分別為108%和136%,但與比特幣比較隻能屈居於第二、第三。分析師認為,大宗商品上次暴漲是在2010年至2011年,去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無論是持續時間還是上漲幅度均超過當年水平,本次價格上漲是受到供需因素直接推動,而上次更多是受到貨幣性因素影響。不過,各大期貨公司的年度預測報告指出,今年大宗商品市場會隨著經濟回暖而繼續走好,但不會出現去年那樣的大幅度上漲。

  在47個期貨市場中,75%的期貨市場以上漲走勢告別2016年,其中乙醇以45%的漲勢高居榜首,但如果與比特幣相比較仍然遜色。

  除A股外,全球所有資本市場都在去年上漲,公開資料顯示,在全球60多家市場中,委內瑞拉、開羅和俄羅斯股市漲幅佔據前三名,委內瑞拉IBC指數年內累計上漲117.33%,開羅CASE30指數累漲76.20%,俄羅斯RTS指數累漲52.22%,而上証綜指和深証成指均以負值墊底。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在A股3000余隻個股中,跑贏比特幣漲幅的不足180隻個股,這其中還包含相當多的新股,其比例不足所有股票的一成。

  至於比特幣后續的走勢,業內人士稱,比特幣仍將受到政策的影響。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在連續三天的調整中,比特幣最大跌幅達到38%,從最高價8888元到最低價5555元,似乎是主力有意為之,其到底在釋放什麼信號尚不清晰。不過,在美元持續升值各大貨幣相對貶值的大背景下,比特幣很有可能迎來政策更多的調控。

  截至昨天發稿,比特幣價格仍在6500元一線波動。

  爭議

  比特幣今年還會大漲嗎?

  在近期的採訪中,北青報記者發現比特幣這輪大漲行情有個重要特點,一批2014年前后入市的“老人”,在行情從5000元到6000元之時,相當多的人退場了,成為這輪行情的踏空者,而更多大膽入市的是一波“新韭菜”。這輪調整還在進行時,更多的聲音是“市場回歸理性了,但很多踏空的老人虧大發了”。不管怎樣,這輪大波動又會吸引從政府到普通人更多的目光。

  這輪行情主力是否像市場所傳遞的那樣,更多是中國投資者主導行情呢?北青報記者也聽到不同的聲音,有資深投資者表示,“我始終覺得國內交易所交易量大,並不意味著一定是國內勢力在做,國外的個人也可以在國內交易所直接或間接操作。這波行情是碰到了好時機,主要是人民幣貶值,同時全球貨幣相對美元都在貶值。比特幣的誘人之處始終是資產轉移成本極低。”

  值得注意的是,與比特幣的極端走勢相呼應的是最近三天人民幣在香港離岸市場的暴跌暴漲。在比特幣大起大落之時,針對比特幣的爭論聲音再度被放大。而此前,對立的聲音從來沒有停止過。

  有媒體援引國外的消息稱,近幾個月來比特幣的上漲可能與一個名為“MMM社交金融網絡(簡稱MMM)”的機構有關。去年7月左右MMM進入中國,以傳銷組織的形式在中國展開營銷活動,與比特幣上漲時間相吻合。所謂的“MMM社交金融網絡”,是由俄羅斯金融巨騙謝爾蓋·馬夫羅季多年前發起的一個組織,其規則非常簡單,新加入的會員首先無償提供援助資金給其他會員,每個月獲取30%的利息,主要利用比特幣進行交易。報道稱,進入金融市場的比特幣和龐氏騙局十分接近,一個標准的龐氏騙局會不斷擴大他的受眾,形成一個金字塔形的利益分配體系,一旦沒有人加入,這個游戲就玩不下去了。

  與此同時,看多者則引述境外數字貨幣領域的專家觀點,稱比特幣價格未來將節節攀高。雷吉·米德爾頓是區塊鏈公司Veritaseum的創始人,他將比特幣與黃金進行類比時認為,對於普通人來說,用1000美元來買一個比特幣似乎太貴了,但是目前比特幣的市值僅僅是160多億美元,而市面上所有黃金的總值達到近7萬億美元,一旦比特幣得到廣泛普及,其市值達到1萬億美元是不足為奇的。未來的十年或二十年內,幣價很可能達到10萬美元。拿好你手中的幣,2017年比特幣價格或許能夠達到2000美元。

  財經故事

  我為什麼沒有在比特幣上發財

  進入新年,比特幣圈子盛傳著一篇“我為什麼沒有在比特幣上發財”的玩家文章。

  作者在文章的開頭即表示,要說沒有賺錢也是假的,作為比特幣的早期用戶、投資者甚至是所謂的創業者,我從比特幣上還是賺了一些錢。但是總體上說,從財務角度看,盡管我早期大額投資了比特幣,參與了比特幣產業鏈的一些環節,但是並沒有讓我“財務自由”,更沒有實現商業意義上的“成功”。從這點看,我在比特幣領域的投資和實踐基本是失敗的。

  從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早期的比特幣投資者。他最早建倉比特幣的成本價在100美元以下,早期還投資了比特幣產業項目,並參與了多個比特幣創業項目。作者自稱,“可以說是在底部發現大牛,確實是頂尖投資者的水平了”。盡職調查期間,其調研手段和調研方式做到了盡善盡美,並自學了包括密碼學在內的所有知識,所有建倉的比特幣全部自建冷錢包儲存,多地備份,確保萬無一失。

  他還表示,比自己更專業的專業礦工——礦場公司的程序員,能夠自己寫礦池程序、自己設計ASIC的牛人,最后賺錢的也是極少數,大部分公司最后走向倒閉,這批人也不知去向了。

  作者稱,之前任職的公司是當時國內第一家ALTCOIN ASIC礦機公司,創始人是年僅20歲的天才,經營著世界上第一大礦池。公司CEO是中信出版社《比特幣》的作者,和中科院合作。加上早期獲得了千萬級種子輪投資,很快公司就擴張到好幾層樓,各種項目組,還開了交易所,並投資了一個交易所項目。“按理說這是典型的業內人士,為什麼還賺不到錢呢?——和普通股投資一樣,大部分上市公司裡的員工甚至高管,也沒能從自己行業的股價波動中賺到錢。”

  他認為,作為專業投資者,“我比大多數炒股的知識水平都高得多”。但他分析自己的投資之路后認為,體現在信仰、德行上,與頂尖高手有著明顯差異。他分析道,德行是說願意為自己的信仰買單,願意承擔長期持倉帶來的后果,以換取長期持倉帶來的收益。

  最后他指出,在漫長的投資之路上,所謂錦囊妙計便是:短期價格是絕對不可能預測的,長期價格隻和未來的事實有關,為自己對未來的判斷買單,在此基礎上設法加強自己的判斷力。(記者 劉慎良)

(責編:薛白、李海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