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加入SDR是個高瞻遠矚的決策
——專訪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姚余棟
人民網北京9月29日電 (李海霞 實習生余卓然)今年國慶,對於人民幣來說,注定是個大日子。經歷了許久的等待之后,人民幣將迎來國際化進程中裡程碑的一刻——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加入SDR,意味著人民幣從此開始享有儲備貨幣的地位,成為了國際上的硬通貨。
對於此舉的意義,深諳人民幣加入SDR過程、剛剛履新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央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長的姚余棟不無感慨地說,人民幣加入SDR,在中國改革和創新歷史上是個完美的舉動。
“在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下,我國完美地抓住了此次契機,敏銳地感覺到這個契機很重要,果斷加入,是個高瞻遠矚的決策。”姚余棟在接受人民金融專訪時表示,人民幣加入SDR是順水推舟的事情,這個機遇不可錯過也沒有錯過。
先定一個小目標 8年精耕“跑步”入籃
“沒想到人民幣加入SDR會來得這麼早,一些人認為可能要到2020年。”作為一名見証者,姚余棟說,從開始進入央行研究跨境貿易開始,人民幣加入SDR的征程已走過了八年的時間。
“最早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東南亞一些國家主動用人民幣結算。”姚余棟介紹說,2008年,作為對沖金融危機的一種手段,開始運作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2009年7月國務院批准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並逐步擴大試點范圍至完全開放境內外貿易結算。“當時定了一個小目標,跨境貿易結算能佔到中國全球貿易結算總額的1%,就很滿足了。”
不容置疑地是,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碰上了良機。當年,國際上對使用人民幣的需求明顯增加,人民幣國際化獲得了難得的歷史機遇。中國順應市場需求,尊重市場規律,順勢推動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
姚余棟談到的小目標,根據德意志銀行的觀察報告,2015年一季度,已從1%升至27%。2009年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隻有35.8億元,而央行發布的《2016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顯示,到2015年,跨境人民幣收付金額合計12.10萬億元,同比增長21.7%。在跨境人民幣結算開閘試點7歲生日之際,交出了累計結算量達40萬億元的好成績。
在此過程中,早在2009年,中國便嘗試向SDR發起沖擊,但在次年(2010年)適逢IMF五年一次的SDR審查中評估並未通過,原因是人民幣未達到“可自由使用”的要求。
盡管如此,被人們默認為人民幣國際化征程起點的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是我國為人民幣加入SDR做出的較為成功的探索之一。
截至2015年末,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的境內企業已達17萬家,已有逾124個國家和地區的銀行在中國境內開立人民幣同業往來賬戶。
此外,2011年1月和10月,中國分別啟動了境外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和外商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工作,便利了人民幣跨境直接投資的使用。
2011年12月和2014年11月,中國相繼啟動了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RQDII)機制。
2014年11月,中國正式啟動了滬港通,為跨境証券交易提供了更多的渠道。
同時,自2008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已先后與35個國家或地區的貨幣當局簽署貨幣互換協議,在不含已失效未續簽的額度下,總額度為31180億元。
人民幣國際化既歷盡艱辛又卓有成效的進程,似乎讓一些人害怕了起來,有人開始懷疑人民幣國際化是“別有用心”。
惟寬可容人,惟厚可載人。在質疑面前,唯有正面溝通才是良策。“實際上后來我們也反復解釋,不是要拆廟不是另起爐灶,我們只是國際貨幣的建設者、參與者,我們依然和別的國際貨幣在一起,我們順應了規則。”姚余棟不無感慨地說。
努力了不一定能夠成功,但不努力永遠不會有成功。2015年適逢又一次五年之隔的IMF的SDR審查。而此時,國際上對人民幣入籃的呼聲漸高,人民幣也初步具備了加入SDR的條件。
躍升第三大貨幣 國慶入籃意義深遠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經過多年來的努力和爭取,2015年11月30日IMF宣布,繼美元、歐元、日元、英鎊四種貨幣外,接納人民幣為SDR的“第五成員”,同時給出了一個為期10個月的預備期,新的貨幣籃子定於今年10月1日正式生效。
據IMF當時公布的分配方案,人民幣這一新來者將佔據10.92%的份額,一舉超過“老將”日元與英鎊,緊隨美元和歐元,成為其中第三大儲備貨幣。與之前權重相比,美元份額從41.9%略微下調至41.73%,下調幅度最大的是歐元,其權重自37.4%下調至30.93%。英鎊其次,從11.3%下調至8.09%,日元權重從9.4%下調至8.33%。
成為第三大儲備貨幣,人民幣必須具備“真材實料”。SDR官方定價主要取決於各國貿易水平。中國貿易發展迅猛,2009年成為世界第一出口大國,2013年起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貿易大國,2015年出口佔比上升到接近14%。SDR主要是以此為依據確定了人民幣的權重,也算是實至名歸。
欲強者,明故而創新。事實上,作為除創始國貨幣之外,唯一入籃的貨幣,人民幣並非將一路坦途。“未來四年左右,也就是2020年,將要迎來IMF的第二次考核。考察你的國際實力到底怎麼樣,有內容和標准。”姚余棟說,2020年的考核很重要,我們成為新的國際貨幣需要國際市場對我國有更多的了解,而這就在於這三四年的時間。
而在當下,加入SDR,意味著人民幣從此開始享有儲備貨幣的地位,成為了國際上的硬通貨。
對普通老百姓而言,加入SDR 所帶來的好處更顯而易見。隨著人民幣越來越受認可,在當地銀行直接用人民幣兌換當地貨幣也將更加便利,這將為老百姓日常的境外旅游、留學等消費方面提供便利。
而從長遠來看,人民幣入籃有著更深遠的意義。
觀一葉而知秋。在姚余棟看來,未來全球經濟增速可能保持3%左右的增長速度,很難再有強勁的增長。而中國經濟中長期是L形增長。“人民幣此時加入SDR,可以對沖我們將來經濟長期的中低速帶來的下行風險。”他認為,最為重要的一點是,每個人都會遇到養老問題,配置養老的錢核心訴求是正收益,也就是不能老了以后錢越來越少了。在貨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前提下,能帶來正收益的人民幣資產應是重要投資方向。
隨著G20杭州峰會達成關於SDR的相關共識以及人民幣“入籃”,未來SDR有望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