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開行綠色信貸項目貸款余額已近1.6萬億元

中國國家開發銀行2015年發放節能環保貸款1919億元。截至2015年底,該行綠色信貸項目貸款余額超過1.57萬億元。
作為中國最大的對外投融資合作銀行,國開行國際業務發展迅速,在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此過程中,該行堅持推行“綠色信貸”,始終把資源和環境的承載力作為重要原則和約束邊界,嚴把授信評審關,嚴控環境和社會風險,促進多方共贏。自2007年起,國開行逐年制定環保及節能減排工作方案、系統的風險防范體系和信貸政策,圍繞水環境、大氣環境等重點、熱點領域,推進環境友好領域的貸款發放,取得了良好成果。
國開行是中國第一個加入聯合國全球契約的金融機構,一直倡導並堅持“可持續發展”、“綠色信貸”理念,並主動加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可持續金融行動計劃。該行參考聯合國全球契約十項原則等國際指南,建立了一整套針對國際業務的環境和社會影響評價體系。在借款人評審中,國開行將企業環境和安全事故風險作為信貸准入評審的重要內容,降低因環境問題受到處罰的客戶的信用評級。在項目政策性風險評審中,國開行對項目建設的環境風險進行分析,依照項目所在國(地區)的環保政策,研判項目是否合法合規。該行要求,借款方在借款合同簽訂前,必須獲得所在國(地區)政府正式批准的環評文件,否則不予貸款。在風險與收益評審環節,國開行對具有環境效益的項目,重點測算其資源節約量和減少污染排放量等指標,作為項目評審的重要依據。另外,國開行還在境外項目合同中增加了環境保護、監測和社會風險控制的條款,並在合同執行過程中持續關注相關條款落實情況。在貸后管理中,國開行對項目實施環評風險監控,要求借款人定期提交有關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防范的報告,並配合該行實施相關貸后管理措施。對出現環境違法違規或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的企業,國開行有權採取宣布違約等措施,對特別嚴重的將停止放貸,甚至提前回收貸款。
國開行董事長胡懷邦日前表示,國開行將繼續完善綠色信貸制度體系,加大對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等生態保護領域的支持力度,提高綠色金融服務能力,與海外客戶共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可持續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